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地級市電子政務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29日 00:34 新浪財經 | ||
我國地級市電子政務還明顯處于初級階段,其中主要表現在: 1、整體發展和應用水平不高 從目前我們調查的情況來看,通過電子政務來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對外服務能力,以及促進政府職能轉變等工作還剛剛起步,各種成效還沒有體現出來,綜合效益更難體現,特別在許多地區還處于萌芽期,電子政務正處于基礎建設中,幾乎沒有什么應用。個別地區連政府網站或者最基本的辦公自動化都不具備,仍然停留在手工 2、各地發展水平不均衡,地區之間、部門之間差異非常大 目前我們通過網站的監測可以清晰發現,不同地區和部門之間的電子政務差距較大,而且到目前還沒有跡象表現差距可能縮小,按照這樣的發展勢態,差距還會進一步擴展。 3、電子政務的效益總體上還不明顯 在已經開展電子政務的地區,總體上的效益還沒有顯現出來,通常是流程還沒有完全改善,電子政務與傳統政務并存,政府信息資源開放度低,不同部門之間協調與合作困難,政府網站影響力低,通過網絡為公眾提供服務還普遍處于低水平狀態; 4、外部環境中還存在明顯亟待改善的地方 外部環境主要是包括法規政策、資金保證、人才組織、信息技術設施、公眾的信息文化意識等多個方面還需要改善。 其中特以網站為例來說明我國地級市電子政務存在的問題: 整體質量不高:按照我們的標準評價,網站的平均分不到4.8分,也就是說還沒有達到平均及格分。而且這些指標參差不齊,有的得分很高,有的十分低; 服務能力不強:從政務功能上網、互動性和信息使用便利程度等指標來看,都可以看出目前政府網站的互動性還比較差,欄目設計和內容不很規范,地區差異也較為明顯,一把手工程和上任“沖動”現象明顯,并且普遍存在信息孤島現象。我們認為其深層原因是內部激勵機制尚未建立,大多數地級市還沒有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勵規則來促進電子政務的發展。 因此我們認為,我國當前電子政務的總體狀況是:我國地級市電子政務處于初級階段,電子政務還沒有建立很好的激勵機制。從發展態勢來看,基本看法是:正在起步、開始重視、問題不少、前景看好。其中的主要特征如我們前面已經闡述的那樣:重信息、輕服務;重對外地區和企業的服務(如招商、旅游),輕內部(本地的公眾),受上級和政策因素的影響比較強,很多情況下是中央號召和同類競爭攀比心態驅使,不少地級市還缺乏自覺建設電子政務的意識和行動。 初級階段政府網站的特點、問題表現和原因分析 我們從前面已經提到過,目前我國地級市電子政務整體上仍處于初級階段,這個階段的政府網站的通常特點如下: 1、大部分的地級市政府擁有自己的網站,基本上完成信息上網的階段; 2、許多網站信息條理化不夠,難以迅速有效地為公眾提供信息服務; 3、很少網站完整開通申報、審批、采購服務,幾乎還沒有整合型的電子政務出現; 4、政府和政府部門間互連互通程度不夠; 5、整個電子政務處于起步狀態,絕大多數網站只有一些基本的信息和新聞,處于信息呈現階段,幾乎沒有網上行政職能; 6、不同的網站之間的差異性很大,在欄目設計、功能設計和內容建設、信息含量,以及與訪問者溝通方式上差異非常大。說明沒有共同的標準指導; 7、從能夠獲得的訪問統計數來看,訪問量不夠,影響力不夠,吸引力不夠,回頭客不多,宣傳不夠,效果不佳; 8、規范性不夠。域名和網站名稱的稱謂非常多樣化,例如××政務公眾網、××政府網、××信息網、××信息廣場、××黨政網等;域名也呈多樣性:打頭字母,全拼,后面加信息等;舉辦機構非常多,當地人民政府、人民政府辦公廳、信息中心、信息辦、政府辦公廳、計委、經濟信息中心等;留下的郵件比較亂;各種專業的和非專業(大眾化)郵件均有;下屬的直屬機構配合的形式比較亂;甚至部分網站沒有市長信箱和電話等基本信息。 9、多是宣傳和招商信息,對內服務比較少; 10、多是近段時間信息,缺乏數據連貫性,信息缺乏連續性,包括政策;特別是過去重要、而且現在仍在生效的政策、數據非常缺乏; 11、缺乏互動性和監督內容,訪問量非常低,缺少宣傳和推廣,政府網站點擊率不高,網絡影響力較小。