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海明威筆下的與鯊斗爭的老人,23年來,陳春先一直在奮力創業。只不過他斗爭的對象不是鯊,而是自己的個性;斗爭的地點不是大海,而是海淀——北京市海淀區一個叫中關村的地方。
本刊記者楊超宣興章/文
陳春先的家很難找。
走進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大街邊上的一座老式居民樓,先坐電梯上11層,然后穿過一條長長的走廊,再下一層樓,拐兩個彎才能找到陳的已經有些破舊三居室。這房子是1981年物理所分配給他的。陳搬進去的時候房子剛蓋好,22年過去了,房子的墻皮已經脫落,地板革磨得見瓤。盛調料的盒子放在書柜上,柜子上蒙了一層厚厚的灰,柜里塞滿了發黃的舊報紙。唯一顯得新一點的東西是一張幾乎占滿客廳的大會議桌,這是陳原來辦公司時用過的。
陳一個人住在里面,他的愛人,也是他當年創業的伙伴數年前去美國了,與大兒子住在一起。小兒子在深圳打拼人生。陳曾經養過一只波斯貓,但在陳生病住院的時候,貓出走了。69歲、身體多病的陳一個人住在22年前的房子里。
這是陳春先的家,也是陳第十個——大概是第十個吧,陳自己也記不清了——公司的所在地。這里就是“陳春先工作室”。
陳春先自2002年開始運作這個“陳春先工作室”,陳要把自己半生辛酸換來的經驗告訴后來者。
陳現在仍是個創業者,這位中關村的也是全國的第一個高科技創業者創業23年之后仍然是一個創業者。
科研與創業之間的鴻溝
1980年可以說是陳人生的一個分水嶺,1980年,陳春先創業之前的經歷可謂輝煌。
陳18歲入黨,19歲因成績優異被保送到莫斯科大學就讀。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1957年毛澤東在莫斯科大學的大禮堂接見留蘇中國學生,首次講了這句舉世皆知的話時,陳春先就坐在第三排。
歸國后,陳1970年至1986年發起核聚變研究,在中科院物理所建立了國內第一個托卡馬克裝置(6號),后來在合肥建設成功中科院核聚變基地,該基地直到目前在規模和水平上仍為國內之冠。1978年44歲的陳春先與陳景潤等不到10人同時被評為正研究員(教授級);經國家學位委員會審定,陳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1980年之前陳是一個科學家——成功的科學家,1980年之后陳由科學家向創業者這個不同身份的轉換。這一轉就是23年。
1980年在三次考察硅谷后,陳深受觸動。當年他在北京等離子學會的常務理事會上做報告時說:“美國高速度發展的原因在于技術轉化為產品特別快,科學家和工程師有一種強烈的創業精神,總是急于把自己的發明、專有技術和知識變成產品,自己去借錢,合股開工廠。據一些當事人(科學家)談,創業的自我滿足追求超過了贏利動機。相比之下,我們在中關村工作了20多年,這里的人才密度絕不比舊金山和波士頓地區低,素質也并不差,我總覺得有很大的潛力沒有挖出來!
“在科學院的科研工作已經有其他人在做,而技術擴散還沒有人搞,我愿意做第一個!
