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
影響因素所屬系統
創新企業生命系統
智囊觀點
有效實施知識創新戰略,是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而持續創新是企業成為百年名企的必不可少的基石。
持續創新需要有一套完整完善的體系作保障,需要有人才作保障,需要企業進行全方位的長時間的創新。
持續創新是企業的永恒動力
企業創新是企業生命力的體現,是決定企業生命周期長短的核心所在
北大方正集團董事長魏新日前在北京舉辦的“全球化與信息化發展國際會議”上作的“主旨演講”中提出,盡管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迅速,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力,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從總體上來講,中國在信息領域的競爭力還處于劣勢。這種劣勢,除體現在產業規模相對弱小、外部環境尚需改善、現代企業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企業機制亟待提高等諸多方面外,最突出的、也是最值得人們警惕的地方,在于中國信息業在技術創新上處于明顯的弱勢,特別是企業的持續創新能力不足。因為缺乏核心自主技術,導致企業的利潤及競爭力低下,相應地也影響了信息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次創新只能風光一時
方正是在一次創新中崛起的中國知名企業。中國印刷市場曾一直是國外眾多著名大公司覬覦已久的“肥肉”。但由于中文書報排版與西文不同,漢字字模制作量龐雜,“外來者”們無一例外地感到力不從心。抓住這一市場機遇,北大方正在不到5年的時間里直接跨越國外第二、第三代產品,開發出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不僅將聚集在中國大陸市場上的外來競爭者全部擠出,還一鼓作氣地搶灘香港、臺灣、東南亞及歐美各地的華文市場,其遙遙領先的技術成果使方正系統在全球中文報業的占有率一舉高達80%以上。
1996年,早已不滿足僅僅統領全球華文出版市場的方正開始把眼光投向了日本市場。當時,日本的印刷排版軟件卻比方正的技術和產品落后兩三年,而日本這一領域的市場足足比中國大出10倍。看準這一個“空檔”,方正開始傾力開發日文排版軟件,不足一年即與當地最大的雜志業集團利庫路特簽訂了使用方正日文版飛騰軟件的協議;去年9月,他們又獲得全球最大風險投資企業軟庫(SOFTBANK)的注資,使總資產達到5000萬美元。這短短4年多時間里,日本方正已從最早的40萬美元起家發展到總資產呈幾十倍地增長,并擁有了自己獨立的市場研發隊伍。
盡管如此,方正并沒有給我們看到持續創新的能力。在中國已占據國內外市場優勢的產品和企業中,其優勢主要集中于非核心零部件生產和產品組裝這兩個環節。而無論是在產品的源頭——技術開發和終點——品牌推廣這兩個重要環節上,中國企業基本上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在許多重大原創性核心技術的開發上可以說是一片空白。目前尖端的、重要的知識產權都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而中國信息產業不具備核心的技術優勢。由于不掌握核心技術,只是從事“簡單”制造的中國企業所獲得的利潤遠遠低于國外核心技術和零部件供應商,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積累和發展,也使中國企業在即將到來的同場競技中處于不利地位,方正也是這些企業之一。這么些年,我們看到方正在制度、技術的桎梏中掙扎、迷惘。制度的守舊讓方正的領導集體處于不穩定之中,這又導致技術上的探索沒有明顯進展。方正實際上是因為缺少持續創新而減緩了發展的步伐。
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在于創新、創新再創新
