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國際科技博覽會分會“未來二十年———企業戰略北京峰會”上,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指出,中國應堅持固定匯率制不變,堅持人民幣不升值,這不僅是國際經驗提供的借鑒,也是應對國際金融炒家的不二法則。
他說,近期有人鼓吹浮動匯率制是未來趨勢,也有政府官員曾暗示中國采用多年的固定匯率制可能將有所改變,而代之以盯住一攬子貨幣的匯率制度。但從國際情況來看,中國
并無改變現今固定匯率制的必要。世界上采行固定匯率的國家占了大多數,2002年發布的數據表明,從1976-1999年間,固定匯率制國家占65%,管理浮動匯率制國家占24%,真正實行浮動匯率制國家只有11%,而且大多為通貨膨脹嚴重的國家。
歷史地看,實行絕對固定匯率制的國家持續21年不變,而盯住一攬子貨幣的國家一般10年就要轉變。后者在上世紀80年代有27%的國家采行,上世紀90年代又降到17%,原因是盯住一攬子貨幣操作復雜,使政府在做決策時不夠透明,不利于企業趨利避險。
郎咸平說,當前中國經濟最需要的是穩定的經濟增長率和低通貨膨脹率,只有固定匯率制才能有效控制貨幣供給量,從而控制通貨膨脹率。匯率制度不能趕時髦,而要以簡單、清楚和可控制為標準。
郎咸平說,近期有近400億美元的國際熱錢流入中國,其中有60%來自日本,其余來自美國和其它國家,它們流入最有可能的途徑是通過外資企業的不實交易進行轉帳進入。進入中國絕不是因為要賺取息差,而是試圖壓迫人民幣升值。中國如果在固定匯率制度下堅持人民幣不升值,二三個月后,這些國際熱錢會自動流出,因為它的商業利息很高,只有在中國有10%以上的收益才可能賺錢,若人民幣一直不升值,它挺不了太久。而如果中國采行的是浮動匯率制,在遭遇國際金融炒家時就很難有還手之力,因為中國現階段高級貨幣人才欠缺,能夠動用的信用工具還相對較少。而這些國際炒家一周內調動上千億資金也非難事,與各國政府關系的深密程度和淵源也非同尋常。上世紀80年代國際資本市場上國際炒家阻擊英鎊,使英格蘭銀行幾乎破產就是實例。
為經濟穩定起見中國應堅持固定匯率制。郎咸平還說,中國采行固定匯率制與資本市場的開放并不矛盾!。15C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