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討論“年內有沒有大行情”這個論題可以說是恰逢其時,利空利好忽隱忽現,多空雙方短兵相接,思考市場過去、當前的一些事實、現象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清和把握將來市場發展的本質。
已持續了兩年多的調整市目前正處于牛熊轉換的收尾階段
大盤持續了兩年多的下跌走勢正在構筑堅實的三重底。從技術形態上看,2001年7月開始的下跌在2002年1月份探明了第一次底部,該點位在1339點。而前一次1514點的底部是政策面因素暫停國有股減持導致的,因此是無效底部。然后大盤在2003年1月份探明第二次底部,該點位在1311點。這一次在大盤藍籌股的帶動下引發了一輪可觀的上漲行情。那么當前大盤正在構筑的第三個底部若成功的話必定在第一個底部的點位左右,最好是高于1339點。而目前大盤指數距離1339點左右已經為時不遠。因此大盤正處于牛熊轉換的結束階段。
當前周邊市場的景氣與滬深股市的低迷形成鮮明的對比
從歷史上來看,我國股市的周期與海外大多數股市相比,存在明顯的有規律的滯后性,歐美與我國香港股市已經連續四個月左右的上漲行情,平均上漲幅度為30%左右。而且受QDII及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影響,香港國企指數漲升幅度達50%左右。
之所以反復強調研究周邊市場的重要性,原因有二:一是隨著我國經濟開放度的提高,資本市場特別是股市與周邊市場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二是關注國際游資的跨國跨地區的套利行為。這也可以很好地解開下半年恢復性上漲行情資金緊缺的癥結,而這點正是制約資金推動型股市上揚的關鍵性問題。為什么這樣說呢?當前市場中機構資金的狀態:目前開放式基金面臨資金頭寸緊張無力為市場添薪加火,券商則是沉疴在身自顧不暇,私募資金實力大損且無組織性,而社保基金、QFII等投入資金有限。只有那些潛藏于國內的游資才真正具備點火的實力。
由于國際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相當之高,所以相當數量的游資目前正從各種渠道潛入內地,等待匯率的升值,而歷史經驗證明這些資金往往會在證券市場上興風作浪。從目前這部分游資的數量來看,確實也具備這樣的能力。港臺的游資在內地證券市場上已經是數次出沒,因此這部分資金早為市場所認識,它們是目前游資的主要組成部分。
大盤股的穩定作用和重組股的賺錢效應會為行情做鋪墊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1月份炒作的大盤藍籌股行情其實是將大盤引入了一條比較曲折的道路。伴隨著大盤藍籌股的炒作,“價值投資,價值發現”的論斷充斥于道,這使得一些業績較差的股票被市場逐漸遺棄,股價處于漫長的下跌過程之中,且成交量極度的萎縮,成為所謂的“死股”。且自4月份調整以來大盤藍籌股仍然沒有絲毫的起色,這更加使得股票指數一蹶不振。當然大盤股仍然是穩定股指的基石,所以判斷本輪下跌是否見底的一個重要的特征便是大盤股是否都跌到位了。
從今年以來每次反彈行情中,能真正調動市場人氣的仍多是一些有業績支撐的藍籌股。且上半年行情的主力仍重倉持有這些藍籌股,故在關鍵點位主力仍會挺身而出,進行補倉、護盤。從技術面看,這些藍籌股中期調整充分,調整時間長達3個多月,跌幅近三成,技術上也有反彈的要求。主流板塊基本面和半年報所透露的信息表明,雖然少數個股的基本面可能出現增長減緩或其它利空,但多數個股的投資價值在上半年大幅上漲的基礎上仍有可供挖掘的潛力,這一潛力將因為近期股價的充分調整顯得更為可信,在充分調整以后主流板塊總體上將會再度走強。同時,主流板塊走勢將表現出明顯的個股走勢分化。另外,主流板塊在未來的行情中較難成為唯一的領漲板塊。大盤若有大的反彈行情,必然在新的熱點挖掘上取得突破。主流板塊的走強最大的意義將體現在穩定大盤上。毫無疑問。從當前主流大盤藍籌股的走勢看來,再次大幅下跌空間非常有限。
其實本次大盤探底過程不像以前諸次陰森恐怖,因為有一些板塊總能在弱市中卓然獨立,且超跌股的殺跌也不是很兇悍。我們關注最多的莫過于科技股板塊,因為它們不時有所表現,從宏觀經濟數據中可以預知下半年電子通訊行業繼續復蘇,且計算機行業由于貼牌生產的增多行業景氣度更值得期待。但是,除去行業基本面不談,我們可以注意到科技及網絡板塊的走勢并不象我們想象的那么強,不具備龍頭的風范,只有計算機、通信及軟件行業的幾只個股走勢強于大盤。
那么由此我們可以引申出一個泛科技概念,即包括計算機、電子、通信、軟件及網絡等板塊,當前這五個子板塊中網絡股板塊漲幅最大并出現了大幅度的回調。其他四個板塊沒有形成自己的龍頭個股,因此泛科技概念能否成為大盤見底時真正的龍頭值得懷疑。
于是我們將目光開始轉向在大盤下跌過程中漲勢最強的個股上面,近段時期以三聯商社(鄭百文)為首的重組概念股和以ST中燕為首的德隆概念股表現令人艷羨。它們集中了慶豐股份、天山股份、蘭陵陳香等等股票,并且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即是“投機”類個股。
那么為什么“投機”概念股選擇在這個時候、這個點位啟動,我們應該思考其深刻的背景因素。
自從成思危副委員長撰文肯定了“投機”對我國證券市場的作用,則至此持續兩年困擾市場人心已久、促使大盤下跌的兩大殺傷力因素“國有股減持和對投機的監管”都已經逐步煙消云散,沒有“投機”這個股市就沒有吸引力,沒有“投機”就沒有虛擬經濟的繁榮。
本版作者聲明:在本機構、本人所知情的范圍內,本機構、本人以及財產上的利害關系人與所評價的證券沒有利害關系。
本版文章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文責自負。讀者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上海益邦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