有些網站連接性比較差,常常聯接不上,網頁常常無法打開。 形成問題及基本原因分析 我們認為主要由幾個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我國地級市電子政務的目前現狀: 1、在初級階段,對電子政務不熟悉,認識不深刻,管理和運營上還缺乏經驗; 2、對開展電子政務,特別是政府網站,動機不充分,服務不完善,創新意識(甚至向好的模仿)意識不強,正如我們本次研究的核心問題指出的那樣,這是激勵機制不足所造成的。 3、有關電子政務網站缺乏足夠的引導,缺乏機制(制度,人力,財政)保障和要求。 我國互聯網存在六大“弊病” 六大“弊病”是:第一,對互聯網信息化認識的水平仍有待于提高,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第二,綜合基礎設施接入網仍有瓶頸,定價服務行為需要進一步規范,普遍服務補償的機制需要加快形成;第三,信息技術應用、系統建設總體水平仍然偏低,普遍存在著縱強橫弱的現象,所謂縱強就是部門的系統比較強,橫向的互聯互通存在著局部的信息孤島;第四,法制建設明顯滯后;第五,信息產業的創新能力仍有待于加強;第六,信息化推進管理體制仍然不完善。(資料來源:國務院信息辦副主任劉鶴在“2002北京互聯網發展論壇”) 資料:我國電子政府建設存在的問題深度分析 第一,推動電子政府建設的原動力不足。美國的電子政府是在市場的推動下建立起來的,特別是進入信息社會后,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美國原有的行政體制越來越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以企業為中心的各個經濟主體紛紛要求變革政府的管理模式,因此,其根本動力在于“客觀技術條件的變遷”。而我國的電子政府是在外國的影響下,由政府自己主動提出建立的,并非技術條件作用的結果。為了進一步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由國務院牽頭建立電子政府,自上而下逐級推進,因而這種推動力帶有很強的主觀性。 第二,原有的行政體制不適應電子政府的發展。一方面,原有的金字塔式的行政組織結構不利于信息的有效傳播。信息在行政傳播過程中呈現非對稱性和層級性,往往造成信息的失真或失效。另一方面,原有的魚網狀行政職能體系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原有的行政機關部門林立、層次繁多、職能交叉,相互推諉、扯皮現象時有發生,這種多層次、低效能的行政機構不利于信息的統一收集和整理。 第三,數字鴻溝問題。我國不僅與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著嚴重的數字鴻溝問題,國內各地區之間的數字鴻溝問題也較嚴峻。以WWW站點的地域分布為例,東部沿海的12個省市占了總數的81.2%,而廣大的中西部地區卻只占了總數的18.8%。再以CN域名分布(不含EDU)為例,東部沿海13個省市(包括香港)占域名總數83%,而廣大的中西部地區卻占了17%。由此可見,解決中西部和東部地區之間的數字鴻溝問題非常緊迫。 第四,信息人才短缺。目前,我國擁有各類信息技術人才100多萬人,其中大多數工作在企業,行政信息人才很少。我國信息人才的短缺和我國近十幾年來教育政策在這方面的失誤密不可分。十幾年來,我國優秀的高中畢業生大多就讀于外經貿、金融、財會等熱門專業,而那些重點大學的數學、物理等專業卻成了少人問津的冷門。久而久之,造成了我國在信息技術方面的落伍,在信息人才相對不足的情況下,企業必然利用高工資來挖掘信息人才,這樣又使行政部門的信息人才紛紛飄進企業。 第五,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目前,我國在計算機、網絡立法這一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關于電子政府該如何建設的法律法規還沒有一件。我國人大常委會尚未制定一部系統的關于電子網絡方面的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