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記者 劉燕紅 按廣東省文化廳公布的數據,廣東2002年全年演出約4.3萬場,觀眾達901萬人次,演出市場的活躍度僅次于北京市場。然而熱鬧的場面隱藏的可能就是票房的巨虧。
那么,廣州演出市場的票價能不能降下來,以吸引更多的觀眾?恐怕不行。最主要的兩個原因是演出成本過高和各種演出機構的效率過低。
哪里找價廉物美的項目
據介紹,一般演出成本主要包括演出團體的出場費、國際旅費、演出報批費用、場租、宣傳費用、舞臺燈光布景費用、銷售費用、現場治安費用以及數量驚人的贈票,每筆支出都會影響最終的票價。
目前,各項費用大概是演出出場費的兩倍,而演出商要想減少成本的空間卻很有限。以一個俄羅斯芭蕾舞團為例,一出動,至少要上百萬元。而本地舞團雖然出場費、差旅費多在10萬元以下,但演出商要花錢花精力進行包裝,甚至介入創作之中,自然成本就上升。
也就是說,沒有低價的項目,降價便基本是一句空話。
另外,不少演出場地由于具有壟斷性的優勢,盡管價格不斷上漲,演出商也沒有降價的談判砝碼;而大量的贈票不僅減少了可銷售的門票,同時不少贈票還回流到黑市,沖擊正常票房。自然,除出場費以外的費用可下降的空間也很小。
出場費降價談何容易
從目前來看,占演出成本最多也相對容易可以作為降價突破口的費用莫過于表演者的出場費。
以通俗歌曲演唱者的出場費為例,據國內一名演出商介紹,國內一線歌手如劉歡、孫楠等人的出場費一般都在18萬元以上,二線歌手如黃格選、陳琳、陳明、斯琴格日勒等人的出場費一般是8萬-12萬元,而三線歌手如王玨等新人的出場費是3萬-5萬元。港臺歌手的價格更高———像張惠妹、蕭亞軒等僅一場拼盤晚會的支出就超100萬元。
不過,表演者的出場費形成的社會因素相當復雜,且有相當的穩定性,可降的空間也就不可能太大。
演出機構缺乏效率
造成演出票價不能降下來的第二個原因是廣州的演出機構缺乏效率。
按照規定,任何國內資本,只需要一定的資金、專業的表演或經營服務人員,就可以申辦營業性演出團體、演出場所或演出經紀機構。其中營業性演出團體必須有10萬元以上注冊資本;演出公司須有100萬元以上注冊資本;演出經紀公司須有20萬元以上注冊資本;涉外演出公司須有500萬元以上注冊資本。
而原有辦法則規定,演出經紀機構存在國有經濟單位的限制。一類演出經紀機構應是文化部認定有對外文化交流業務的國有經濟單位,二類演出經紀機構應是國有經濟單位。這樣使得廣州的演出團體、演出經紀機構的水平參差不齊。其中存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演出機構缺乏效率和競爭無序。
據不完全統計,廣州市大大小小的演出經紀機構、演出團體加起來大概有上百家。
業內人士透露,現在廣州至今仍缺乏統一而有效率的票務網絡,各公司都會有一幫人負責票務銷售,成本高且效率低。
另外,在演出融資上,各家公司都極為欠缺———國外演出商很重要的一種能力便是善于尋找資金來平衡預算———當沒有投資注入時,成本就會全部轉化到票價這條單行道上。
由于選項失當,費用不合理、不了解消費需要等等,演出的失敗風險自然很大,更糟糕的是,當場的虧損也會轉到下一場的成本之中———可以說,演出商其實往往并不是為暴利,而是為了抵抗風險和許多未知因素才拼命提高票價。而這樣的結果,是導致市場越來越處于困境之中。
中介公司無序競爭
演出中介公司的無序競爭也是使票價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因素。
吳創成舉例,一些演出公司為了拿到演出項目,盲目地為明星提高出場費,這使得整個行業在爭取演出資源的時候陷入一種“無序狀態”。
對此,吳創成感到非常無奈。他說:“哪怕能與成本打個平手,略有盈余,我們都會做。但是現在行內缺乏保護這個市場的意識,這實在令人感到遺憾。”
(風翔/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