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打算建地鐵的消息剛剛漏了一點風聲,國內外保險公司就紛紛向“成都地鐵辦”搖起了橄欖枝。9月4日開始,安聯保險集團亞太區副總裁杜漢詩(HeinzDollberg)還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對成都地鐵工程進行了3天的實地考察,希望取得第一手資料。不過保險業內人士懷疑,杜漢詩的成都之行恐怕要失望而歸———安聯打不贏工程險價格戰。
國內重大工程的保險費率一直以來都被視為高級機密,一般人很難知道真實數據,成
都保監辦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記者,這是因為國內工程保險費率低得無法想象,以7月出險的上海四號線地鐵工程為例,費率在千分之三、千分之四左右,不可能更高。
國內保險公司以價格“圈地”安聯可能從成都空手而歸
一位保險公司人士告訴記者,9·11事件后,國際保險市場重大工程險費率一直強勁走高,而國內卻恰恰相反,費率僅有國際的一半或三分之一高。他們在競爭國內一個大城市的輕軌項目時,給出不能再低的千分之二費率,而另一家保險公司卻直接報出了千分之一的價格,惡性價格戰已成工程險業內普遍現象。
西南財經大學從事保險行業研究多年的謝韜教授將這種現況稱為“圈地運動”,他說,目前國內保險公司一味地追求市場份額,普遍采取的戰略是先將市場做大,再考慮風險問題。重大工程險在國內剛剛起步,這塊新蛋糕一出現,各大保險公司就沿襲了以往價格戰的慣例,以期經過洗牌,將實力不強的小公司淘汰出局。
太平洋保險公司財險部的康先生向記者指出,近幾年保險業競爭越來越激烈,誰的費率低誰就能占領一個較大市場份額,獲得更多的利潤。大家為了拉客戶只能紛紛降低費率,導致費率與保額嚴重不匹配。
記者在采訪中感到,價格戰導致超低費率僅是事情的一面,保險客戶缺乏健康的保險意識也是國內工程險價格畸形的原因之一。“成都地鐵辦”主任伍勇就坦言,工程保險招標時價格肯定是考慮的重要內容。對于類似于安聯這樣的跨國集團所提供的技術支持,伍主任自信地說:“我們的技術人員會比保險公司的更加專業,所以這樣的服務沒有必要!”
業內人士稱,如果國內的重大工程保險仍然繼續打價格戰的話,中國保險公司將面臨國外再保拒絕“陪玩”的局面。
不少外資保險業專家都在不同場合表示過,希望中國保險公司提高工程險費率,否則將得不到國際再保險市場的有效支持。此舉意味著國內保險企業將被迫擴大自保份額或干脆放棄承保。業內人士認為,這不僅影響國內工程保險市場的發育,同時,保險企業經營信譽也可能受到影響———具體事故發生后,工程建設單位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補償。
太平洋保險的康先生對于目前成都正在物色的國際分保伙伴也有些無奈,他指出,很多工程會采取貼費或超賠這些折衷的形式。如果損失沒有達到約定數額,這些損失我們將自己承擔……
面對這樣的競爭對手,安聯何去何從?杜漢詩在接受采訪時說,安聯主要是通過質量和服務贏得市場,雖然短期內效果不明顯,但相信對長遠發展應當有利。
國內工程建設投保率低潛在市場吸引安聯做出“姿態”
太平洋保險成都分公司財險部康主任認為,上海四號線事故的一個警示就是讓大家認識到建筑工程是有風險的。然而在成都,工程建設的投保率仍然不高。近年來許多工程同時上馬,都沒有出現過大的問題,因此大家普遍存在“僥幸”心理。
謝韜教授也就此提出自己看法:發達國家普遍以立法的形式強調建設工程保險,沒購買保險的施工企業無法參加工程項目競標。但在我國,由于目前國家對工程險沒有強制性的規定,各單位可以投保也可以不投。這無疑增加了風險的發生概率:“就像拋硬幣,只有正反面,那么概率就大。如果保的工程多了,風險就分散了。”
平安保險一位分析師就安聯的介入分析說,安聯公司選擇此時拓展中國工程保險業務無疑是一件明智之舉,雖然目前國內相關法規還沒有出臺,它可以做一些前期鋪墊工作,一旦工程險列入法規,中國工程保險的市場將會成幾何數字增長。
也許安聯此次會空手而歸,但“姿態”有時也很重要,特別是在中國,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