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03年年底的臨近,外資保險在中國市場的束縛越來越少,外資保險巨人接踵而至。中資保險在歷史上已遜一籌,在巨人面前,現在似乎更沒了把握,幾乎是夾道歡迎,為到家門口淘金者的魅力傾倒。這種仰視態度更助長了國際保險巨頭們的氣勢。
作為“保險的保險”,再保險公司堪稱為保險公司業務發展保駕護航;如慕尼黑再保險公司、瑞士再保險公司、安裕再保險公司、法國再保險公司等十大國際名“再”們的主要
活動是:參與重大項目的分保、增強保險公司承保能力和抗風險的能力;為保險公司進行專業知識和新技術的培訓,以幫助保險公司建立有效的業務流程和結構,同時與保險公司共同開發新的保險產品,如奧運賽事保險、營業中斷保險、網絡黑客保險等。從再保險公司所從事這種“化憂解愁”、“幫困扶弱”、“好為人師”的工作性質來看,真是值得保險人認真研究。
再保險公司中一直名列前三甲的慕尼黑再保險公司(以下簡稱“慕再”),在壽險、健康險和財產險方面都很在行,同時,在中國市場它又是第一家取得全國范圍壽險及非壽險再保業務經營牌照的外資再保險公司,慕再是第一家可以參與以人民幣計價的再保險業務,而在此之前,僅中國再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再”)有資格開展此類業務。基于以上原因,就不難理解慕再初次亮相時表現出當仁不讓的“老大作風”,拿慕再和中國惟一的一家再保險公司“中國再”比,從資金實力、國際分保經驗和專業能力,慕再在北京分公司成立慶典時表現的無禮似乎有它的理由,傲慢也有它的原由。
10月24日,慕再召開新聞發布會,可以提前一個小時把記者叫來,等著慕再高層一行人的到來;在開會前5分鐘,慕尼黑的洋買辦們慌慌張張又毫不客氣地對記者們道,“主席來了,快坐好”,連個請字都沒有。無禮之因是國際再保險市場“老大的老大”來了。
慕再獲得首家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再保險牌照,最主要的變化是可以把它的北京代表處升格為北京分公司。在召開慕再北京分公司的慶典晚宴前幾天,數家外資保險北京首席代表們被通知因“人多地窄,晚宴請勿參加”。這些首代們早在一個月前就被邀請參加慶典,難料因場地有限,就又被取消出席資格。慕再的同行們不舒服是不舒服,但對老大的“直言不諱”也無可奈何。
慕再董事長漢斯在媒體面前倒也毫不掩飾他的霸氣,對于同樣獲牌的瑞士再等競爭對手,他稱慕再在哪個市場都不怕與這些對手競爭,而中國是一個無比吸引更多國際保險玩家們參與和利用的空間,慕再有足夠多的新產品可以填補中國保險市場的空白,如健康險、殘疾險、老年護理險、業務中斷險等。自始至終,慕再沒有提及中國再———他們進入客場最重要的同行。后來,在漢斯的中國同事的提醒下,漢斯又表達了一句:“我們會與中國再共同分享這個市場。”
漢斯雖然不失國際“名再”的老大作風,但他也沒敢忘記東道主中國保險,經過長達1年半的時間,慕再終于同意作為主分保商,分保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短期險50%的業務。只是,慕再這一舉動更加重了中國保險商以“仰視”的姿態去與強者對話。中國信保把這一合作放在相當的高度,稱“合作是中國信保邁開市場化步伐、全力打造新型金融機構最真實的體現。”
中國保監會李克穆副主席認為:總關在家里是不行的,以弱對強永遠是被動的,必須通過改革強化自身。他在“做大做強中國保險業”的講座上旁征博引心理學中的“博弈論”,認為中資保險公司在戰略發展中應加進一條:尋求最優策略使自身處于最優秀的位置,獲取最大的利益。總之,我們不能老是保持“仰視”的姿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