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級市電子政務的具體政策與對策建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29日 01:07 新浪財經 | ||
一、這里我們可以按照決策、實施和保障三個層面來探討分析電子政務規劃中的應注意的因素: 決策:其中包括定位、發展目標、項目規劃、各種優先發展策略等 實施:組織、功能設計、進度監控、評價與考核、培訓、項目運營與管理等 資源或約束條件:資金、人力資源保障、各種技術標準、法律法規和政策、軟硬件設備、外部信息基礎設施等 而實施步驟通常包括:立項、論證、確定、實施、評估、應用等,每一個步驟通常都包括決策、實施和資源三個要素問題。通過都這些因素進行對比分析,看看還存在哪些問題,以便及時改進。 電子政務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項目工程,也是一個極為繁復的組織變革與演進過程,任何一個小動作,都需要各種資源的幫助才能做到完美。這里還以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為例,在決策就需要考慮該網站的定位,其發展目標是什么(必須詳細到可以評價),分幾步走,在政府網站中優先發展的領域是什么,是政府信息開放、網上辦公還是與公眾交流等;而在實施方面,則需要考慮由誰來組織,誰來實施,進度如何保障等,而在資源上,要從技術標準,人力配置和設備等方面進行組織。在這方面,一點都不能馬虎。因為一個好的政府網站在質量上可能比差網站要好上十倍,效益可能要好上百倍! 在國外,電子政務建設通常是法律規劃先行,后才有實際行動和撥款。而且在進一步建設過程中還需要通過立法和項目規劃,確保在法律的框架內行動,并有明確的制度保障。真可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在我國往往持走一步看一步,先實施,再規范,先犯錯,再糾正的摸石頭過河的心態。沒有標準,沒有法規,誰也不能說好或者壞,即使錯了算交了學費。但沒有人承擔風險,當然也沒有人來追究其責任。 二、具體的政策建議 具體來說,結合我國當前整個電子政務的發展情況來看,地方政府在發展電子政務時應該在以下方面進行加強: 1、項目規劃:出臺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以保障當地電子政務項目的順利建設和運營,減少電子政務建設過程中的隨意性和重復性。例如每個地級市可以根據當地情況出臺電子政務發展規劃,并真正從組織、財力、資金和評估監測等方面上確保項目的執行;建立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以保障當地電子政務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減少在建設電子政務中的隨意性和重復性;例如每個地級市可以根據當地情況出臺電子政務建設規劃;同時在這方面還需要從中央層面出臺地級市電子政務的發展指導意見,以便形成共識和明確當前任務(如出臺《關于地方電子政務的發展規劃的指導意見》等類似文件,特別是在地級市電子政務項目建設上,中國信息化最高管理機構(國家信息化辦公室)應該還應該對項目具有審查權,以便進行及時指導; 2、績效考核:要將電子政務建設和使用的效益好壞盡快納入政府部門、部門主要負責人和相關項目人員的政績考核范疇中,并逐漸建立一整套考核部門和公務員應用電子政務效益考核的指標,以驅動政府部門和職員應用電子政務;要將電子政務建設和使用的好壞盡快納入政府部門、主要負責人和相關項目人員的政績考核范疇中,并逐漸建立一整套考核部門和個人應用電子政務進行辦公的指標;需要將電子政務的建設和使用效果納入干部和部門職能考核計劃中;例如出臺電子政務的效果具體考核計劃;特別是對該機構進行總體和部門分機構實施,可以對主要負責人進行年度和專項考評。這方面需要人事部門和組織部門進行協調。 3、財政轉移支付:對于不發達地區和廣大財政非常困難的中西部地級市,可以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的辦法,鼓勵、引導和資助他們開展電子政務,以避免在電子政務應用上出現過大的鴻溝。