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四:嘉賓關于中國企業國際化的討論實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30日 16:56 新浪財經 | ||
2003年8月30日,由經濟觀察報和北京大學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中國最受尊敬企業評選頒獎典禮”,和主題為“轉型年代的商業精神”的高層論壇在上海東錦江索菲特酒店隆重召開。 新浪網獨家視頻直播了本次盛會。 以下為到場嘉賓發言實錄: 馬蔚華: 中國的本土銀行現在跟外資銀行比差異很大,不僅在于我們的管理經驗,我們的網點,我們的布局沒有人家那些跨國銀行國際網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是我們的金融體制,現在我們是分業管理,國外大多數國家銀行享受一些待遇。這使我們的國內銀行有一個尷尬的境地。有一個從英國回來的留學生說你這個招商銀行不是引名而變嗎?我這十萬塊錢存在這兒如何給我投資買股票投資?我說實在對不起,我給你提供的只是銀行存款的利率和我給你建議的方案。這就使我這個回答很蒼白,也使我很尷尬。為此,我決定在今年年初的人代會上提了一個提案,修改商業銀行法,我們在期待商業銀行法的修改。能不能在目前的體制下解決這個問題,我覺得作為一個本土銀行,我們不能束手等著別人超越,我們還是應該在現有的條件下,還是有機遇而且也是有條件的。比如說互聯網的出現,對于本土銀行和外資銀行機遇是同等的,互聯網給我們傳統銀行業務應該帶來一個革命性的變化。所以我們現在完全可以在互聯網上做文章,我們正在構建一個金融平臺。因為只有銀行在各種金融機構中他的支付職能能夠把所有的資源整合起來。所以我們正在建立一個能夠把金融系統里保險、證券、信托、基金連起來,在后臺我是替他們做,在前臺給我們的客戶提供一個理財的體系。這樣雖然我們是分業管理,但是通過金融平臺,完全可以給我們的客戶提供他隨時可以需要的服務。我覺得這也是我們一次機遇。在本土銀行有本土的優勢,起碼本土有本土文化。因為我們的客戶和我們銀行的關系,除了存在業務關系外,還有濃重社會色彩,感情的色彩,只要我們本土銀行的服務,不比別人遜色,我想我們的客戶還是忠誠于我們本土業管理的。 樊綱: 馬總講的問題是講了我們發展中國家的致命弱點。一個是弱勢是體制的弱勢,不管成本多少低,特色多少鮮明,但是體制上有束縛,很大程度上屬于后發劣勢。銀行那件事情確實是最明顯的,美國從36-99年等于是60幾年搞分業經營,分的都很清楚,規則制定很好,99年以后大規模開始搞,我們剛剛開始發展銀行業,剛剛起步的時候,要跟他們競爭有這種后發劣勢。這些問題對我們有一個啟示,我們要加倍努力才能在國際競爭當中取得成績。 作為一個本土生產的汽車公司,生產的又是人家的品牌,又用的人家的品牌,用的人家的技術,我們將來特殊優勢在什么地方? 陳虹: 這是一個非常有挑戰性的問題,首先因為我們這個外方是一個老牌的公司,對我們來講,我們比較大的機會可以參與他在國際上的分工。比如說我們從去年年底開始,連續五年要向通用北美出口大批量06發動機,五年累計量總的金額要超過十億美金。這就是通用大集團國際分工給我們這個機會。成本、質量等等方面還是要達到國際水平,否則他也接受不了。在東南亞這個地區,也是今后汽車市場潛力最大的地區,恰恰是他影響比較薄弱的地區。 樊綱: 我再問一個統一的問題。現在走出去的呼聲很高,國際化的壓力也很大,從你們各自的經驗、教訓,從你們的歷史發展過程,你們觀察國內的這些企業現在這些動向,你們用最簡短的幾句話給國內其他企業提一個忠告,走向國際或者國際化,不管從戰略來講,從步驟來講,從抓住優勢、優點,怎么擴大差別化,每人為我們國內企業提一兩句忠告。 陳虹: 我想說的是一個如果你要走向國際化,一定要有一個非常明確的、長遠的目標,走向國際化,就是要參與競爭,參與國際分工,爭取國際市場的份額,一定要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戰略目標。不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撈點小便宜,這種事情是做不成的。第二個,你一定要有綜合的優勢,光誘比較優勢恐怕是不行的。如果你比較優勢在綜合優勢當中是占比較大比例的時候還行,但總體來說一定要有綜合優勢,如果沒有的話還是別走出去,走出去還是要彈回來的。 馬蔚華: 走出去的前提是在我們國內站得住,如果在國內站不住走出去還得走回來。我們招商銀行現在在境外設機構完全是為了在國內做的更好。我們現在沒有在國外跟他們競爭的實力,所以我覺得一個企業要走出去,必須在品牌、資源、成本這方面綜合考慮,再決定自己的出和進。 周云杰: 如果沒有國內市場,國際市場是不穩定的。 汪延: 如果所有剛才談到的這些都已具備,切勿盲目走出去。我覺得老祖宗留下來的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要走出去還需要更多的了解海外市場的狀況,以及要知道在海外到底什么樣的市場是切合你實際發展,也許是可以在國內做的事情,也許可以沿用你在國內核心思想、核心競爭力的事情,但是不一定完全適合。 樊綱: 我想聽完這些以后,對我們所有企業思考這個問題都有非常好的借鑒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