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二季度上半年中國鋼鐵行業景氣分析報告》表明,與經濟同步增長,上半年10大鋼產量平均增長利潤大增。上半年,首鋼、唐鋼、太鋼、包鋼、鞍鋼、本鋼、寶鋼集團、馬鋼、武鋼、攀鋼十大鋼合計產鋼3865.82萬噸,同比增長6.19%;生產鋼材3552.26萬噸,同比增長5.5%。十大鋼合計實現利潤117.49億元,同比增長145%。其中寶鋼集團實現利潤接近70億元,增187%,武鋼和馬鋼實現利潤均超過10億元,同比分別增426%和224%。
報告課題組專家認為,投資多元化帶動我國鋼鐵業結構調整。二季度,國內需求依然旺盛,鋼材需求結構升級加快,各類鋼材供需結構逐漸分化,部分鋼材品種供求矛盾突出,特別是建筑用鋼和中厚板需求大幅提升,使其價格上升,并帶動總體鋼材價格攀升,保持在高位運行。同時,鋼鐵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如鐵礦石、生鐵、廢鋼等同比平均增長約25%,對鋼材價格形成有力支撐。薄板市場需求依然強勁,特別是熱軋板仍然供不應求。
盡管我國鋼鐵產量高居全球第一,但龐大的需求增長仍帶動一波鋼鐵業投資熱潮,此番掀起的投資熱浪,外資及我國民間企業扮演積極推手,諸如日本新日鐵、韓國浦項等,皆計劃擴大我國投資規模,而我國企業則由收購本土舊鋼廠股權,進行設備升級改造著手。
對鋼材需求的刺激是明顯而直接的,由于我國總體經濟增長良好,鋼材消費潛力依然巨大,時至2010年鋼鐵年消費量,預計將從目前的近2億噸增長到2.5億噸至3億噸。正因為需求增長潛力無限,市場人士分析,綜觀我國鋼鐵業投資進程,可以發現,早期投資多為當地企業收購本土老舊鋼廠,近期則進展為外資挾巨額資本及新技術進駐。
投資對象及形態的改變使我國鋼材需求結構進入了一個升級的新階段,特別是家電、汽車業的高速發展,使得這一鋼材需求結構升級在加快,各類鋼材的供需結構在分化,所以總體的供大于求,不排除部分鋼材品種的需求矛盾,帶動鋼價總體攀升。更值得關注的是,新生產線以升級型為主,雖然總體上產能有所擴大,但卻為今后淘汰落后產能打下了基礎。其次,兼并收購成為投資新法則,這預示著我國鋼鐵業市場化并購重組的開始,其推動鋼鐵業結構調整的效應,可能會大于過去行政式“限產”的做法。
多元投資對我國鋼鐵行業總體發展具有積極意義。政府有必要合理引導,對鋼價大漲中出現的低水平重置投資現象,國家可以通過建立鋼鐵產業準入標準加以限制,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中,實現鋼鐵業的有序調整和鋼材市場的有序調節。
國有企業的轉型將成為未來的投資熱點。許多民間資金看重這塊市場,包括一些投資機構也頗有興趣,但目前還處于試探性階段,盡管是很大的一個投資市場,但須視國家對國有鋼鐵企業改革的政策而定。預計一些國有鋼鐵企業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進入股份制改造的高潮,高峰期可能在2015年左右出現,2020年左右將呈回落趨勢,屆時國有鋼鐵企業的改造基本結束。目前國內具有行業領導地位的特大型鋼鐵企業效益穩定,產品結構趨于合理,因此其投資回報也較為可靠。
投資重點將由基本建設和技改轉向加強行業領導地位,包括兼并重組、發展精品、多元化發展戰略等。小型鋼鐵企業的投資勢頭難以持久,這與鋼鐵行業的整體形勢有關。初步估計,小企業的投資猛增勢頭在2006年左右即將趨于平穩,甚至明顯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