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明
一段時間以來,從美國到中國國內,公司丑聞此起彼伏。這種丑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對中國來說,哪一種或監管制度是制止丑聞的理想模式?
對英國著名經濟學家、曾任《觀察家報》主編以及《衛報》主任的威爾·赫頓教授來
說,近日的北京之行,上述問題多次有人提及。
“就像一百個人中可能會有一兩個人做壞事一樣,一百家公司有一兩家爆出丑聞也可以理解,但令人擔心的是,丑聞的數量、事件的發生頻率之高,已經不是一種偶然。”威爾·赫頓解釋說,之所以在美國金融市場泡沫期間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由于華爾街要求公司有很高的利潤,這個利潤率上升的幅度非常高,而且不合理,比如如果美國年均的GDP應該是3%,生產率增長率也是3%,從這個角度來說,利潤應該是6%,而實際上的要求高達12%,公司勉為其難,只有采取欺騙或者欺詐的手段達到目的。
威爾·赫頓針對中國目前的情況提出了三個建議:第一,盡量使中國股市遵循歐洲股市模式,盡量受歐洲股市影響;第二,應該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公司治理系統,另外股東還要讓公司的管理層對股東利益負責任;第三,中國現在的審計公司以及中國相關的金融財務方面的信息披露,有人認為是比較原始的,應該在這方面做改進。
威爾·赫頓認為,中國現在可以有兩個基本的選擇,一個是歐洲式,再一個是美國式。威爾·赫頓感覺選擇歐洲式比較好,但如果想要成功,首先需要發展一個獨立的工會,另外進一步發展儲蓄機構,比如養老金、金融機構、銀行,來代表所有股東長期的利益。中國相關的體系、金融機構以及工會也要比現在的作用更強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