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農行料隨其后
新快報訊 據《華爾街日報》昨日報道,中國當局正在醞釀一項計劃,在未來兩年內允許四大國有銀行中的兩家在國內外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此舉可望深化債務沉重的銀行體系的改革進程。
方案進入最終討論階段
該計劃據稱“現已進入最終討論階段,但尚未正式對外公布”。知情人士透露,根據該計劃,中國政府將通過注資和債轉股相結合的方式,大幅削減國有銀行壞賬。
雖然相關措施的執行時間和涉及的金額目前還不得而知,但預計國有銀行大量的不良貸款將被轉移至政府控制的資產管理公司。知情人士稱,其中一小部分將以注資的形式予以處置。
業內管理人士稱,至少兩大國有銀行已經聘請了國際知名的審計師事務所,朝最終公開上市的目標邁出了第一步。
據美國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的一位管理人士稱,該公司將繼續擔任中國銀行的審計師。中國銀行被外界普遍視為四大國有銀行中財務狀況最為良好的一家。
而總貸款額居全國首位的中國工商銀行則聘請了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負責對旗下星羅棋布的分行網絡進行審計。
工行2006年境內外上市?
在2006年之前,中國工商銀行計劃將其不良貸款比率從目前的22%降至10%左右。該銀行的一位管理人士稱,工商銀行可能于2006年上市,而且很有可能是在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同步上市,這些市場包括香港,紐約和新加坡。
盡管近來有國內媒體報道稱,普華永道正在對中國銀行的各項業務進行審計,目的是最早于2005年上市,但中國銀行的管理人士拒絕就股票發行計劃。2002年7月,中國銀行成功地將一家子公司中銀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
另外一家參與首次公開募股角逐的是中國建設銀行,該銀行周二表示,截至9月底,其不良貸款比率下降了4個百分點至11.92%。
估計最后一家上市的國有銀行將是中國農業銀行,2002年年底時,該銀行的不良貸款比率為30%。
胡祖六:公開募股只是手段
中國銀行業壞賬的規模,官方數據和民間機構的預測相差懸殊。按照政府的統計數據,中國銀行業的壞賬仍然高達3750億美元。而一些人士的預計甚至高達7000億美元。
到2006年,中國將根據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承諾,解除對外資銀行的限制性規定,屆時中國銀行體系所面臨的競爭壓力將進一步加劇。
高盛駐香港的分析師胡祖六指出,首次公開募股并不是目的,而只是實現目的的手段。他表示,考慮到所有政治方面的影響,在純商業的基礎上運作銀行是非常困難的。第一步是改變所有權結構,而首次公開募股是實現這一步的一種途徑。
但胡祖六同時警告稱,單憑股票發行是不夠的。在過去的10年中,有一千多家中國國有公司在國內或國際資本市場上市,但仍處于艱難的狀況之中。(曉健/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