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近日表示,最近已感受到香港經濟氣氛明顯好轉。董建華還強調,無論有多少利好因素,始終仍要靠港人自己努力,以新思維建構香港未來,進一步推動香港經濟的復蘇。
數據顯示,香港特區經濟增長較想象中高。
目前樓市穩定上升,消費也有微升,經濟正在恢復之中,而失業率在上個月穩定并開始回落的基礎上,已有了進一步改善。由于內地“個人游”的開放,使香港的零售業、娛樂業、制造業、飲食業及酒店業、運輸業、地產業和清潔服務業等就業情況有明顯好轉,使整體失業率下降。
董建華同時承認,香港特區政府對經濟發展需要有一套新思維,應對民意、社會聲音,尤為重視。
談到財政赤字問題時,董建華坦言,受非典疫情影響,特區政府無法達到之前定下的2006年到2007年恢復平衡預算的目標,滅赤時間表將延遲,但特區政府滅赤的決心卻沒有改變。在恢復平衡預算過程中,需要考慮削減開支、加稅,但更重要的是經濟增長。
董建華指出,經濟逐步好轉的原因在于內地與香港簽署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CEPA)后,為香港創造了新的機遇和動力,全世界都關注CEPA安排的商機何在,這也提升了市民和投資者的信心。此外,粵港合作有了新的方向,并開始實行;京滬粵個人游的開放,也產生實時效應,帶動市道向上和消費氣氛轉好。
董建華說,香港正經歷經濟轉型的痛苦階段,這是一個“大工程”,也是全球化因素下生產由已發展地區搬往發展中地區產生的必然結果,不少國家和地區都飽受沖擊。現在香港正走出這個“痛苦區”,因為有國家作為香港的重要后盾,中國內地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市場進一步開放,專業服務的需求增加,都對香港有直接助益,必將為香港經濟的復蘇創造條件。作者:章之文章來源:經濟日報發布日期:2003-10-28星 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