1980年12月23日,在兩間木板房里,陳春先帶著十幾個人創辦了北京等離子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先進技術服務部的所有人員都是業余時間工作,一開始以智力咨詢為主業,做了一些小的項目,每年能有兩三萬塊錢的收入。于是他們給工作人員發放15元錢一個月的津貼。
這樣的報酬形式在今天可謂再正常不過,但在當時的中國,卻堪稱大逆不道。這件事情很快就引起極大爭議,“說我們是搞歪門邪道,不務正業,腐蝕干部。說我們是自己給自己長了兩級工資!弊詈缶谷霍[到要查賬封門的地步。
但倔強的陳春先認為自己做的沒錯,所以沒做檢討。1983年1月,新華社記者潘善棠寫了題為《研究員陳春先搞“新技術擴散”試驗初見成效》的內參引起了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視,并做了批示,服務部才得以正常發展,由此,中關村的政策環境也得到很大改善。1983年“京!背闪ⅲ1984年成立了“四通”、“信通”以及“科!,即后來的“兩通兩!薄
陳第一次創業挫折肇始于當時的大環境,雖然這個問題很快解決了,但大環境的解凍與小環境的冰冷狀態的矛盾卻又埋下了陳第二次創業失敗的種子。
受中央批示鼓舞,1983年4月,陳春先成立了中關村第一個民辦科技開發經濟實體——北京華夏新技術研究所。
華夏研究所和科學院器材供應站簽了一個320萬元人民幣的大合同,華夏所向中科院器材供應站提供物資管理的一個管理系統。但是后來科學院器材供應站卻毀約不肯給錢。兩家打起了官司,幾審幾判幾裁定都判華夏所贏,但是在最后終審時卻判決合同無效。理由是:華夏研究所的經營活動超出許可的經營范圍。陳與其原單位的官司的確耐人尋味。但陳后來創業的失敗卻大多要歸于企業經營管理上的失誤。
后來陳春先搞排版系統,在1990年先于方正推出;搞文字處理系統,比WPS也早一些;1990年代又做了一些通訊的項目,產品都做出來了,但是一遇到市場競爭便敗下馬來。
在做到最大的時候他甚至成立了一個華夏硅谷集團,分公司遍布深圳、天津、北京、成都、昆明,甚至在香港還有辦事機構,但是經營狀況一直不好,到了1996年陳春先終于退出一線,而華夏硅谷集團也隨之煙消云散。
陳春先今天反思當年的發展時說:“我們也做了好幾個產品,但都不太成功,有的是在產品本身的選擇上有問題,有的是在營銷推廣上有問題。比如888排版系統,在1983年,用它印出了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世界廣告大會全部的文稿,888大出風頭,如果888能銷得好,我們就會有更多的人來做它的后續開發,我們也就不會落后方正那么多。由于營銷不太好,導致我對總體的決策也有偏差。好些時候我們都是在前沿探索,但總是失敗。我們也做了貿易,但是做得不成功。做貿易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掙錢,這里面有很多管理的環節,很多進貨的環節都需要學習,并不容易掌握!
陳春先甚至在90年代還做過能錄音的BP機,但終因不適合中國消費者的習慣而敗下陣來,等到BP機被手機替代的時候,市場已經沒了。
決定從不后悔
現在的陳春先工作室有兩個人,一個是陳春先,另一個是陳春先以前創業伙伴的兒子崔宏。崔宏屬于志愿者,不拿工資的那種。
就像海明威筆下的老人,陳已經69歲了,這個年齡在許多人看來應該是可以退休,和家人共享天倫之樂的年齡了,但倔強的他依然固執地還要創業!皬耐诵莸秸嬲荒芄ぷ鬟有二三十年的時間,完全可以做很多事。我經歷了許多事情,所以還想研究一些事情。現在我的精力主要放在做學習、研究、交流上。”“畢竟我有這么多經驗,可以教給后來者。”
陳春先認為自己的優勢就是經歷了科研人員和企業家這兩段過程,在這兩方面都有成就,可能會在這些方面會得到一些新的價值。作為一個科學家來看經濟現象,財富積累的現象,人才聚集的現象,財富增殖的現象,會發現一些新的視角,比起現在傳統的經濟學家會有一些方面的優勢。
他前不久又提出了“軟孵化器”的概念,指導和幫助中小企業創業。
他還有一個計劃,就是創辦一種學習會、研究會、交流會的品牌,這些人很有水平,不需要你去教他,而是要提供一些研究、學習、交流的機會。
陳春先說,他生活的價值就在思考中,哪怕沒有一個人同情理解,自己想通了一個問題之后就寫在紙上,“也許過一段時間有人會覺得有價值,即使沒有人覺得有價值,自己也覺得滿足!薄拔沂且运枷霝槁殬I的人,如果不想了,我的生命也就沒有價值了”。
陳春先當年所在的一個理論物理的研究小組里出了五個院士,而他自己便是小組長。
陳原來在中科院一起合作過的人當中,后來大概有七八個成了院士,十來個成了博導。
假如他沒有作出創業的選擇,他會怎么樣?陳春先并不愿意給出答案,在他看來,選擇了就選擇了,歷史沒有假設。其實不管從什么角度來看,如果繼續走研究之路,陳都很可能是中科院院士,甚至會成為知名科學家。
盡管陳春先23年來經常為大量的債務發愁,不時承擔經濟和法律的壓力;盡管因為企業之間的糾紛,陳春先先后兩次被人綁架;盡管陳春先一度因為經濟困難而揭不開鍋,但陳春先從來沒有后悔過。
“我這個人不喜歡后悔,我對我做過的事不后悔,我覺得以后做的事情也很有意義,至于我個人是否成為院士,那根本是不值一提的事情!
