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羅新宇 張樂 發自北京
企業跨區域流動
9月,浙江臺州市60多家銷售額1億元以上的企業,正在緊鑼密鼓地集體把研發機構搬到上海。令人驚訝的是,這一行動的幕后策劃者卻是當地政府。臺州市政府決定,在上海征
地100畝到300畝,為60多家企業研發機構的“集體轉移”做領路人,在上海建設臺州科技開發園。
對這一“石破天驚”之舉,臺州市科技局局長張銳敏說:“我們非常鼓勵企業到上海設立研發中心,政府愿意為企業提供配套服務!”
在臺州,已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了跨區域流動。吉利集團把汽車制造基地建在了臨海;管理總部、營銷總部和研發總部設到了杭州,投資總部則設在了上海;海正藥業、星星集團也先后在上海成立了研發中心。
在長三角,發生了一個饒有意味的變化。過去一聽說有哪家本地企業要將總部遷往上海,當地政府總是迫不及待地上門挽留,甚至不惜設置障礙;現在則是主動出臺政策,鼓勵企業將“大腦”安置到上海去,就是整個企業外遷,當地政府也決不強留。
在長三角,企業、資本、人才等生產要素的流動,正在充當一種急先鋒的角色,悄悄消解著森嚴的區劃壁壘。有資料表明,近兩年中國內地實際到位外資中,投資于長三角的已經超過30%。由于跨國公司投資時首要考慮的是整個區域經濟狀況和投資大環境,因此在跨國資本的沖擊下,原來的行政區劃色彩日漸減弱,經濟區域功能日漸加強。
與跨國資本相呼應,發展于本地的民營企業在完成原始資本的積累后,在尋找新的發展空間的沖動下,左沖右突,突破一個個投資禁區,成為最活躍的因子。目前,浙江在上海興辦的企業總數在5萬家左右,投資規模達500億元,其中大部分是民營資本。各大中外金融機構也紛紛突破地域限制,抓緊開拓長三角異地業務,競相搶灘這一中國經濟最為活躍的地區。
資本流動帶來了企業、人才、技術、產權等諸多要素的流動。
此間專家認為,要素變“留”為“流”,這是長三角市場彼此開放的重要信號,這種流動將打破一切市場的藩籬,其效應怎么估量也不過分。
資源重新配置
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帶來了資源的重新有效配置。
大量資本的迅速聚集,促進了整個區域的產業整合,產業互補效應開始顯現。在長三角地區,一條清晰的IT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上海形成了較高水平的芯片設計、生產、封裝、測試產業鏈;蘇錫常地區則發展成為IT產品的生產制造基地,其中蘇州年產筆記本電腦2500萬臺,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無錫則形成“日資高地”,偏重于通信和PC相關零部件的生產。幾年前把總部遷到上海的“茉織華”,不久前返回嘉興,在平湖一舉投資10億元,建立了“茉織華工業城”,上海負責研發、營銷,嘉興負責生產,產業分工十分清楚。
培育、發展、鞏固一個優勢產業,必須考慮吸收跨地區的生產要素,并納入到自身的體系中去,已成為長三角地區的共識。
均瑤集團在溫州啟動,最大的牛奶生產基地設在江蘇無錫,營運中心設在上海,市場則在長三角乃至全國。2002年,上海投資100億元到嘉善開辟信息產業園,再由上海負責牽頭將臺灣電子信息領域的大牌企業引進來。目前,招商勢頭正旺。
專家指出,盡管與國際成熟市場經濟國家相比,中國現有體制中還存在諸多阻礙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障礙,但在全球化、市場化的背景下,生產要素的自由雙向流動,趨勢已不可逆轉,它必將沖破一切藩籬,消解一切制約經濟發展的區劃壁壘,實現生產力的更大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