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薛暉/文
今年是諾貝爾獎誕生的第100周年。回顧中國百年科技史,國人又一次無法回避地看到差距--百年來竟沒有一位中國本土科學家戴上這頂科學王冠。那么,諾貝爾獎離我們還有多遠?
上周,中國人的諾貝爾獎情結再次展現。當楊振寧、丁肇中等五位“諾獎”得主再次來京時,他們的行蹤又一次成為社會關注熱點。中科院新聞處的電話打“爆”了,記者紛紛要求采訪“諾獎”得主。報告廳里擠滿了,能向“諾獎”得主提問成為榮耀。然而,人們的興奮是有限的,他們只是中國的客人。畢竟,新中國50年來還沒有自己培養出一位戴上科學王冠的科學家。人們不禁要問,諾貝爾獎離中國科學家還有多遠?
有人作過統計,全世界已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獎。平均一個國家在建國后30年就有第一位科學家獲得“諾獎”。新中國50年了,竟沒有一項科學技術達到獲“諾獎”水平嗎?
答案是否定的。專家介紹,新中國科技史上已有獲得諾貝爾水平的重大科學研究,遺憾的是因種種原因都與諾獎失之交臂。
“諾獎”多次與中國科學家擦肩而過
中國科技館館長、科學史專家王渝生介紹,中國科學家具有諾貝爾獎水平的研究甚至可追溯到建國前。最主要的科研成果有20年代的“康普頓--吳有訓效應”、30年代趙忠堯的正負電子湮滅早期實驗、40年代錢三強、何澤慧夫婦的鈾核三分裂的發現。
1923年美國科學家康普頓提出X射線量子散射理論,1924年與中國科學家吳有訓合寫論文。1926年吳有訓發表《在康普效應中變線與不變線的強度比率》等論文,進一步證明了康普頓效應。康普頓因此獲取192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而物理學史上的“康--吳效應”的吳有訓卻與諾獎無緣。
1930年,美國科學家狄拉克根據量子力學的研究結果預言了反物質的存在。同年,趙忠堯(后為新中國高能物理所奠基人之一)發表《硬γ射線在物質中的吸收系數》和《硬γ射線的散射》等論文,發現了γ射線通過量子物質時的“反常吸收”,即正負電子對湮滅現象。他當時的研究居于國際領先地位。由于種種原因,趙在這一領域的研究中斷了。而繼續研究的日本學者后來獲得了諾貝爾獎。
1946至1947年,錢三強與何澤慧夫婦合作發現鈾核裂變的三分裂現象。在約里奧.居里夫婦的指導下,錢三強寫出長篇論文,在實驗和理論兩個方面,有理有據地對原子核三分裂現象作了全面詳細的介紹。但他的發現直到60年代才被大量重復實驗進一步證實。
中科院基礎科學局熊國祥博士惋惜地說,60年代中國科學家失去了一次幾乎到手的諾貝爾獎。他指的是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島素。
1958年,中國科學界調集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所、北京大學、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所的專家從事人工合成胰島素攻關研究。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它的分子量接近6000,分子由A、B兩條鏈組成。中國科學家成功地將天然胰島素的A、B鏈拆開,再重新連接而得到重合成的天然胰島素結晶。最后又將人工合成的A、B鏈連接而得到合成的結晶胰島素。1965年,中國科學家的這項里程碑式的研究宣告成功。
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蛋白質,標志著人類在探索生命奧秘的征途中向前跨進了重要一步。以當時國際上該領域的科技水平,此項成果無疑達到了諾貝爾獎水平。然而,瑞典諾貝爾獎基金會并沒有對此事表示關注。個中原因也眾說紛紜。
熊國祥認為,這可能與諾貝爾獎的推選機制有關,人工合成胰島素是集體研究成果,參加的主要科學家有十余人。而諾貝爾獎同一獎項獲得者一般不超過兩人。另一個原因可能是信息溝通的障礙。該項科研成果誕生于文革前的1965年,當時中國與國際科技界的溝通日漸減少。受當時政治氣候影響輿論對它也缺乏關注,該研究直到1982年才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諾貝爾獎離我們究竟有多遠
前不久,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來京時說,“中國在20年內一定會有中國本土出來的諾貝爾獎級的工作。假如經濟增長快,還不止一個,而是好些個。” 談及產生差距的原因,我國著名科學家趙紅州教授認為有四點:其一,科學知識積累不夠;其二,科學研究時間不足;其三,缺乏科學家群落;其四,缺乏科學人才識別和遴選機制。
楊振寧說,制約中國科技發展的主要原因還是經濟的落后。因此他認為數學將是最先在國際上獲得突破的領域。(雖然諾貝爾獎未設數學獎,但該學科領域的最高獎--菲爾斯獎有數學諾貝爾獎之稱)這是因為數學不需要大規模的設備。從過去的發展歷史可以看出,中國最早得到世界絕對一流研究成果的,也是在數學方面。華羅庚、陳景潤就是證明!
而在經濟上,他也逐漸樂觀起來。前兩年他研究了10所最好的大學教授的年薪,結合兩年來中國政府對科研院所和大學增加的投入,他認為中國科學家做出能夠獲得諾貝爾獎級工作的條件正在成熟。他切身感受到,在西方教書的人接收了很多中國學生,大家都認為中國學生質量最好,可以說中國教育工作已成功供應了大量科技人才。過去,制約中國科技發展的是經濟落后,而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本土離諾貝爾獎已不是遙遙無期,而僅一步之遙!
除了數學,專家認為中國在高能物理、生物科技等領域具有問鼎諾獎的水平。丁肇中說,中國在高能物理方面的成就與貢獻是世界一流的,中國高能物理研究無論理論還是實驗,其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先進的。他特別談到了他和中科院高能所、電工所以及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合作的探求宇宙暗物質的實驗。這一研究一旦獲得突破進展,當然是具有獲諾獎水平的。該實驗設備已于1998年在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上飛行,獲得了許多數據和成果,這是世界上公認的。而且參與這一研究的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長陳和生,正是他在麻省理工學院培養的博士生。
此外,高能所專家與意大利合作在深巖洞尋找暗物質的研究也備受國際矚目。一旦他們的研究能領先美、日完成,則必獲諾獎。
據悉,截至199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五次授予粒子物理學領域的科學家。中國是少數建成原子對撞機的國家。在粒子物理學研究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科院同志信心十足的介紹,高能物理所有不少科研課題是世界一流的,一旦研究成功,中國科學家將獲得不止一項諾貝爾獎。
在生物科技方面,中國人類基因組工程負責人楊煥明博士不止一次說,基因研究不光拼技術,還拼資源。而中國的生物資源豐富。在這片資源在沃土上,時刻可能結出生物科技的奇葩。
中科院動物所從事的克隆大熊貓胚胎實驗一直令外國科技同行羨慕不已。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這樣的實驗材料。在中國,由于生物資源豐富,中國科學家可以做許多外國科學家想做但沒有條件作的研究。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有望形成中國生物科技的異軍突起。
楊煥明說,在基因研究方面,中國已形成了上游基礎性研究與下游功能研究兼備的完整科研隊伍。中國是世界上參加人類基因組計劃僅有的六國之一,發展速度已位于世界前列,從長遠看,中國有追上美、英等國的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