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商務部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北京國商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舉辦的中國誠信五百強大型征信活動日前拉開帷幕。主辦單位稱此次進行全國誠信普查的活動是對企業進行一次道德“體檢”。
商務部的最新資料顯示,中國每年因逃廢債務造成的直接損失約1800億元人民幣,產品質量低劣和假冒產品所造成的各種損失達2000億元人民幣;缺失誠信同樣給在華的外資企
業帶來不小的損失,幾十家跨國公司產品被冒仿率均在50%左右,而各公司用于打擊假冒產品的費用每年為50萬至200萬美元,假冒產品造成的損失在2000億元人民幣以上。
全國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商務部副部長張志剛在“中國跨國經營與信用管理高層研討會”上指出:工商、稅務、海關、質檢、食品藥品監管局等行政執法部門,結合業務工作著手制定信用標準,建立信用檔案,實行信用分類管理。對信用好的企業實行免檢、抽檢、開辟綠色通道等鼓勵措施;對信用狀況不好,有違約行為的企業實行重點監管,就很有效地提高了監管效果。商務部對誠信企業的優惠政策扶持也將盡快出臺,加強行業自律,并通過獎優懲劣,違規公示,這會更有效地增強了企業的守法守信觀念。
主辦者稱,本次開展2003年度全國“中國誠信500強”推薦和表彰活動,采取政府組織、企業申報、協會推薦、社會公示的辦法,把對企業進行誠信教育、調查、考核推薦的職能交給協會,政府部門只對企業誠信狀況進行客觀備案和公示,這是完善社會信用體系的實踐,也是現代市場經濟經營理念的一次制度創新。(7B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