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價收購國有股外資打破博弈格局(圖)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9月07日 05:26 北京青年報 |
|
張念慶低價收購國有股外資打破博弈格局 維科精華1410萬股國家股和390萬股社會法人股轉讓給日本公司
一場新的股權運動———向外資轉讓國有股股權正在中國的資本市場開始上演,由此中國的資本市場也開始構筑一個新的博弈格局。
維科精華與日本伊藤忠的國有股與法人股股權轉讓是這一新變化中最新版本的故事。根據9月5日維科精華(600152)發布的公告,寧波維科精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三大股東寧波紡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已于2003年8月22日和日本國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擬將持有的公司1410萬股國家股和390萬股社會法人股(合計18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13%),以2002年年末每股凈資產2.08元的價格轉讓給日本國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
維科精華與伊藤忠的交易是一個月來連續第二起國內上市公司轉讓國有股股權與外資的事件,這么快的節奏是前所未有的。今年7月13日,佳通輪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通過拍賣以每股0.648元的單價受讓樺林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持公司15107萬股的股權。值得關注的是,該項拍賣是在兩次流標、拍賣價格連續兩次下調、股權拍賣價格已由最初的0.8元降到了0.648元后才成交的。
種種跡象表明,向外資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股權在近期出現了加速現象。
外資并購細則正在制定
有關人士分析說,之所以出現這股浪潮,很大程度上與上月底中國證監會法律部副主任馮鶴年在某高層論壇上透露的一條消息有關,他說此前發布的《關于向外商轉讓上市公司國有股和法人股有關問題的通知》仍然屬于原則性的文件,目前,中國證監會、國資委、財政部、商務部四部門正在制定可操作性的細則。受《外資并購操作細則》正在醞釀消息的影響,外資并購立刻成為媒體關注焦點。
“外資介入到國有股股權轉讓之中會打破保持不到兩年的資本市場平衡,這是因為國有股轉讓是當代中國最深刻的一場產權革命。”一位證券分析師說,現在人們在外資進入的過程中發現,兩年前流通股股東以損失數以千計市值獲得的與國有股股東平等對話的權利與地位,在外資進入者面前又一次遭遇挑戰。
“如果可以向外資以凈資產價格轉讓國有股,那么為什么不能將國有股按照凈資產價格轉讓給二級市場投資者?”“國有股股權低價轉讓后,流通股股東的損失由誰來補償?”———由于外資并購觸及的是最敏感的國有股及法人股股權,于是這樣的疑問就不斷地被提出。
在流通股股東再一次力圖申明自己權利的時候,有識之士認為另一種危險也會伴隨外資并購國有股股權而來,那就是今后的國有股全流通問題將會變得更加復雜化,全流通將變得遙遙無期。
公開化何時實現
幾乎所有的業內人士從一開始就在向外資并購國有股股權一事提出疑問,疑問集中在兩個話題上:外資并購的公開問題和價格問題。
“流通股股東的補償問題很難說,什么叫公平補償?但現在的一個重要話題是機會問題,如果只有法人才能去購買國有股或法人股,而流通股股東連機會都沒有,那么就不符合‘三公’原則。”華夏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齊亮認為。
事實上流通股股東———也可以說是散戶并沒有在股市博弈中獲得真正的話語權。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例子是在過去兩年上市公司的數次增發———一種典型的再圈錢游戲中,散戶都被看做是首選的目標。糟糕的是由于考慮增發股上市后除權價下跌的因素,大多數投資者又不得不購買價格稍低于流通股卻遠高于凈資產的增發股,但現在在參與以凈資產為價格基礎的向外資轉讓國有股一事中,流通股股東卻失去了機會。
外資機構是否享受了超國民待遇———有的證券專家甚至提出了這樣更為激烈的言辭,他們的一個核心觀點是,既然證券市場的目標是公開化、市場化,那么為什么在國有股股權轉讓上就不能實現呢?
最棘手的價格
如果說公開化是引發爭議的導火索,那么國有股股權火山每一次爆發背后的真正動因就是轉讓價格。
一個月前ST樺林(600182)國有股股權的拍賣價格僅0.648元,這個價格較該公司一季度每股凈資產下浮了30%,這一價格在事后被認為是一個超低價格。但很快有分析說,雖然從表面上看這已嚴重違背了國有股股權低于凈資產轉讓的規定,但如果看過8月28日ST樺林公布的半年報,就會發現其每股凈資產已經下滑至0.509元,而股權拍賣日為7月15日,如果按6月30日公司凈資產認定,其收購價格不但高于公司凈資產值,而且溢價幅度已接近30%。一個是上浮30%,一個是下浮30%。
ST樺林的股權拍賣事件無疑給人一個重要的警示———在國有資產轉讓價格上墨守成規是不是一個聰明的選擇?有關人士說,如果按照國際標準進行測算轉讓價格,部分上市公司國有股股權的定價可能會大大低于凈資產值,這無法向二級市場流通股股東進行利益補償,但如果不按國際標準,外資又怎會接手呢?
事實上證券專家擔心的遠遠不止這些,在外資并購國有股股權一事上,他們認為還有更為嚴重的問題在潛伏著。著名證券專家劉紀鵬日前就發表看法說,二級市場6000萬投資者因為2/3的股本不流通而以高溢價購買了流通股,在非流通股轉讓帶來的問題上,必須先考慮怎么補償他們,順序不能顛倒。他還認為,在全流通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貿然提出非流通股向外商轉讓,將帶來三大惡果:第一,使得流通股股東在非流通股轉入全流通時所獲得的二次溢價增值中得到補償的愿望落空;第二,為今后解決全流通問題設置障礙,使得問題復雜化,難度加大;第三,投資人將對市場進一步喪失信心,資本市場將在更長時間內在熊市中徘徊。
文/本報記者
供圖/photocome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