對于不發達地區和廣大財政非常困難的中西部地級市,可以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的辦法,鼓勵和引導他們開展電子政務;需要出臺扶持中西部地區的電子政務發展計劃;例如出臺《中西部地區實施電子政務的財政補助辦法》,從多方面籌措資金,促進中西部地區的不發達地方的電子政務建設,但是在建設項目上可以與發達地區存在差異; 4、技術標準:建立一系列技術標準來規范和評價電子政務的建設和運營效果,例如政府門戶網站建設強制執行的標準等,以促進電子政務的規范性和效益性。建立一系列技術標準和評價電子政務的建設和運營效果,以促進電子政務的規范性和效益性,中央的示范和總體制度建設也十分重要;例如政府網站建設強制執行的標準,同時需要出臺相關政策法律,解決電子政務中的法律效益問題;也應出臺電子政務的實施技術標準,為效益評估提供技術參考。 我們倡導的四輪驅動模式,在電子政務的建設初期,主要通過外部因素作為主要推動力。而在應用期,我們認為主要推動力來自當地的企業和公眾的需求推動,形成了一種內生的壓力(動力)機制,這樣就能保證電子政務的良性發展。 最后,倡導當地的企業和公眾利用互聯網進行與政府交道,培養企業和公眾對電子政務的更多更強烈的需求,以推動當地電子政務的發展;不過電子政務作為一項嶄新的事物,對其管理和研究的工作還剛剛起步,因此上述的一些政策建議的具體措施還需要深入研究。 歸納起來,目前最需要出臺的幾項制度和政策如下: 1.《地方政府建設電子政務的指導意見》 2.《地方政府建設電子政務的項目管理與檢查辦法》 3.《政府開展電子政務的效益評估與考核試行辦法》 4.《電子政務的技術實施標準》 5.《鼓勵公眾和企業應用電子政務的建議書》 5、要重視電子政務的制度建設和外部環境改善。通過這次研究,我們發現目前地級市電子政務的激勵機制主要來自中央政府的號召、上級的壓力和本級政府追求經濟效益的動機,還缺乏有效的、來自內部或來自本地區的壓力和激勵機制,例如網站在注冊時間和建設上明顯存在一窩蜂現象。因此如何形成有效的、內生的激勵制度,是將來建設和運營電子政務的關鍵。當然我國電子政務的整體發展和效益產出需要較好的外部生態環境,從長期來看,還需要我們重視制度建設和外部環境改善。 6、要遏制我國地級市電子政務鴻溝的擴大化趨勢。本次研究還有一個重要發現,我國電子政務發展存在較明顯的地區差異,而且還有擴大的趨勢。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東中西地區之間,經濟發達地區與相對落后地區之間,甚至同一個省內之間的差異都非常明顯。例如在第一梯隊(即一批最好的網站,共15個)中,幾乎沒有西部地區網站;而在最差的政府網站中(包括目前還沒有上網的地級市),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即使在廣東省內也呈現參差不齊的現象,如第一梯隊中就有三個(佛山、江門、東莞),但也有三個地級市網站列入了最差網站行列中(共18個)。 我們認為電子政務發展的不平衡現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視,長期下去將會損害整個政府的形象與內部合作。的確經濟差距是客觀、長期的多因素決定的,一時很難改觀。但同一政府內不同地區的政府服務差異過大,不僅會引起政府內部之間的不滿,可能給公眾也造成很不好影響。目前我國各個地級市之間的財政狀況非常不平衡,中西部一些地級市財政狀況普遍比較緊張,甚至出現赤字。因此建議對于不發達地區和財政非常困難的中西部地級市,可以通過財政轉移支付的辦法,鼓勵、引導和資助他們開展電子政務,以避免在電子政務應用上出現過大的鴻溝。 7、上級指導非常重要,應防止地方政府在電子政務走彎路和各自為政現象。我國地級市電子政務建設既需要創新,更需要規范。各地政府經濟、文化、人口素質和產業特征等方面可能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差異,但是主要的政府職能,服務對象和流程還基本一致。目前政府網站建設幾乎沒有規矩約束,欄目設計隨意性很大,對外服務能力普遍不強。這些都與缺乏指導有一定的關系,由于缺乏上級的指導,很多地方電子政務建設只能在黑暗中摸索,成本過高,而且容易走彎路,也難以形成持續不斷的改進機制。因此建議盡快從中央和省政府層面出臺具體的發展規劃和指導要求,甚至包括具體的技術標準,這對地方政府網站的健康發展,少走彎路也是非常必要的。當然上級指導不能作為強迫命令,而是在各地網站建設中需要加強協調(例如數據標準和安全),并且必須由中央層面制定的相關制度,例如認證、公文傳輸要求等,這樣就能加快地方電子政務的發展。 8、切實做好電子政務的培訓工作,提升廣大公務員的實踐操作能力。