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7日電近來,隨著8省市農村信用合作社改革試點工作的逐步展開,這一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越來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人民日報今日發表文章指出,農信社要推行改革需注意的幾大要點。
文章指出,要理直氣壯地肯定和宣傳農信社在支持經濟建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歷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全面正確評價農信社歷史、現實和將來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推動農信社
改革試點工作的順利進行。
文章還指出,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在這次改革試點方案的設計中沒有搞“一刀切”。不論是產權改革還是管理體制改革,都提供了可選擇的不同模式。可以看出,試點方案是認真總結過去農信社改革經驗和教訓的改革方案,充分體現了實事求是的精神。試點省市如何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選擇,則成為改革試點成功與否的關鍵。
文章寫到,把農信社交由省級政府管理是適應中國目前農村生產力發展水平,總結農信社50多年發展歷史,在現有認知水平上的最佳選擇。現在試點方案設計的中央部門監管、省級政府管理、農信社自主經營“三位一體”的管理體制,應該說是目前情況下和現有認知水平上的最佳選擇。
文章還稱,中西部地區要把農信社產權改革的重點放到以縣為統一法人的產權形式上。與管理體制改革試點相比,農信社產權體制改革試點更為大家所關心,也更為復雜。改革方案在產權體制改革上提供了三種模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以縣為統一法人是一種比較成熟的產權形式,適應“三農”發展的趨勢,見效也比較快,應該是這次農信社改革試點的重點。要積極創造條件推廣這種模式,包括積極探索以縣為統一法人的股份合作制農信社產權形式。農信社產權改革選擇何種模式、何種組織形式,一定要充分考慮當地經濟及“三農”發展的實際需求。
文章寫到,增強農信社對“三農”的服務功能,這是農信社改革的關鍵所在,也是衡量農信社改革成功與否的標準和試金石。
改革試點方案強調,不管采取哪種產權模式,都要堅持為“三農”服務的宗旨,并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規定一定比例的支農貸款。這是非常必要和正確的。在農信社改革總體要求的五句話中(明晰產權關系、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功能、國家適當扶持、地方政府負責),“增強服務功能”至關重要。中國需要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才可能改變農業大國的性質,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的提高、農村的穩定,將是中國發展中的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農信社改革絕不能偏離增強“三農”服務功能這個方向。當然,這一比例的確定也不能“一刀切”,而應該因地區經濟結構的不同而不同,因“三農”服務需求程度的差異而區別。
文章最后稱,農信社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還要依賴于農村金融體制的改革。但改革試點方案的實施,是農信社經歷了52年曲折坎坷發展歷程后的一個嶄新起點。(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