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濃厚期貨色彩的大宗商品批發市場由于缺乏對口的監管部門和嚴密的監管措施,成為交易風波的多發地帶——準期貨市場:監管缺位的尷尬?
本報記者 陳 偉
日前,廣西桂糖批發市場桂糖8月合約事件和海南橡膠市場天膠風波事件被國內各大媒
體曾一度“炒”得沸沸揚揚,這些被部分業界人士稱之為“準期貨”的批發市場再度成為談議的焦點。
部分專家認為,這些市場之所以成為交易風波的多發地帶,是因為它們是借批發市場之名,行期貨市場之實,而相關的監管法規卻沒有到位的結果。而另一種來自業界的聲音是:該批發市場主要還是現貨市場,只不過借用了類似期貨交易中的保證金、對沖制度。在目前情況下,它們是市場的一種自發的制度創新。今后應以疏代堵,采取政策鼓勵。其實,問題的關鍵在于,判定海南橡膠等大宗批發市場是歸列為準期貨市場的依據何在?針對這些市場監管缺位的問題,如何出臺行之有效的根治措施?
現貨市場期貨化
據有關人士介紹,海南橡膠批發市場是由原國內貿易部和當地政府共同批準成立的國家級批發市場。該市場在國家對批發市場積極鼓勵的政策下,順應市場需求,積極推出新的交易機制活躍交易,主要包括電子商務的運用和采用類似保證金制度、對沖機制等新的交易方式。通過電子商務的方式,可以使買賣雙方通過網上訂貨、電子購物的方式快捷地完成交易,不僅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縮短了提貨時間。而類似保證金制度、對沖機制等交易方式的運用,又吸引了不少投機者加入,使市場的活躍度大大提高。
記者了解到,這些類似期貨市場的機制在海南批發市場運作過程中有不同的稱謂。如保證金被賦予現貨市場“定金”的概念,并實行每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對沖”在批發市場中被稱為合同轉讓,即某交易商賣出一批商品,但在臨近交割月份,可把這批商品買回來。同理,某交易商購買一批商品,在臨近交割時也可賣出獲利--實際上都沒有進行實物交割,類似于期貨市場的對沖機制;交易實行撮合形式,并遵循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這與期貨交易的機制相同,不同的是增加了“拍賣、投標”兩種交易模式;雖然無標準化合約,但一些標準化的電子交易合同中除價格、數量外,已確定了大部分交易要素,與期貨標準合約差異不大;期貨市場的“持倉量”在這里被稱為“訂貨量”,“成交量”稱為“交貨量”等,但實際的意義都一樣。一些業界資深人士指出,該批發市場確實吸收了期貨市場的特質,把它稱之為“準期貨市場”并不為過。
監管有別普通現貨市場
既然是準期貨市場,它的監管就必然不同于單純的現貨批發市場。實踐表明,海南橡膠批發市場的監管的確有別于普通的現貨市場。其遵循的監管準則是去年9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頒布的《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范》,該規范規定了大宗商品電子交易中參與方的功能、參與方的要求與管理、具體的業務原則、風險責任以及信息披露,也默認了大宗商品批發市場所采用的保證金制度、對沖機制等與期貨交易類似的交易模式。不過,該規范卻沒有制定出較嚴格的類似期貨交易風險控制的措施。規定出臺以后,期貨界一片嘩然。有專業人士指出“大宗商品市場大量借鑒期貨的交易機制,如對沖制度、保證金制度,但同時這些機制引入時又不夠完整,漏洞很多,風險很容易被放大。”
某期貨公司研究人員指出,迫于市場壓力,今年3月有關部門準備對原有規定進行修訂,如將批發市場與期貨市場明確界定清楚,規范出不同的市場行為,明確進入主體資格的審定等。7月,規定正式出臺,與舊規則相比,主要變化主要有三個:明確指出標準的適用范圍是現貨領域的大宗商品電子交易活動;交易商的資格明確限定在現貨領域;修改了電子交易的業務程序,盡可能與現貨交易過程相對應。遺憾的是,該修訂稿并沒有得到順利實施。
風險處理措施遭質疑
記者了解到,幾大批發市場仍然按照舊的規定運作,一些問題明顯暴露出來,比較突出的有前段時間桂糖事件中的“多逼空”以及這次海南橡膠市場0310品種的“空逼多”。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類風險恰恰也正是我國期貨市場容易出現的問題,不過,期貨市場對此已有一整套完善的風險控制措施,如為防止“多逼空”,期貨交易所可以擴大交割庫容。為避免“空逼多”,可以提高保證金、限制持倉數量,組織獲利最多的空方和多方協商進行平倉等。但在批發市場中,一旦遇到類似情況,管理部門往往“相機決策”的情況多,難以讓輸的一方輸的“心服口服”。如在廣西桂糖事件中,由于庫容信息披露缺乏透明性,引發了空方懷疑多方是否勾結管理部門提前強占交割庫。再如海南橡膠市場0310事件中,當管理部門為化解風險而規定今后不準訂新的電子合同時,也同樣得不到多方的認可,他們認為,暫停訂立新的電子交易合同后,多頭就被關在里面,任人宰割,沒有轉敗為勝的可能,只能在此超低價位平倉,認賠出局。
管理部門認為,當時多頭訂貨量已達到50萬噸,而我國天膠總產量也不過55萬噸,當然必須限制新的定單,以保證原有定單的順利履行,才能化解風險。這個理由以現貨市場的標準看來是十分合理的。但有專業人士質疑,既然是按照現貨標準進行監管,為什么不在訂貨量遠小于50萬噸時就限制開新單,而非要在事態已經很嚴重的時候,才突然改變規則。還有些專業人士則認為,既然該批發市場引入了期貨交易的“對沖”,那又何必懼怕持倉量大于交割量,畢竟期貨是金融交易,與實物交易的一一對應有本質區別。如果有更多的多頭為空方打壓到的低價所吸引、開新倉,那么市場風險也就自然化解了。根本不必用限制開新單的方法來堵風險。
應建立嚴密的監管制度
由此可見,批發市場目前出問題的根源在于它缺乏嚴密的監管措施,擁有較大的相機決策空間,而這種決策哪怕是正確的,本身也會破壞交易者的預期,嚴重影響市場的正常運行。而且問題更嚴重的是,由于批發市場主體缺乏對口的監管部門,會員若對批發市場的行為質疑,還不知道如何投訴,嚴重影響批發市場的誠信建設。
有專家建議,為避免今后批發市場類似事件的再次重演,可以從兩個方面規范現有的批發市場。第一是重申新規定的嚴肅性,要求各大批發市場嚴格按照規定運作。第二,將現有的大批發市場當作“準期貨市場”納入期貨監管領域。當然,具體的監管措施還有商榷的余地。將來,該市場逐漸發展成新“期貨市場”的商品期貨部分。但無論是哪種規范的實施,都必須盡快彌補我國大宗批發市場監管的缺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