——訪法國地中海大學教授、中國金融問題專家夏爾丹和英國伯明翰大學金融教授劉振亞(下)
本報記者 劉曉梅
紅色五月與黑色一月
英國伯明翰大學金融教授劉振亞說,在一年中,某一個月或幾個月里,收益要比其他月份高,而且這個現象不止一次發生。
我們對1995-2002年這8年間中國A股市場月度和季度回報模式進行了研究分析,發現中國A股市場收益最高時在五六月份,有時會高達20%,稱為“紅五月”效應。最低點是1-2月份,收益為負的7%。有人稱之為“黑色一月”。
大概在前半年收益是正的,下半年的收益往往是負的,如果你4月份買進,6月份出手,會達到20%的收益,相比之下12月份是最糟糕的,這些指的是月度數據。投資周期是以一個月來計算的。如果投資周期是季度的,這個季度數據也有特點,如1月份買,4月份賣,我們發現是完全一樣的效果,二季度買一樣是一個收益的高峰。所以,不論月度還是季度投資的時間長度,對收益率的影響并不大。盡管周期不一樣,但呈現的規律是一樣的。
從這個規律看出,中國的投資策略為什么是短期的,因為投進去到年底你就虧了。一年的長度就是虧,每年都虧,就套到里頭了,這中間也有“過山車”的高度。
為什么五六月份要高?第一種解釋是,如某公司,年初開始從銀行借款,借款是為了生產所需,但估計有三分之二的貸款可能流向了股市。
尤其是春節后,3月底開始這些錢就流向了股市,投資者為什么6月份得到效益,因為半年期貸款6月底就抽回銀行了。一年期貸款下半年也要抽回銀行,這種情況與股市上的波動是相吻合的。
中小投資者給莊家接棒
劉振亞接著說,從“窗戶”看公司業績很好,但實際沒那么好。各企業到年終要做財務報表,銀行要作報表,上市公司要作報表,普通公司也要作報表,為了表上好看,6月份要把股價拉上去。所以有些公司要把股票賣掉,使收益報表更好看些。銀行可以收回6月的貸款,表明他們的放貸是優質的。
為什么這個周期性規律沒有被投機市平滑掉呢?這是因為,一些大的投資者或莊家的大部分資金是從銀行來的。在博弈中,他們往往希望中小投資者給自己接棒。聰明的投資者意識到這規律并賺了大錢,而更多的中小投資者意識不到這種規律,成為了這個規律的犧牲品。中小投資者往往是在股價比較高的四五月份進去,接下來就被套牢。
宏觀資金流動有規律
劉振亞認為,在中國整個宏觀資金流動中,銀行貸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主導作用。中國面對的是一個通縮的經濟,這樣,貸出去的6000億元,很大一部分都到能產生高收益的地方去了。
高收益在哪兒,肯定在股市上。所以,中國股市與銀行的信貸資金大有聯系,除了政策市、消息市之外,真正驅動中國股市的是信貸資金的流向。
中國股市仍具有農業社會的特征,一年播種一次,該收獲的時候就要收,如果你不收就爛在地里了。
美國的納斯達克股市比中國股市波動還大,可從將近5000點降到800多點,盡管如此,大家仍認為是市場規律在起作用。中國股市從2200多點跌到1300多點大家就受不了,因為中國投資者的結構與美國是不一樣的。
在美國主要是機構投資者,而中國股市上大多數則是中小股民,下崗及沒有工作的老頭、老太太,股指降下來后,他們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現在有開放式基金,大家可以去買開放式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