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概念股面臨被重新洗牌的可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10月17日 06:12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根據教育部等有關部門的意見,大部分高校類上市公司的名稱中將不得使用高校校名。離開了這塊寶貴的無形資產,高校股將何去何從? 南開戈德近日發布公告,參照有關規范校辦企業管理體制的作法,經研究同意將公司股票簡稱由南開戈德改為戈德股份。此事項尚待深圳證券交易所核準。 而據了解,清華大學已準備停止學校直接擁有企業的做法,并將清華校名的使用權局限在學術活動范圍內。這就意味著幾家清華系上市公司有可能將至少在名號上徹底告別清華。 根據教育部等有關部門的意見,高校校名是高校寶貴的無形資產,為了保護高校聲譽和利益,原則上不應將高校校名用在企業冠名上。果真少了這塊寶貴的無形資產,高校企業何去何從?而高校逐步淡出資本市場的同時,高校類上市公司無疑將面臨重新洗牌。 高校光環逐年黯淡 高校板塊在中國資本市場上曾一度占盡天時地利,一方面依托高校品牌,另一方面又身處高科技領域,雙高概念讓其深受市場追捧。然而,一路下滑的業績卻給高校板塊蒙上了陰影。 截至2002年年底,滬深兩市高校旗下的上市公司近30家,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公司是通過買殼、借殼或資產重組等并購行為上市的,其余的則是通過改制直接上市。這近30家上市公司主要涉及5個行業:計算機應用服務業、通信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化學產品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和電子業,而這其中又以IT行業最多,占到三分之一強。 2002年,高校類上市公司全面攤薄平均每股收益和扣除非經常損益后平均每股收益分別為0.121元和0.087元,而這一水平仍低于滬深兩市的平均水平。同時,從該板塊近三年每股收益的變化來看,從2000年0.3元下降到2001年的0.18元和2002年的0.121元。一方面,高校板塊的股本擴張較快使每股收益攤薄,另一方面,高校板塊利潤的增長率水平仍有待提高。 告別外力回歸真實 在市場追捧高科技概念的時候,高校企業也抓住時機迅速搶灘資本市場。然而,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魚目混珠的現象。一些業績不佳的公司一旦沾上高校概念,立刻身價百倍,在各路資金的追捧下股價瘋漲不止。這種不正常的股價和一路下滑的業績不由讓人懷疑一些上市公司與高校聯姻的真實意圖。 而有關業內人士評價,一些高校上市公司沒有很好利用自己的優勢,有些并不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技術和產品,只是打著名牌高校的金字招牌,而從事低科技業務或高科技風險投資。 面對這種情況,改制已在所難免。據了解,在北大和清華校企改制的指導意見中,規定除學校資產經營公司外,今后其他校辦企業原則上不得冠用校名,對現有冠用校名的企業,學校應抓緊組織清理。雖然適用于全國高校企業的改制方案尚不存在,但可以預計改制無疑會對高校上市公司產生影響。高校聲譽和高校上市公司榮辱與共的境況將被逐漸淡化,高校企業會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實力、依靠經營而不是依靠光環來贏得投資者青睞。 理順產權重新上路 有關專家指出,高校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發展戰略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高校上市公司的智力資源優勢得天獨厚,但這種優勢往往反映在技術開發上,其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并沒有什么優勢可言。校辦企業暴露的問題突出表現在產權關系不順、學校直接承擔企業運營風險,管理體制不規范、學校對企業行政干預過多,經營性資本難以自由流動,缺乏投入撤出機制等諸多方面。 而在北大和清華校企改制的指導意見中,學校正謀求逐步退出校企管理。兩校都支持通過規范的渠道轉讓持有的上市公司國有股,以建立撤出機制。而高校通過退出機制兌現的資金,其用途將由財政部會同教育部、證監會等部門另行制定。 對于高校上市公司來說,其經營狀況往往會影響高校的聲譽,而高校現有體制和行政干預又限制了企業的發展。如果真的離開高校光環,對于企業來說,不只是更名這么簡單,在一收和一放之間,企業將依托自身的實力,真正走出象牙塔,邁向市場化。而與此同時,高校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可能性也將大大增加。 高校板塊部分上市公司中期業績情況 股票簡稱 每股收益(元) 凈資產收益率 % 交大昂立 0.1022.21 交大南洋 0.0773.27 南開戈德 -0.184 -10.35 天大天財 -0.457-5.98 浙大海納 0.0952.21 浙大網新 0.052.33 云大科技 0.0481.77 清華同方 0.1342.69 清華紫光 0.0220.71 交大科技 0.0150.72 同濟科技 0.0090.58 工大首創 0.0160.9 湖大科教 -0.392 -57.45上海證券報 記者 徐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