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有好(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IT經濟研究所所長)
跨國公司的出現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標志之一。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生產、采購和銷售以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并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目前世界上的直接投資和國際貿易的絕大部分發生在跨國公司之間,跨國公司決定著世界經濟的發展進程。IT產業是目前世界經濟中表現最活躍的領域之一,這一領域的投資狀況能在相當的程度上反映出經濟全球化趨勢下,跨國公司投資區域選擇戰略的特點。
短周期戰略:快的吃掉大的
按照傳統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產品
有一個創新、發展、成熟、規模生產,最后到衰退的過程。產品創新往往發生在技術先進的發達國家,當產品成熟并標準化之后,生產就向低成本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轉移,以利用其低廉的成本和規模經濟。這種生命周期理論適合于解釋傳統的、技術更新速度比較緩慢、通過大規模生產以追求生產成本最小化的競爭環境下的企業發展軌跡,但對于建立在技術和市場變化迅速的競爭環境下的IT企業,產品生命周期理論日益顯出其局限性。例如,它無法解釋為什么許多IT產品成熟后,發達國家在這一領域仍然十分活躍;它也無法解釋IT產品在全球擴散的速度幾乎同步,甚至在某些發展中國家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比發達國家還快。在目前的美國硅谷,應用軟件的生命周期為6個月,專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VLSI)產品的生命周期為3個月,半定制的邏輯電路的生命周期只有幾個星期。
在傳統產業領域,技術更迭緩慢,經濟效益主要取決于生產規模和產品質量,技術標準主要是為了保證產品的互換性和通用性,技術標準與技術專利是分離的。而對于IT產業來說,經濟效益更多地取決于信息技術創新和知識產權,信息技術標準逐漸成為專利技術追求的最高體現形式,一種新的理念——三流企業賣苦力,二流企業賣產品,一流企業賣專利,超一流企業賣標準——正在出現。由于IT產品技術標準的競爭成為焦點,為了能成為行業的事實標準,公司必須比競爭者更快地推出產品,并盡快地通過技術擴散使之成為事實上的標準,速度稍慢就會失去市場的先動優勢。這樣,IT產業跨國公司的競爭從規模競爭就轉變為速度競爭。因此跨國公司在進行投資時,要同時進行幾代產品的投資——在市場上銷售第一代產品時,第二代產品已經投入生產,而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產品已經在研發之中——以保持企業競爭力、獲取利潤。
分散戰略:更好地利用當地資源
從IT產業具有系統性、層次性和其作用等特征方面考慮,可將其劃分成信息工業、信息服務和信息開發三個子產業。信息工業屬于第二產業,而信息服務及信息開發業屬于第三產業。因此,IT產業具有明顯的跨產業特性,這就決定了IT產業既具有第二次產業中工業制造的特性,也具有第三次產業中科技研發的特性,使得IT產業價值鏈上的不同環節具備不同的生產要素“偏好”,特別是對知識和學習能力的要求相差很大。
由于IT產業具有跨產業特性,因此,跨國公司在投資區域的選擇上必然與傳統產業存在差異。工業特性決定了IT產業在投資區域選擇上部分地受到諸如交通、廉價勞動力等傳統要素的區域分布狀況限制;而科技特性則決定了其在選點上又要依賴于高素質人才、高校科研機構的密集程度等知識、人力資本要素的分布情況。
IT產品不同的生產經營環節需要不同的區域環境條件,所以IT產業跨國公司就會以增值活動環節為依據,盡可能把產品價值鏈上的不同增值活動安排在不同地區,從而導致跨國公司在各區域之間按不同的價值鏈環節進行投資。這樣,通過全球分散可以更好地利用各地的區位資產,包括人才、技術、市場和匯率等,將公司可流動的內部優勢與特定區位不可流動的區位優勢結合起來,形成公司的競爭優勢。例如,英特爾公司為了使投資能夠全球分散,制定了一個投資原則,即公司任何一類產品在同一個地區的收入不能超過該產品總收入的30%。
此外,作為理性投資者,IT產業跨國公司不僅要利用現有的比較優勢,還要致力于創造和利用動態的比較優勢。對于技術比較復雜的中游如生產端由于成本較高,跨國公司常常通過提升當地技術能力、提高生產效率以及地區聚集優勢等來抵消成本的上升。例如,微軟在中國設立軟件學院,通過大量的技術和管理培訓來不斷提升當地人員的技術能力,從而降低成本,獲取更高的收益。
相對集中戰略:集群效應