創新理論的鼻祖約瑟夫·熊彼特指出,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在于創新。世界500強企業成功的經驗有力地佐證了這一點。持續創新能力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前提。從世界企業發展史上看,企業創新推動企業成長是普遍規律。世界上任何一個企業成長壯大的歷史都是與企業創新的歷史密切交織在一起的。福特汽車公司以生產自動流水線的技術創新和T型車的產品創新成就了其“汽車帝國”的威名;通用汽車公司是事業部制組織結構的鼻祖,通過這一組織創新解決了其擴張進程中的難題和約束;美國大平原軟件公司以在意每個顧客、戴爾計算機公司以空前的服務等形式和內容的市場創新,取得了企業擴張的驚人業績……世界上許多具有幾十年上百年歷史的大企業的長期成長過程中,無一不交織著企業的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組織創新和市場創新等持續不斷的企業創新。這些大企業就是在全面創新推動下逐步發展而來的。在世界企業發展史中,同樣存在著因企業創新滯后,企業創新乏力而遭致挫折、遭致失敗的數不清的企業個例,這也恰恰從反面證明了企業創新對于企業生存和企業成長的根本作用。沒有企業創新,就不會有企業生命的持續。因此可以說,企業創新是企業生命力的體現,是決定企業生命周期長短的核心所在。
20世紀90年代初,通用汽車、克萊斯勒、IBM、柯達這些著名大公司發展步伐的減緩甚至倒退,皆是由于他們的決策者們沒有找到使企業保持持續創新能力的思路,從而在競爭中落后了。
1885年,化學師勃林格先生創立了勃林格殷格翰公司。19世紀,歐洲的化學家們奠定了現代幾乎所有跨國大醫藥公司的基礎。勃林格殷格翰也不例外。勃林格先生的堂兄維蘭德博士在勃林格殷格翰的實驗室發明了膽汁酸,并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從早期公司就深知只有為人們帶來真正創新藥品的才算取得成功。近年來,公司探索研究并取得突破的治療領域包括急性心梗、急性肺栓塞、艾滋病、帕金森氏病、人類乳頭狀瘤病毒感染疾病等。
“持續創新展現價值”,這是一句貫穿勃林格殷格翰發展的遠景構思。這也是一種企業精神,一種企業經營理念和企業品牌文化。也許我們應該從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的企業文化和發展信念中獲得啟發:“變革給我們帶來機會;事事創新是我們的挑戰;創造價值使我們有競爭優勢;與眾不同是我們的力量。”
“雖然我們無法精確描繪未來,但倚仗我們的經驗和成就,我們將積極并富有創造性地面對不斷變化的任務和挑戰。這將給予我們力量、方向和自信去塑造未來。”
持續創新能力是培養出來的
盡管人們無法忍受Windows居高不下的價格,盡管人們指摘微軟每次借版本更新的時機提升產品的價格,可還是抵擋不住XP的誘惑進而“喜新厭舊”舍棄98,有時花費的代價還不僅僅是一套XP系統的價錢,甚至還要為此淘汰掉手中的“奔Ⅲ”,否則,無論如何也體驗不了XP的先進性和新增加的功能。如果微軟不保持持續創新的能力,不繼續更新Windows版本,微軟或許早就死掉了,當年最受追寵的Windows95現如今還會有人“買單”?何況,連比爾·蓋茨也總是“心驚膽顫”地自稱微軟只有18個月的“壽命”。為推進微軟公司發展,提高微軟公司產品的全球市場適應性,利用美國本土以外的一流水平的研究與技術開發人員,微軟公司實施了全球化戰略。1998年11月5日,微軟公司投資8000萬美元,建立了“微軟中國研究院”。
微軟中國研究院是微軟公司在海外設立的第三個研發中心,始建于1993年,前身是微軟北京測試中心,1995年成為微軟中國研究開發中心,1998年進一步擴展為直屬于微軟全球產品集團的海外研究開發中心。微軟中國研究院目前擁有150余名員工,是中國最大的外商軟件研發中心。“中心”設有WindowsCE產品事業部、平臺與服務器、Internet客戶服務端、桌面應用、開發工具以及中文技術研究組等6個部門,本著用戶至上、技術領先的原則,研發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人為本,不斷為用戶推出最先進的產品。
自1995年以來,微軟中國研究院成功地為中國市場提供中文版的windows95、office95、中文版windows98、Office98、中文版Windows2000、Office2000及Windows-NT3.51和4.0版本等一系列微軟的軟件產品。同時,微軟中國研究院已成為公司全球研發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為微軟的全球產品提供研發服務。
