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大豆、豆粕期貨市場受國際市場影響持續暴漲,部分投資者損失慘重,保證金追加困難
中國期貨市場首次遭遇由不可抗力突發事件所帶來的風險。近期,國內大豆、豆粕期貨市場受國際市場影響持續暴漲,部分投資者損失慘重,保證金追加困難,大面積爆倉隨時可能出現。為此,大連商品交易所果斷采取相關措施,成功控制風險。
海外風云波及國內
據了解,8月中旬以來,美國芝加哥大豆期貨市場遇到六年來未見的牛市行情,至10月上旬期貨價格上漲了30%。在此影響下,從9月中旬至10月上旬,在不足20個交易日內,大連大豆期貨各主要合約已上漲近500點,豆粕期貨合約漲幅超過600點,部分看空的投資者虧損較大。10月10日,美國農業部發布了出人意料的美國大豆大幅減產預測報告,使當天CBOT大豆期價狂漲。在此消息刺激下,10月13日,國內期貨市場一開盤,大豆、豆粕期貨合約便牢牢封在漲停板位上,市場風險迅速增大。
市場人士認為,此次大豆、豆粕期貨市場風險是中國期貨市場首次遇到的由不可抗力突發事件所帶來的風險,有著基本面的支持,是國際大豆市場和現貨市場風險集中向期貨市場轉移的體現,而不是由市場操縱造成的扭曲價格。但是,這次由不可抗力帶來的突發行情,仍使空方投資者大面積陷入虧損,并波及到一些期貨公司。由于事發突然,如果第二天再次漲停,投資者保證金追加必然困難,那么會員出現大面積爆倉不可避免,會員和客戶間的法律糾紛不斷。因此,從市場大局出發,證監會和交易所應當出面防范控制市場結算風險。
據交易所人士介紹,10月13日交易所對市場的監控結果表明,此次行情不存在大戶操縱現象,市場持倉結構均衡合理,但部分會員面臨爆倉風險。在對會員的詢問中,會員及投資者對交易所一線監管沒有任何異議,但紛紛表示公司面臨著嚴峻的結算風險,希望交易所能及時化解風險。在此情況下,交易所向證監會報告后,決定按《大連商品交易所交易規則》提請理事會研究化解市場風險措施。
出臺措施化解風險
10月14日,大商所出臺了漲跌停板縮減的風險化解措施,投資者和會員反應平靜。至10月15日,大豆、豆粕合約總持倉減少51萬多手,市場風險基本得到釋放。當天收盤時,計有6個合約價格處于停板價以下。10月16日,大豆、豆粕期貨呈現沖高回落行情,合約價格漲跌互現,成交量放大,持倉量恢復增勢。
市場人士認為,在此次大豆、豆粕受突發性消息沖擊而出現的風險面前,交易所選擇縮小漲跌停板幅度的措施是合理的。縮小漲跌停板為市場提供了一段有效的緩沖時間區。期間,空方投資者可以依照強制平倉規則認賠出場,有效避免會員大面積穿倉的風險。同時,在縮小兩個漲跌停板幅度之后,第三個交易日將漲跌停板幅度擴大為6%,又使市場在釋放了前期風險,會員與投資者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基本補回原規則下的漲跌幅度。而且,由于此次行情中不存在大戶操縱現象,因此不會出現市場某方主力利用有關措施改變原有行情趨勢的情況。
新問題帶來新思考
此次大豆、豆粕期貨市場由市場外部突發因素所帶來的非系統性風險,可以說是中國期貨市場在屢屢遭遇大戶操縱難題之后,所面對的又一個新問題,給我們帶來新的思考。
一位對國家大豆產業政策較為關注的市場研究人士認為,此次風險事件讓我們進一步反思中國大豆進出口政策。他說,國內企業大豆進口是以美國芝加哥期貨價格為訂價基準的,而目前國內企業大豆進口只能通過少數幾家國際貿易商進行,且進口時間和數量較為集中,因此,國際炒家極易通過拉高期貨價格向中國企業提高要價。當前,應尋求市場化的大豆進口政策,并讓進口大豆在國內市場流通起來,使企業能隱蔽、分散地視市場情況進行經營,避免授外人以便利。同時,應進一步發展壯大中國的期貨市場,爭取建立中國自己的商品價格發現中心。
此外,市場人士還指出,這次風險事件也顯示當前國內期貨公司的抗風險能力、投資者信用體系亟待提高和完善。上海證券報 記者 許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