由于信息技術主要是以新的生產要素為支撐點,而信息技術發展的外部需求和內在動力又使新的生產要素更為稀缺,從而使擁有這種高度稀缺性生產要素的發達國家IT產業發展最為充分;IT產品具有運輸成本較低、規模經濟明顯、技術外溢效應強的特點,使得IT產業地區聚集優勢明顯。因此,IT產業跨國公司的跨國投資具有較為顯著的地區集群特點。反過來,集群優勢又成為跨國公司在區位選擇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這使區域的集群效應更加凸現。同時,IT產業跨國公司根據公司發展戰略的需要,在全球有選擇地設立地區總部、生產總部和職能總部來協調地區與全球的資金、市場、技術和信息等資源的配置。集群優勢并不是靠簡單的聚合就能產生的,它是一個動態、交互的運動過程。薩克森寧在《地區優勢:硅谷和128公路地區的文化與競爭》一書中指出:“僅用公司位置鄰近這個簡單的事實,顯然無法解釋公司對現今國際競爭特有的迅速變化的市場和技術的快速反應能力”。要形成IT產業跨國公司投資的集群優勢,需要有寬松的外部環境和開放的文化、適當的人才聚合和流動、開放式的公司組織、合作式競爭的公司關系以及當地動態發展的技術能力等。
合作聯盟戰略:1+1>2
當前的經濟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技術水平的競爭,跨國公司只有掌握先進和新型產品才能建立技術優勢,確保有利的競爭地位,而技術水平落后的跨國公司則會遭到排擠和淘汰。因此,跨國公司無不花費巨額資金投入科學研究,以圖搶占未來科技與經濟競爭的制高點。然而,IT產業是研究開發密集型、知識密集型產業,IT產品的研制與開發往往屬于跨學科、跨行業的系統工程,與傳統產業相比,大多數IT產品在研制開發階段投資都很多,而真正到生產制造階段時投資則相對較少。即使是實力雄厚、規模龐大的跨國公司也難以單獨承擔技術創新所需要的巨額資金,以及由此所帶來的巨大風險。為了保持和發展自己的生存空間,世界各國,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之間進行廣泛合作而發展到結成聯盟,以實現共同投資、聯合開發、風險共擔、成果共享,這成為IT產業跨國經營中的一個突出現象。合作聯盟是一種新型、靈活的投資方式,實質是以合作求增值,以股權與非股權方式實現聯合,確定雙方的權利、責任、義務和利益分配,同時保持各自的獨立性和完全自主經營權。
例如,IBM公司與日本東芝、德國西門子共同投資10億美元開發新型存儲芯片,通過合作,使聯盟企業的產品開發時間縮短了約60%。
由于參加聯盟的跨國企業大都是在全球性IT行業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的國際IT巨頭,因此,通過這種強強戰略聯盟不僅可以相互交換彼此擁有的專利技術等優勢要素,提高創新產品的技術含量,從而加大其他相關企業的技術模仿成本和難度,延長創新產品的生命周期,以穩獲高額的投資回報率,而且能夠在分擔新產品的開發成本和風險以及共同進入市場等問題上達成一致協議,使結盟雙方最終能夠獲得1+1>2的投資效應。因此,在技術研究、開發及經濟上的跨國戰略聯盟作為IT產業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種發展模式,正在不斷得到加強。
本土化戰略:最大化占領東道國
1970年代以前,IT產業跨國公司憑借強大的實力,一切從母國利益出發,充當母國對外擴張的工具,對東道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實行掠奪式經營,導致東道國政府紛紛制定法律和政策,對外國資本在東道國的活動范圍及方式等加以明確限制。從而使跨國公司在東道國的經營活動處處受阻,甚至難以為繼。從1980年代開始,跨國公司一改過去無視東道國利益的經營戰略,注意使其經營活動同東道國社會經濟、法律和文化環境相融合,接受合資經營、合作經營等方式,并在經營管理上選用東道國員工擔任某些高層領導職務,不失時機地推行當地化政策。1990年代以來,隨著國際經濟體間限制措施的逐步弱化,國際貿易和跨國合作得到飛速發展,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更促進了跨國公司在國際范圍內投資活動的活躍,其“本土化”的區域投資戰略表現得更加明顯。
本地化投資戰略可以使IT產業跨國公司降低成本,獲得市場準入,爭取市場份額和利潤最大化。IT產業跨國公司的母國大多是經濟發達國家,其勞動力成本相對較高,投資者在選擇輸出資本時,借助資本輸入國的低勞動力成本從而提高最終產品的競爭力。為了適應競爭,IT產業跨國公司不僅采取本土化投資戰略,而且進一步細分市場,通過多層次的本土化活動來確保對東道國市場有效或最大化的占領。
可見,本土化投資戰略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爭奪市場。中國龐大的消費能力已經使中國成為全球經濟中不可忽視的市場,因此,跨國公司都加大了在中國的本土化力度,除了生產的本土化之外,世界500強中絕大多數IT跨國公司都在中國建立了研發機構,吸收優秀人才,同時積極開展同國內科研院所、企業的研發合作,以靠近中國市場、靠近制造企業、靠近科研力量,最終實現迅速開發和不斷修改設計、設備和工藝,提高效率、節約成本的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這五個方面的戰略并不是毫不相關,而是緊密聯系的。IT產業跨國公司在對全球范圍內的各區域進行投資分配決策時,需要考慮三方面的因素:技術、勞動力、資金等資源供給因素的成本及效率;市場需求的容量;有利于發展的制度環境。短周期投資戰略是受IT技術快速進步的影響而實施的;分散投資戰略是為了更好地進行資源配置,受供給因素制約;相對集中投資戰略既和資源有關,也受市場需求和發展環境影響,是為了在資源、開拓市場、利用有利的發展環境方面獲得優勢;合作聯盟戰略是為了實現對資源的有效控制,提高技術、人才、資金等資源的利用效率;本地化投資戰略除了能降低資源成本,也能更加充分地占據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