盡管微軟是個“巨無霸”,盡管Linux還只是受到發燒友的追捧,但Linux的發展態勢已經讓微軟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微軟從沒有固守已有的成果,今年以來微軟推出的電腦外設產品讓人吃驚不小,微軟潛心修煉3年多的TabletPC操作系統又不得不讓人“嘆為觀止”,數字墨水技術的魅力又一次顯示出了微軟的持續創新能力和咄咄逼人的態勢。
企業只要真有創新思想,有持續創新能力,“開源”就不會有問題,企業的永續經營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持續創新能力是培養出來的。2003年9月,在IBM公司的研究中心里,七名藍色巨人的科學家聚在會議桌旁討論一個非科學問題:是什么幫助了發明家實現發明?IBM公司的職業管理者要求研究者們設計出一個對實驗室管理人有用的課程,以便讓它幫助發明家保持新鮮感和創新活力。科學家小組很快迸發出了課程的題目,還有課程方法,甚至還提出一些人可能會不適應。
此時,一名操作系統程序員Ostrowski大聲質疑,他懷疑小組是否已經定出了一些虛假的前提。他問道:如果所有人都能看懂是什么,這還是發明嗎?他說:創新在某個時間內并不是顯而易見的。
這種科學精神的研究在IBM實施的“創新日”中盛行,“創新日”在9月持續一周時間,IBM公司要求全球8家實驗室的3000名科學家離開研究工具并重新考慮自己的工作。
IBM公司讓美聯社觀察幾個活動,讓記者仔細觀察許多技術公司面臨的難題:在嚴格要求研究者拿出目標項目的短期研究成果的同時,如何保持研究者的創造力。
關于孕育創新的頭腦風暴只是創新日活動的一部分。
一些美國和世界各地的獨立實驗室也在制定讓研究者重新充電的計劃。他們讓研究者一起練習太極拳和瑜伽,另有一些人參加五公里賽跑或演奏音樂。
國際香料公司商業開發經理懷特對IBM實驗室的科學家說:要讓客戶更多地來到實驗室。這很費時間,而且只有一些客戶愿意這么做,但是這種方式的確有效。技術公司習慣于鼓勵科學家做他們想干的事情,這樣做最終會促成發明,而這些發明會給公司帶來專利、產品和威望。這種自由幫助了貝爾實驗室、IBM和其他公司的科學家贏得了諾貝爾獎。
但是有時候研究者遠離了公司的目標,造成了慘重后果。最著名的也許是施樂公司,施樂未能利用電腦鼠標的發明,還有圖形界面和其他主要計算要素的發明,這些都是施樂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發明的。
持續創新是個系統工程
企業創新過程包含著企業在不同方面的變革,這些變革必然要對納入其內部的要素資源如財務資本、技術、人力資源和原材料等按一定的組合方式進行有效配置,從而形成一定的資源配置綜合能力,因此,企業創新力總是企業內部整合力的源泉。同時,企業創新的內容以及由此帶來的內部整合力的變化要最終轉化為企業產品或服務的實際競爭力,才稱得上創新與創新的成功。因此,企業創新力也是企業競爭力的源泉。所以,無論從企業要素資源的結構變革條件,即企業要素資源量的擴大和質的提高,還是從企業三種基本競爭戰略(成本領先、差異化、目標集聚)的運用條件來看,企業內部整合能力和企業外在競爭能力的提高都體現了對企業創新力的依賴。
企業通過諸如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和市場創新等各個方面的創新活動,使企業內部資源要素重新配置,形成較以前更強的生產能力和營銷能力,這就形成了企業在質的方面提高。在這一過程中,企業不僅向外界輸送產品或服務,而且由于企業作為資本載體、資本要增值的內在驅動力和企業所處的市場競爭外在壓力,企業必然要將外界要素資源納入企業內部進行重新配置,形成更強的資源整合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這樣就打破了企業原有的產權邊界,使企業的規模擴大,從而產生了企業在量的方面增長。因此企業成長的過程首先是企業不同方面創新的互動過程,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的過程,是優勢企業不斷擴張、資源不斷向優勢企業集中的過程。可以說,企業創新推動著企業成長的實現,是企業成長的前提。如果沒有企業內部創新力的支撐,企業是不可能實現成長和壯大的。
