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義相:核心問題是體制改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28日 19:00 證券市場周刊 | ||
從更現實的角度探討解決市場問題的方法,也只有從供求兩方面找。供給里馬上能動的、見效快的東西很少,因此改變股市的狀況就是從需求入手,也就是從資金上入手。資金問題是最關鍵的問題,是最有效的問題,但不是治本之道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進程中所誕生的證券市場,如今已成了中國經濟體制中計劃和行政干預最強的領域,幾乎成了計劃經濟最后的堡壘。依證券市場的本性,要求其必須是最自由 中國證券市場最集中的表現就是壟斷,而且是國有壟斷,不論上市公司還是證券公司。也正因為此,它既不可能死,也極力阻礙新生競爭力量進入。有目共睹的是,證券公司積重難返,上市公司明目張膽造假圈錢,但從未有真正的優勝劣汰機制。這正是證券市場上種種問題的癥結所在。中國股市不好,受不同層次的因素左右著,最表面、最淺層次的原因就是股市供求關系。 從供給一方說,供給的數量是股票的發行量,供給的質量是上市公司的業績、經營狀況。不改變上市公司的性質,既改變不了股票市場供給的數量,也改變不了供給的質量。絕大部分上市公司是國有企業,要改變上市公司就必須改變國有企業,要改國有企業一定要改企業制度,一定要讓非國有企業進來,只有讓非國有企業進來才能迫使國有企業改變。 從需求一方說,證券市場的問題就是資金問題。許多人認為證券市場現在的問題是信心問題,不是資金問題。1994年股市跌到300多點時,從國外回來的一批人也是這樣認為的,但當時的證監會領導認為主要是資金問題,要解決市場問題就要從資金入手。我現在想,信心問題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難以成為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切入點應該選擇具體的,好操作的事情入手。1994年暫停新股發行等三大政策出臺,其中兩項涉及資金;證券公司融資與中外合資基金成立就是從資金入手。雖然這些資金最終并不一定能夠真正進來,但卻改變了市場的預期,提高了市場信心。今天也一樣,要解決信心問題,要從具體問題入手,比如資金。當然,現在的市場與當時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但資金問題依然是制約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 中國有數量龐大的居民儲蓄,為什么這么多的資金進入銀行而不進入股市?這和股市狀況有關,也和銀行體制有關,和國有銀行體制有關。關于資金的政策出臺不了,關鍵不在證監會,因為這遠遠超出了證監會的范圍,這涉及到銀行的體制改革以及投融資體制改革。 從供求兩方面說,證券市場的問題最后都是政府的問題,是整個國家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問題。我們現在做的漸進式改革,就是在政治權力控制之下逐步的演變過程,包括國有企業改革。什么時候改,往哪個方面改,改到什么程度,最后就會決定股市的供求關系,決定著股票價格的變化。從這個邏輯來看,股票市場的核心問題是改革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從更現實的角度來探討解決市場問題的方法,也只有從供求兩方面找。供給里馬上能動的、見效快的東西很少,因此改變股市的狀況就是從需求入手,也就是從資金上入手。 在現行金融體制之下,哪個環節能夠增加資金的供給,就從哪個環節入手,這是應急措施。但這是一劑強心針,是有副作用的。資金問題是最關鍵的問題,是最有效的問題,但不是治本之道。 如果體制沒有改變,給現在的上市公司、證券公司投入多少資金,都只是暫時性的緩解,不能起根本作用。中國股市發展十多年,為什么證券公司就不能積累利潤?券商的問題是在有利潤的時候,沒有建立積累機制,而是以各種方式諸如成本最大化、分配最大化,把錢花掉、分掉了。如果體制不改,注入再多資金,也只是打了一針強心劑,歷史上的一切問題都會重演。 為了解決中國股市的問題,不斷有學者提出要停發新股,我不同意這樣的觀點,因為新股停發根本不可能實現。中國股市有一個前提和一個目的,前提是維持社會穩定,目的就是為了籌集資金。籌集不了資金,股市在政府眼里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作者為北京天相投資顧問公司董事長) 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