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俊(北京)
保護私產:正在被認可的意識形態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中國的首富村幾乎都存在這樣一個帶有共性的問題:村集體幾乎都牢牢控制著村民的私人財產。江蘇華西村、山東前宋村(南山集團)、河南南街村概不
例外。有“天下第一村”之稱的華西村,村里統一分配別墅、每戶配備轎車,錢直接從股金賬戶中扣除。不過,村民如果離開華西村,別墅、轎車、股金都要被沒收。村民如果使用自己股金賬戶上的錢,須向村里提出申請,經村委會討論通過后才能支取(參見《中國青年報》8月18日和《南方周末》8月8日的相關報道)。首富村強行控制村民的私人財產,是無視公民私有財產權的強權邏輯。看來,如何從觀念上真正轉變對私有財產的“傲慢與偏見”,如何從制度上完善對私有財產的有效保護,的確是當前值得認真對待的現實問題。
中共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都應該得到保護。完善保護私人財產的法律制度!弊鳛橐恢鳖H為關注中國憲政人權進程的學者,我自然對中共十六大報告中有關私人財產保護的提法格外關注,這一頗具理論創新魄力的新提法,表明執政黨對民間日趨高漲的、要求立法保障私有財產的呼聲有了積極且明確的回應,預示著依法保護私有財產權正在成為官方認可的主流意識形態,同時也為今后通過修憲和立法保護私有財產權作了政治意識形態上的鋪墊。
“有恒產者才有恒心”
我謹以學者的名義呼吁:全社會尤其是立法決策層要盡快摒棄對私有財產權的種種“傲慢與偏見”,通過修憲和立法賦予私有財產權以合法的身份和平等的地位,還備受貶斥的私有財產權以應有的尊嚴,在憲法中明確宣示“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在物權法和民法典中對私有財產權的保護作出具體完善的規定。
中國有句精辟至極的古語:“有恒產者才有恒心”。假若說“恒產”的隱喻是人的穩固的物質基礎,“恒心”的隱喻是人的穩定的精神訴求,那么兩者不只是一種水乳交融般的相互依賴關系,而且“恒產”在相當程度上是醞釀“恒心”的豐盈的“原料”。人的向善、誠信、遠見、創造欲、進取心等精神美德的迸發皆與擁有“恒產”這一自由支配的財富有著某種潛在的關聯。需要指出的是,這句古語的關鍵詞是“恒產”,所謂恒產用現代語言解釋其實就是私有財產的產權。
追求財富、占有財富、享受財富是人的天性,每個人對其自己的財產都擁有獨立的排他性的支配權。文明發軔于財產權,濫觴于對私有財產的尊重和保障。在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私有財產曾長期被視為人間“萬惡之源”,無論是官方的主流意識形態還是民間的公共輿論,都對私有財產懷有根深蒂固的“傲慢與偏見”甚至極端的仇視心態!俺摇本褪侵袊鱾鞯囊淮髳核祝袊饨ü倮魟虞m“抄家”的惡習在“文革”動亂期間曾經被造反派們演繹得多么淋漓盡致。
保護私產是政治文明的體現
2002年初由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與央視《中國財經報道》節目共同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有93%的城市居民希望通過修憲保護公民私有財產權,有67.5%的居民認為只有在雙方共同協商確定補償標準的情況下,國家才能有償征用私產,有15%的居民明確表示不同意任何條件的征用私有財產。
這表明私有財產的安全性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大多數城市居民對法律尚未明確保護私有財產權背景下的私人財富的增加是提心吊膽的,可見,通過修憲和立法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是順應民心的明智之舉。中共十六大報告對有關私人財產的保護的表述,實際上將尊重和保護私有財產上升到了政治文明的高度,私有財產的保護必將進入一個新時代。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