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股市能夠長期與宏觀經濟背離?難道中國股市真的是一個賭場,一旦莊家不能長袖善舞就只有下跌?難道中國股市真的無藥可救,就算中國宏觀經濟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階段,股市也仍將在孤獨中悲哀地死去?
趙曉
讀畢宋國青教授主持的《走出通貨緊縮與人民幣匯率》的報告,突出的印象是在形勢判斷和政策主張上的兩大重要結論。一是判斷中國經濟已進入新一輪需求擴張階段,由此將帶來的一個必然結果就是中國將擺脫過去幾年最大的威脅通貨緊縮,同時迎來新的通貨膨脹的考驗;二是判斷應對新的增長形勢的政策要有大的調整,尤其是考慮以匯率為中心的整個政策組合的大的變化。
報告中關于匯率上調與否的爭執可能是最激烈的。該報告的主張是微調,而一個微調的政策實際上是一個折衷的政策,應該有為各方所接受的最大可能性。在這樣的宏觀經濟背景下,股市會出現與經濟相一致的反轉嗎?宏觀經濟已進入新的黃金增長階段,而股市日益進入低谷,業內人士稱股市已經邊緣化了。我向來不對股市作評論,只是想從一般經濟學的角度討論目前非常難于理解的股市變化:難道股市可能長期與宏觀經濟背離?難道中國股市真的是一個賭場,一旦莊家不能長袖善舞就再也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影響股市?難道中國股市真的無藥可救,就算中國宏觀經濟進入歷史上最好的發展階段,股市也仍將在孤獨中悲哀地死去?
關于影響股市走勢的因素,一般人會談到制度(特別是全流通因素、企業財務信息真實性、資產評價等)、經濟與文化(股民心理)等影響因素,并認為制度的因素是影響中國股市的最大因素。但是,從理論上講,任何制度風險也好,股市心理也好,都可以視為一種額外的成本,或者股市進入的成本,或者交易成本。因此,制度風險對股民心理的影響不應該是惟一的,還必須同時權衡其他的因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中國經濟增長可能帶來的股市回報的上升可視為潛在的收益,比較制度風險(溢價)構成的成本與潛在回報形成的收益,并在合適的時點做投資選擇應該是可以想象的理性投資戰略。
當前最大的制度風險是國有股減持的推出,有人估算,如果不受市場歡迎的國有股減持方案硬性強勢推出,則股指可能跳水至760-1260點,平均為1000點左右。當前股指已下探1350點,離制度變革的最低心理價位仍有距離,但離平均線已相當接近。股市所遭遇的制度風險從來都是存在的,但在不同價位應該說風險大不相同。在股指非常高的情況下,制度風險相當大,而隨著市場不斷地提前應變,事實上制度風險已經不斷地被消化、稀釋,目前的風險有可能已到達歷史最低點位。尤其是對于市場的戰略投資者來說,區區幾百點的價位事實上已屬于可以考慮戰略投資的價位了。
從經濟發展對股東回報以及對股市收益的帶動看,股市投資可能的收益隨著中國宏觀經濟的強勁增長一定會日益顯示出來。從去年10月至今,香港的紅籌股已經漲了100%以上。在我看來,實際上紅籌股走勢比中國內地股市,反而更具中國宏觀經濟晴雨表的作用。但是,中國股市晴雨表的作用,雖然是扭曲地發揮顯示作用但絕不可能是不發揮作用。在經濟可望中長期持續增長,企業盈利連年高達50%以上的增長(股市中企業應該更好,但盈利增長指數更低,估計是暗地在填補、做實以前虛賬)大潮中,中國股市最終將受到強烈的牽引。
最近與證券業界人士交換看法時。發現許多人認為股市將面臨2年半熊市后的一輪新的大牛市,新一輪股市增長勢頭一旦形成,可望在一年內高達60%-100%。因此,目前的股市低迷其實是“黎明前的黑暗”,隨時有可能出現反轉,迎來光明。
從經濟學的角度講,放棄股市投資固然可以避免國有股減持之類的大風險,卻要冒喪失年回報達100%收益的投資大風險。何者風險更大,是投資者必須從另一角度權衡的一道算術題。馬克思當年說過,資本如果達到100%的回報,則資本家甘冒上絞刑架的危險。難道中國人就不具有資本家的經濟理性?難道中國就沒有人敢冒上絞刑架的風險去博取未來100%的股市收益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所以,宏觀經濟的增長必然會對股市產生波動效應。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比較成本與收益,收益與風險之間后,市場也許會在某一個點位形成一個心理臨界線,一旦達到這個心理臨界線,由市場領導者啟動的一次大行情將出現,中國股市就將出現與中國經濟相一致的大牛市的反轉。
(作者單位為國家發改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