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豐
房貸證券化在中國的推開,遠不是美國模式或德國模式那樣非此即彼般簡單的問題,恰恰相反,它面臨的正是國情相適問題
近日,隨著按揭貸款問世十周年期滿,房貸證券化話題不甘沉寂,再度興起:建行房
地產金融業務部副總經理徐迪不久前在北京的一次會議上透露,該行新一輪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化方案經修訂后已提交至有關部門。
如果筆者記憶無誤,這已是建行第三次上報相關方案,這期間,用“好事多磨”一詞以形容房貸證券化之路,想來不會有人表示異議。這樣,一方面是商業銀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另一方面是監管部門“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個中意味可謂深矣。
作為21世紀全球金融結構調整及金融工具創新的最重要內容之一,房貸證券化在中國的逐步推開乃大勢所趨。更何況,除去通常意義上的諸多優點外,房貸證券化對于時時面臨流動性陷阱并亟待提高資本充足率的國有銀行來說,其現實意義更是極具針對性。
然而,正如徐迪先生在論及房貸證券化之焦點所在———表內、表外模式時所強調,“哪國的模式并不重要,而是要看哪種模式更適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事實上,房貸證券化在中國的推開,遠不是美國模式或德國模式那樣非此即彼般簡單的問題,恰恰相反,它面臨的正是國情相適問題。
即便拋開老生常談中的法規滯后、人才匱乏、信用缺失等障礙不談,單以當前形勢而言,房貸證券化便有以下難題尚待解決:
首先,統計顯示,國內房地產市場已持續5年高速增長,平均增速高達25%左右。住房抵押貸款余額在1993年時是19億,在1998年達到426億,1999年為1358億,2000年為3377億,2001年為5598億,2002年為8253億。截至2003年4月,各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余額更是達18357億元,占商業銀行各項貸款余額的17.6%,其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9246億元,占商業銀行各項貸款余額的8.9%。
針對該種近乎超常規的增長,6月13日,央行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房地產信貸業務管理的通知》(銀發[2003]121號文),旨在平抑一定程度上已然隱現的泡沫,以此而論,急推房貸證券化豈非與此背道而馳?
其次,由于近期并未完全消除的人民幣升值壓力,當前央行正處于“追二兔”困境:一方面,因外匯占款快速增加而導致貨幣投放不斷放大,另一方面,又因準備金率上調等緊縮政策而導致市場利率上揚從而誘使游資加速入境。在此情況下,已有專業人士對可轉債擴容表示疑義,指其可為“資金洼地”,為此,一之為甚,豈可再乎,因利率管制而形成的按揭貸款高回報,怎能避免火上澆油?
再次,隨著入世承諾全面開放金融市場期限的臨近,各中資銀行,尤其是國有銀行正以前所未有的緊迫感加緊壓縮不良貸款。在此過程中,通過自身利潤的提升,加大壞賬核銷,顯然已是當務之急。因此,如果按照監管層的要求,對房貸證券化實行表外模式,那么,切去按揭貸款這樣一塊低風險、高回報的優質業務,反去追求因國家信用墊付而并未呈現燃眉之急的流動性,是不是有剜肉補瘡的味道?
此外,房貸證券化橫跨銀行、證券兩大部門,結合滬深股市持續低迷之現狀,盡管我們一再反對政策救市的做法,但從實情出發,以此疲弱行情,又怎能承受反為銀行注資之重任?而從債市的情況來說,一者收益率已然高企,再者規模著實有限,以此“雞蛋”,如何“擊石”?
所以說,但凡一件事情要成功,所仰仗者無非天時、地利、人和,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房貸證券化既然“時不利兮”,那就難免“騅不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