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志名曰《科技智囊》,做“智囊”者必先有“上智”。
馮夢龍之《智囊》中曰:“上智無心而合,非千慮所臻也。人取小,我取大;人視近,我視遠;人動而逾紛,我靜而自正;人束手無策,我游刃有余。夫是故,難事遇之皆易,巨事遇之而皆細;其斡旋入于無聲臭之微,而其舉動出人意想思索之外;或先忤而后合,或似逆而實順;方其閑閑,豪杰所疑,迄乎斷斷,圣人不易。嗚呼!智若此,豈非上哉!”
智若水,藏于地中者,性;鑿而出之者,學。此《科技智囊》之魂也!
《科技智囊》的發展可以說是和我們傾心打造的“智囊團”密不可分的,《科技智囊》的每一步都傾注了眾多“智囊”們的智慧。
2001年年初,《科技智囊》正式由“偏重于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及優秀企業案例紀實研究”的學術研究型雜志轉型為“偏重于市場微觀經濟領域的財經資訊報道及企業熱點事件追蹤”的經濟類雜志。“政府決策參考,企業解決方案”以及后來的“解析企業贏利模式的CEO讀本”成了雜志的定位。
一直把做“企業智囊”作為發展目標的《科技智囊》在這個時期先后結識了何帆、鐘偉、趙曉、巴曙松等一批經濟學家和金融專家。為企業服務的共同理念讓《科技智囊》與專家們很快達成了默契。“智囊團”的雛形由此慢慢形成。之后,“智囊團”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及其組織(包括“天則經濟研究所”、“博士咖啡”、“中國市長協會——都市未來發展研究院”等)加入到這個團體,并在這一時期與《科技智囊》合作了許多選題,如《撈財水世界》、《國有銀行,生存還是死亡》、《2003,中國MBO元年》、《世界工廠六大疑問》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開創了與專家共同策劃選題、共同打造品牌的操作模式。
2003年初,隨著對企業的認識不斷深入,《科技智囊》再次經歷了自我超越與提升,由“泛經濟類”雜志轉型為“研究企業生命系統和生態環境”的“專業性管理類”雜志。隨著“打造企業生態系統的CEO讀本”的管理類雜志定位的確立,決策、經營、管理、咨詢、人物、資本、科技、資訊八大欄目的逐漸清晰,“智囊團”的構成以及要求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更多的行業專家、管理專家及其組織(包括“光華管理研修中心”、“北京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有限公司”等)進入到了“智囊團”。
與此相適應,作為原來“智囊團”主力的經濟學家也面臨著轉型。如何用經濟學的理論為企業提供最實用的服務成為擺在經濟學家面前的重要課題。這也要求“智囊團”為我們提供的產品,不再是公共信息,而是針對企業個性化問題量身定做的解決方案,重點聚焦在針對性和有效性上。這類“產品”共分三類:預測類產品——就企業和行業事件進行分析和預測,為企業提供決策參考;咨詢類產品——就企業個案問題進行診斷,為企業提供解決方案;知識性產品——介紹有關經營技巧和管理實踐,為企業提供經營管理工具。
在這一階段“智囊團”涌現出了幾位備受讀者歡迎的專家,如戰略專家朱志礪、人力資源專家楊偉國、管理專家張立興等,專家也通過《科技智囊》這個平臺讓越來越多的企業了解到他們的價值,熟悉了他們的名字。一些專家也由此參與到企業的咨詢、培訓等實踐當中。
回頭細想,《科技智囊》之所以能夠與這些專家們走到一起,不外乎兩個原因。一為“理”——共同的理念和《科技智囊》不同于其他媒體的運作方式;專家們希望用知識和研究成果服務企業的理想,在《科技智囊》搭建的專家和企業之間溝通的平臺上找到了根基;《科技智囊》與專家的合作不只是單純的約稿、寫稿關系,而是大家一起去研究如何能為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二為“情”——對專家的尊重和“科技智囊”的團隊精神。為了維護與專家的關系并表達對專家的充分尊重,《科技智囊》經常由主編、新聞中心主任、責任編輯三人一組,去專家的單位或家中進行拜訪,有時是因為選題合作,而有時是為了送稿費或者只是一次朋友的探望,這種情況在業界應該是不多見的。專家鐘偉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和《科技智囊》的交往是最純潔的!”并戲稱這個拜訪團隊為“鏗鏘三人行”,說少了一個人都會不舒服。
目前,與《科技智囊》緊密合作的“智囊團”成員已經有100多位,既包括經濟學家、行業專家,也包括管理專家。在他們的關心和支持下,《科技智囊》每個欄目都有專家作為支撐,在企業界已有了“企業智囊”的美譽。
在此,我們要再次感謝這幾年與《科技智囊》一起經歷風雨,為這本雜志盡心盡力的專家們,也歡迎并盼望那些希望用自己的知識、經驗和研究成果為企業提供服務的有識之士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大家共同為中國企業的騰飛貢獻一己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