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載人飛船的發射,中華民族的千年奔月的夢想將得以實現,同時也給股票二極市場帶來了新的題材,航天題材將受到市場的長期關注。目前我國航天工業領域主要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兩大集團,代表了中國航天技術的最高實力。這兩大集團是曾經承擔國內多項衛星發射任務和多項國際商業發射服務的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的兩大股東,各占50%股權,長城公司擁有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隨著國際市場上衛星發射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市場份額有望大幅上升。
目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旗下共擁有11家上市公司,其中9家是在滬深兩個交易所上市流通交易的企業。9家上市公司基本面情況如附表。
從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公司與航天產品并沒有直接關系,如獲得2003年中期上市公司業績之冠的航天信息,獨家承攬了“金稅工程”中增值稅專用發票防偽稅控系統生產、銷售,特許經營使該公司獲得了豐厚的壟斷利潤;航天動力則是全國最大的IC卡燃氣表的生產廠商,占有全國總銷量的20%,2003年業績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航天晨光主要產品則是專用汽車類和波紋管類產品,業績同樣也是處于下降的狀況;航天長峰以計算機等數字產品為主,其資產與航天領域相差較遠,業績也沒有體現出成長性;航天通信涉足領域較廣,有通信、紡織、貿易等,看上去更像一家“大雜燴”企業,沒有明顯和具有優勢的主業;航天機電生產的則是汽車零配件產品,如汽車空調器,傳感器,電機,自動天線等汽車零部件,其業績表現也不是很突出。只有火箭股份、中國衛星和航天科技與航天產品有比較密切的聯系。
中國衛星的主營業務是衛星及相關產品的制造銷售和衛星應用技術綜合信息服務等,公司擁有航天四創科技和航天東方紅衛星兩家公司70%的股份,主要收入來源是衛星制造,雖然目前業績不是很突出,但具有相當想象空間。火箭股份與中國衛星一樣,也是經過重組后歸于航天板塊的企業,主業是民用航天與運載火箭技術及配套裝備,我國正在進行的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建設將為公司創造巨大商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航天科技,它是惟一擁有生產經營航天核心技術和產品的上市公司,在大股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的支持下,剝離將近一個億的不良資產,注入了北京發射系統工程技術分公司的全部資產和KT-1固體運載火箭陸基發射技術,已經有了顯著效果,今年7月29日,與航天固體運載火箭有限公司簽署了發射任務協議,將為后者發射PS2微型衛星,收取4850萬元發射服務費,這標志著航天科技基本面發生根本變化,主營業務向具有航天高科技內涵和良好發展前景的固體運載火箭生產與發射轉型,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
航天產業中的運載火箭和衛星應用方面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預計2005年我國衛星應用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我國政府將會大幅增加航天的投入,而且正采取措施吸收民間及國際資本加入,以迅速提升中國航天業的技術實力,這為航空航天界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商機。就航天類上市公司而言,其具有非常明顯的獨特優勢,不僅行業特殊,壟斷性強,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都占有了一定的份額,同時大股東實力強,可注入上市公司的優質資產豐富。航天類上市公司均有集團公司作為其強大后盾,雖然有些公司目前與航天領域聯系不緊,但通過大股東的資產置換,基本面隨時都可能出現質變,因此總體上該類公司值得長期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