從前,產品的創新是推動微軟在其涉足的領域保持領先的“硬”道理。而如今,這個創新的“硬”道理已經遠遠超越了產品領域,上升到市場開拓和經營模式方面。
企業能夠長盛不衰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保持生機和活力。生機和活力是什么?就是“與時俱進”。無論企業有多老,但產品必須年輕。西門子是一個老品牌,起碼有100多年的歷史。有經濟學家做過統計,50年前的世界500強,70%已經在現在的500強中消失了。因此,一個企業能夠做成“百年老店”,已經不容易,而這個百年老店還能做到西門子這樣長盛不衰就更難得。企業做久了容易做出定式,容易墨守成規。很多企業之所以由盛而衰,都是沒能從企業過去的成功中走出來,背負了成功的包袱。時代變了,而自己沒有跟著變,最終被淘汰。而西門子能夠始終站在跨國公司的前沿,保持上升勢頭,很重要就是及時調整產品定位。德國的企業和產品過去給人的印象一般比較保守,屬于做工精良、款式老舊的類型。但西門子卻提出了“精粹、時尚、生活”的品牌理念,提出“靈感點亮生活”。企業的標識顏色也從比較沉重的墨綠色、灰色,改為鮮艷、年輕的橙色、天藍色。這樣的變化看起來不大,其實有豐富的暗示:西門子將年輕化。
方正集團董事長魏新說:“對于方正的未來而言,我們選擇了第三代移 動通信領域作為技術創新的重點。方正連宇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提出的TD-LAS CDMA方案,是完全獨立于美國高通公司的技術體系,已擁有超過70項的技術專利。盡管該方案尚未入選國際電信聯盟的技術標準,但它在技術上大大優于已有的其它三個標準,無論在頻譜效率、兼容性以及試驗效果上都超過了其它的方案。我們相信,第三代移 動通信技術將會給方正集團帶來發展的新機遇。”我們希望中國企業能真正保持持續創新能力,抓住發展的新機遇。
標桿企業
微軟創新、創新、再創新
入選理由
盡管人們無法忍受Windows居高不下的價格,盡管人們指摘微軟每次借版本更新的時機提升產品的價格,可還是抵擋不住XP的誘惑進而“喜新厭舊”舍棄98,有時花費的代價還不僅僅是一套XP系統的價錢,甚至還要為此淘汰掉手中的“奔Ⅲ”,否則,無論如何也體驗不了XP的先進性和新增加的功能。如果微軟不保持持續創新的能力,不繼續更新Windows版本,微軟或許早就死掉了,當年最受追寵的Windows95現如今還會有人“買單”?何況,連比爾·蓋茨也總是“心驚膽顫”地自稱微軟只有18個月的“壽命”。
成功之處
微軟公司組建于1975年,目前是全球計算機軟件的領先供貨商。微軟把“不斷地提高和改進軟件技術,并使人們更加輕松、更經濟有效而且更有趣味地使用計算機”作為公司的使命和長期發展戰略。
微軟公司的整個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微軟公司創立的1975年到1995年。在這一階段,微軟公司一直把軟件產業作為公司經營領域,依循軟件產業這條路徑,不斷創新開發新產品,至1995年開發出200多種軟件產品,包括霸占世界軟件市場的WINDOW95。第二階段是從1995年12月到1998年12月,微軟公司實施了Internet戰略。第三階段是從1998年直至現在,微軟開始實施DNS戰略,致力于建立一個滲透到企業、社會、生活各個層次和各個方面的“數字神經系統”(DNS)。微軟提出“數字神經系統”概念及戰略,目的是要在一個企業建立一個數字化的神經系統,把整個企業的所有信息收集起來,實時整理、分析、決策,并將決策的結果下達到各個部門,使一個企業高效、協調、靈敏地面對市場的變化和挑戰。
公司背景
微軟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電腦軟件公司和最有價值的企業,涉足操作系統、應用軟件、開發工具、多媒體及網絡技術等許多領域。其軟件產品層出不窮,以數十種語言版本暢銷上百個國家和地區;其業務機構遍及全球,員工總數達36000多人。在自身迅猛成長的同時,微軟更時刻推動著全球個人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和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