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競爭力比較中得到的啟示
近年來,中國的國際競爭力整體水平不斷提升,但由于地域廣闊、人口眾多,中國經濟發展的城鄉差異、地區差異很大,從極端貧困到中等發達,發展水平不一。按照Porter(邁克爾·波特)的理論,中國的經濟發展總體上處于從“要素驅動”向“投資驅動”過渡時期。在表4中,WEF列出了企業家在開展商業活動過程中可能面臨的14個主要問題,
從中國企業家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看出:
在被調查的中國企業家中,有17%的人認為,在中國開展商業活動面臨的最大問題因素獲得金融支持。這說明,加速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場是一項迫切任務,如果解決不好就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經營和長期發展,進而影響到國家的競爭實力。IMD在中國所做的企業家問卷調查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企業家普遍感受到了金融市場發展滯后的約束。從戰略的眼光來看,整體、穩步推進金融市場的改革是目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
除了當前最緊迫的金融改革問題之外,接下來的三個問題都與政府活動有關,低效的官僚機構、政策缺乏穩定性、腐敗都是影響企業家做生意得很重要問題。由此看來,繼續推進政府管理體制改革很有必要,要通過改革增強政府辦事效率,要繼續提高政府行為的透明度和可問責性,保持政府政策的一致性和連續性,加大力度控制腐敗的蔓延勢頭。IMD的競爭力分析結果也表明,推動中國競爭力提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在改善國家治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今后,應該按照十六大的部署,加大政府管理體制改革力度,并穩步推進包括政治體制改革在內的國家治理改革,將改革“常態化”,避免矛盾的過度積累,變被動改革為主動改革。
盡管在很多人眼里,中國經濟的最大要素稟賦是勞動力資源豐富,可還是有9%的企業家認為,很難在市場上找到合格的勞動力。也就是說,中國的勞動力數量雖多,但勞動力素質很低,不符合企業家的要求,勞動力市場存在著嚴重的結構缺陷。IMD的評比結果也表明,在教育領域,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尤其在農村地區)存在著嚴重問題,如何解決事關國家發展大計。此外,制約中國企業開展商業活動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基礎設施匱乏,這是發展中國家存在的普遍問題。繼續推進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也是今后的一項重要的長期任務。
從后面幾個問題來看,政府的不穩定性(政變)、通貨膨脹、犯罪與盜竊活動都不是影響企業家做生意的主要問題,這說明中國在保持政治、經濟和社會穩定方面的成績還是比較突出的,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之間的關系一直是中國政府關注的重點。
從長遠來看,創新是發展的原動力,不應該一味地吃“后發優勢”的老本,要立“進取”之新功。在經濟發展的各階段之間,不可能出現沒有緣由的飛躍,經濟發展的階段調整都是從量變到質變。毫無疑問,只有創新國家/地區才能在世界競爭格局中引導潮流,立于不敗。中國的發展方向也是要躋身創新國家之列,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從現在做起,完善創新制度、培養創新精神。
浙江是第一次參加IMD國際競爭力的比較,所以,無法分析其競爭力排名的縱向變化。在很多方面浙江存在的問題與全國類似,但浙江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如商業效率水平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浙江的對外貿易也以一般貿易為主,等等。在政策建議方面,對全國的政策建議也基本適用浙江,但值得特別支出的是,在對外經濟方面,浙江在“走出去”方面有其明顯優勢,但在引進和利用外資方面與廣東、江蘇等省份還有很大差異,如何在“請進來”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借助外力實現經濟和產業結構升級是個值得思考的重要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