這里還需要強調一點,就是要切實加強決策者和實施者對電子政務的認識,樹立必須實施,而且實施會產生巨大效益,綜合的系統項目工程;并且同時加強對應用者的宣傳、教育和培訓,這是發揮電子政務效益的根本途徑; 9、要把政府網站建設放在重要位置。目前電子政務建設可謂千頭萬緒,五花八門。各種解決技術、方案和實施模式滿天飛,不同政府在實施重點上也有明顯的差異——有的建內網,有的搞辦公自動化,有的搞互聯互通,還有的建信息中心。但是如果忽視對網站建設的話,將會影響電子政務的總體效益,因為網站既是政府上網的形象,也是對外服務的平臺。我們認為要把政府網站建設發展整個電子政務建設中的重中之重,通過加強對政府網站的建設,切實能夠改善對外服務,同時提升外部要求來激勵內部壓力,促進其他項目的建設,整合政府服務,促進政府職能轉變。 這里我們還提出,針對網站發展的專門建議: 網站不僅需要建,更需要用,才能發揮其最大效益。現在有些地方政府存在重視建網站,而忽視用網站的傾向,其實政府網站建的目的是為了用,而用好網站,各級政府官員要親自帶頭,特別是領導干部要身體力行,不能光在會上說重要,經費上支持。目前政府網站的訪問量普遍偏低,不少網站每天訪問人數不到1000人,如果本地政府官員和公眾都很少訪問政府網站的話,效益就很難發揮出來。 目前網站還表現出以下一些問題:政府在建設門戶網站時意識不夠、重視不夠、知識不夠;管理和機制不順,服務意識不強,效果不彰;基礎設施不夠完善;用戶不夠、影響力差;等諸多問題,因此建議從以下方面入手: 解決“意識不夠、重視不夠、知識不夠”等問題主要依賴加強宣傳和培訓,特別對公務員強調政府網站在整個電子政務建設中的重要性和基礎性,并通過以下培訓和宣傳活動,例如關于政府網站知識的講座,使公眾、企業和公務員理解政府網站結構、功能和對自己的好處;而“管理和機制不順,服務意識不強,效果不彰”等問題,則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加強評估和檢查指導等方面來,例如建立起政府網站的信息采集、編輯和發布機制,保證各部門的政務信息能夠及時、通暢地發布;當然對許多地級市來說,還需要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例如改善政府網站的存儲空間、帶寬和安全設施等方面,“做好企業和公眾宣傳”也是發揮網絡效應,提高網站價值的重要措施,例如可以通過當地媒體和政府的宣傳材料、文件、公務員的名片等多種方式宣傳網站,甚至可以開展一些活動,吸引公眾訪問自己的網站; 同時在上級還可以出臺一些相應措施,來促進地方政府網站的發展,例如評選,技術與業務指導,在電子政務的投資建設中,規定應該有多大的比例投入政府網站的建設與維護中。 案例:一個地方政府網站的定位、發展目標與策略 "中國杭州"政府門戶網站是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承辦,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信息處理中心建設管理,穎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設計制作的。在網站建設中,我們按照"實用、方便、為民"的指導思想,力求在政務信息公開的力度,網站的互動應用,信息內容的組織方式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創新。凡市政府能夠公開的政務信息都公開上網,如政府部門現保留的所有審批事項,各類辦事指南,政府機構信息及公務員基本情況等,都盡可能在門戶網站上查到;對市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首次實行網上辦理,對12345信箱、市長信箱、建言獻策信箱進行了有效整合,網上直接受理、查詢審批業務也將逐步擴大;網站的總體構架,除政務常規頻道外,還根據不同的訪問者,度身定制了市民、企業、投資者、旅游者4個用戶頻道,用戶還可根據個人的喜愛定制網站內容。 "中國杭州"政府門戶網站要定位在"窗口、紐帶、陣地、載體"八個字,即"中國杭州"政府門戶網站要成為政務公開的窗口,政府聯系群眾的紐帶,宣傳群眾的陣地,電子政務的載體;并強調,要讓廣大群眾參與政府門戶網站建設,開門辦網站。 (資料來源: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03年2月20日“中國杭州”政府門戶網站試運行公告”,編者摘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