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然
剛剛踏入中國人民大學校園的新生張丹,在迎新隊伍的簇擁下辦理著一道道入學手續,就在他剛辦完的時候,被旁邊一位女士攔住:買一份保險吧。張丹這才注意到這是一家保險公司的攤位,再一看,可不只一家,順著路邊一字排開有十來家保險公司的攤位,占去大半條街,很是壯觀。
聽完對方的介紹,張丹有點心動,但一轉臉還有更多的選擇:中國人壽、太平人壽、新華人壽、泰康人壽、美國友邦……他便走過去從每一家那里都拿了份材料,想做一下比較。一看之下卻令張丹有些頭暈,各家保險公司都有許多花樣,保費從50元到500元不等,又是意外傷害保險,又是住院醫療保險,支付率也各不相同,到底選哪一家,張丹感到很為難。
為難的不只是張丹一個。每到高校迎新的日子,都是各個保險公司打響“學平險”爭奪戰的日子,今年更是如此。不久前,中國保監會出臺了《關于規范學生平安保險業務經營的通知》,規定從今年8月30日開始,學校不得再以投保人的名義為未成年學生投保學生平安保險,“學平險”的投保人只能是未成年學生的家長或監護人。
新規定加劇市場競爭被稱為“校園生命工程”的學生平安保險簡稱為“學平險”,是一種保費低廉、保障性強的險種。它的被保險人是在校學生以及所有未成年人,提供的保險保障主要包括意外傷害保障、意外傷害醫療保障以及住院醫療保障。
由于以前“學平險”多數以學校出面團體購買的團險形式出現,對保險公司而言是一種承保率較高的品種。但一些保險機構采取不正當的手段,變相壟斷“學平險”,學校成為保險公司公關的對象,賄賂事件時有發生,家長以此質疑學校亂收費。另一方面許多家長、學生對保險公司、保險責任一無所知,信息嚴重不對稱,甚至投保后出現一些意外情況如骨折等還是采取自費治療了事。
保監會通知的出臺將打破壟斷格局,也意味著一直作為團體險由學校為學生統一投保的“學平險”將由未成年學生的家長或監護人投保,其營銷模式也隨之由團體承保過渡到個險承保階段。這令一些保險公司的“學平險”業務一改往日的火爆局面,投保率出現下滑;同時,一些原來市場份額不大的保險公司也一起站到了“起跑線”上,公司間的競爭加劇。
各公司紛紛出招應對“學平險”銷售方式的改變,令原來一些占有市場份額較大的保險公司感到了壓力,也令一些原來市場份額不大、難有突破的保險公司看到了機會。新生入校之際保險公司展開的這場爭奪戰就是這種競爭升級的一個縮影。
有些公司甚至專門派人進校辦理這項業務,如中國人壽,家長在學校就可以為孩子購買保險,同時建立學生保險專管員制度,在各學校設一個學生保險專管員,負責日常聯系及報案理賠。如果發生事故,家長可通過學生保險專管員申請給付保險金。
一些公司還及時推出新險種,如太平洋人壽險,推出了4款新險種,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風險,突出不同的保障范圍。太平洋人壽北京分公司還將“學平險”產品設計成卡單的形式,既可以通過代理人銷售,也可以通過公司營業網點柜臺出售,消費者還可以通過銀行柜臺直接購買。
但也有些保險公司因為“學平險”業務比重較小,尤其是針對大學生的保費量有限,利潤不大,已經在考慮退出這塊市場。
商家客戶面對新問題“學平險”的營銷模式從原來的團險向個險轉換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首先,費率設計將產生差異,各家保險公司必須根據個險的特點重新設計產品。其次,銷售渠道的變化,可能會增加保險公司的銷售成本,后續的理賠、服務等也面臨著諸如“一對一”帶來的成本增加等一系列問題。最重要的是,缺少了學校的宣傳和聯系,不但加大了家長的投保難度,而且一旦出現問題,對保險條款認識不多的家長索賠的難度也會增加。加上現在人們保險意識還比較淡薄,“學平險”的投保率將受較大影響,還可能會面臨較顯著的下滑。
此外,許多家長對“學平險”到底保什么,能賠付多少并不了解,很可能會忽略給孩子買保險。而且,中國城鄉差異巨大,在交通、信息都極不發達的農村,保險需求并不匱乏,參加保險的確可以減輕學生遭遇風險之后給家庭帶來的負擔。但是交通和信息的不便使這些家庭主動投保的比例可能銳減,更多的孩子可能失去學平險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