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即將到來,據統計,國內游的組團情況已經恢復到去年同期的七八成水平,出境游也在穩步增長中。但旅游保險卻沒有像人們期望的那樣走紅市場,相反出現“冷場”。
80%游客不買旅游險
中國人壽成都分公司有關人士表示,保險公司最初對旅游險這塊業務的前景非常看好,因為僅成都一地每年就有數以百萬計的國內游客,應該給保險公司帶來數千萬元的巨額保費收入,但事實并非如此。
四川中旅有關人士說,目前各旅行社投保的只是強制性的旅行社責任險,因旅行社的疏忽或過失造成接待的境內外旅游者遭受經濟損失,游客才能獲得保險賠償,如果責任在游客個人,保險公司不予賠付。游客個人可以選擇投保旅行意外險,保費每人10元,但據調查,除了20%左右的團隊游客由旅行社統一辦理保險外,80%以上的自助出行游客,出發前都沒有購買任何保險。
旅游風險意識欠缺
旅游險何以走紅不了市場?省旅游協會人士分析,主要是游客對旅游中風險的客觀存在沒有清楚的認識。
據了解,對旅游中潛在的風險抱有僥幸心理者不在少數。每年大假都會選擇外出旅游的孫小姐告訴記者,以前自己每次出去玩,總共也就是五六天,每次都是平安歸來,因此沒有必要為這幾天專門買一份保險。
成都中旅一部門經理稱,盡管目前本地市場旅游保險的金額為10-100多元不等,但很多人不愿支付這筆費用,即便是參加旅行團的游客,“很多人也希望這10元錢由旅行社出。”
自助游險種是空白
另外,目前成都市場上旅游險品種較單一,只有旅游求助保險、旅游人身意外傷害險、旅客意外傷害險、住宿游客人身保險四種,而購買不便也成了旅游險“市場推廣”的障礙。旅游保險僅由旅行社代理,代售網點不多,購買起來不方便,很多人都表示“不知道該到哪里去買旅游保險”。
有關統計數據表明,自助游已經占到了外出旅游人群的80%,但至今成都還沒有一家保險公司推出自助游險種。特別是那些喜歡自駕車、攀巖、漂流探險的年輕游客,根本就買不到適合的保險,因為這些風險性較大的活動,都被保險公司列入了責任免除范圍。如果一定要保險,也只能買一些保險期為一年的綜合意外險。
據省保險行業協會人士介紹,之所以出現這種有需無供的情況,主要是保險公司對自助游的風險控制仍未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一方面,保險公司風險管理技術跟不上,異地出險理賠不易,另一方面,自助游者相對缺乏對特定景區風險狀況的了解,投保人狀況各不相同,為保險公司選擇承保對象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記者董天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