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上海頻道記者葉國標潘清9月18日報道: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高樓金茂大廈,是一座中西合壁的經典建筑,其設計師是美國人,而設計靈感卻來自中國的古塔。今天,金茂塔的隱喻再次得到生動的注解。引人矚目的2003年福布斯全球行政總裁會議(Forbes Global CEO Conference),17日正式在黃浦江畔的這座中國方塔舉行,其主題同樣引人矚目:“中國因素為全球經濟提供活力”。
福布斯集團總裁史提夫.福布斯(Steve Forbes)說,“中國經濟連續二十多年的高增長,為全球經濟帶來了無限商機和活力。上海是中國經濟的樞紐和對外開放的窗口,也是中國經濟的代表作。福布斯選擇上海這座最具企業家精神的城市,表明了中國市場對于全球經濟的重要性。”
史提夫.福布斯認為,無論是在商務、金融還是地域政治等方面,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隨著開放的擴大和改革的深入,民營企業和外國公司迎來了自美國18世紀西部開發以來全球最大的經濟機遇。今日之中國,經濟領域有作為的人士成倍增長,特別是日益成熟的中國企業家紛紛登上國際舞臺,與國際同行對話,影響和改變著世界經濟的格局。
近年來,當全球經濟陷入低迷之時,中國經濟一路高歌。據統計,從1989年到2002年,中國GDP年均增長9.3%,達到8萬億元人民幣。在全球經濟中,中國經濟所占比重越來越大。日益完善的投資環境和潛力不斷釋放的市場空間,使中國成為外國投資的首選之地。2002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全球引進外資第一大國。與此同時,中國企業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廣泛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目前,從事跨國經營的中國企業已逾3萬家,對外投資達100億美元。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約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指出,中國經濟的巨大成功,對世界經濟產生了積極影響,其他國家也分享到中國經濟的成果。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背景下,中國模式具有啟示性。兩年前,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加入WTO,這既有助于促進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進程,又有助于維護和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利益。
隨著中國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上海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中國開始出現高收入群體,高檔住宅、汽車、出境旅游等高消費已成可能和時尚。世界銀行預測,到2005年,中國的進口有望從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3%增長到6%。萬事達卡國際組織(Mastercard International)一項最新調查顯示,今年下半年,中國大陸的出境旅游可望增長18%,總數將達632萬人,從而成為拉動亞太區旅游復蘇的主力。另據該組織預測,到2010年,中國年收入達到或超過5000美元的人群將從現在的6000萬人增加到1.6億人。“新興的中產階級”的崛起,中國消費市場層次的提高,為世界消費品品牌和跨國企業創造了無限商機。
事實上,中國市場已成為跨國公司全球戰略的重點。從本地化生產到本地化研發,從地區總部的遷入到跨國采購中心的設立,跨國公司不斷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和拓展力度。
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供應商阿爾卡特(Alcatel),2001年將亞太區總部設在上海,今年初又在上海建立其全球第三個研發中心。阿爾卡特執行副總裁、亞太區總裁施培興(Ron Spithill)說,“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通訊市場,選擇中國,就是選擇未來。”
跨國企業給中國市場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也贏得了豐厚的投資回報。僅以浦東為例,到去年底,174家《財富》500強企業,在浦東投資了328個項目,投資總額達112億美元。這些跨國企業平均投資回報率(利潤總額/實際到位資金)達15%。其中,惠普(HP)、阿爾卡特的投資回報率分別達到7.7倍和4.7倍,通用電氣(GE)等6家企業的投資回報率超過100%。
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強調,“目前,中國人均GDP與發達國家相比,
差距不小,蘊涵的潛力也很大。沒有理由懷疑,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健康走勢,繼續發揮全球經濟新引擎的作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