年歲不饒人,69歲的陳春先身體如今重病纏身,心臟病、糖尿病讓他不得不經常抽時間去醫院。
他說希望自己還能再干10年,把沒有結成果實的東西做成果實。
創業與科研人員的不同素質
陳身邊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很長時間內,陳春先都是以科學家的思維在辦企業。”
陳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是民國中央大學的教授,數學家陳景潤撞過樹,核物理學家陳春先則曾把襪子當手帕,陳46歲之前未脫過知識分子的圈子。幾乎所有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優點陳都有——重義輕利、自尊、高瞻遠矚;但作為創業者來說,使陳春先成為優秀科學家的品性有時恰恰成為負累。
在陳春先手下工作的一個小女孩曾經勸他:“陳老,你把那么多的錢投到那些不著邊的項目中去干什么?有錢不如辦個報攤、開個飯館什么的,賺了錢了再說項目的事。”
可是陳不依。陳春先在23年前就說過:“我們的科技人員也不是想賺錢,而是想多作實際貢獻,不滿足于發表文章,開成果展覽會!
據說陳曾經因為一言不合驅趕過記者,H.T.E記者第一次采訪陳時,也因提到成功與失敗的問題而使對話陷入僵局。
陳的高瞻遠矚在那個時代的人中極為罕見,他的很多想法和創見都在若干年以后為其他人所實現,但是在他自己手中或是因為思想太超前或是因為操作不到位而流產。企業家尤其是實力不夠強大的企業家通常只能吃到自己眼前那一碗菜。
陳自己也承認自己作為企業家的缺點,回憶起創業失敗經歷時說:“根本問題還是在于我很長時間在科學院工作,我有一些特點、個性和追求的東西也不太符合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規矩。要有一個脫胎換骨的深入改變,這要比年輕一代更困難一點!
這種轉型的痛苦折磨了陳20多年。
但如果陳不是這種知識分子的性格他能成為今天意義上的陳春先嗎?不重義輕利、不高瞻遠矚、沒有為社會發展方向而獻身的精神,很難想象陳會在科研事業正盛之時為一項前途未卜的事業而決然放棄一切。
從更廣闊的視野來看,很難把失敗這個詞與陳連接在一起。就個人事業而言陳應該算是個成功者而且是個極大的成功者。啟蒙者的夢想總是由被啟蒙者來完成。陳是先驅,是啟蒙者。是他開啟了中國高科技創業的先河,推動了中國科技體制改革,并且對今天意義上的中關村的形成有開創之功。
只是就創業來說,陳個人承受了太多的挫折與辛酸。陳以個人之軀試圖突破大的體制,又以一個團隊之力對抗小的體制,后又經受了不完善的市場體制的壓力。自創業以來陳的命運徹底改變。23年來他一直沉浸在企業沉浮的悲歡之中,一直經受著從科學家到創業者的轉型的巨大痛苦,重塑自我的痛苦。
這種痛苦幾乎毀滅了他,也成就了他。陳春先像山頂上的雷擊木那樣印滿火烙的刑痕,又蘊涵著催人奮進的力量。
相關報道:
(2003/09/15 08:42) (2003/09/15 07:42) (2003/09/15 07:31) (2003/09/14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