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言證券市場--“恢復證券市場有效性”大討論之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28日 18:35 證券市場周刊 | ||
本刊記者 李明瑜、陳玉潔、孫會、孫寧、鞠娟、丁潔 今天的中國證券市場已經出現盛世危局。融資功能極弱、交易清淡、九成投資者被套牢;國有股減持的壓力一直懸在投資者頭上,滬深兩市聞減就跌。 中國證監會網站披露的公開數據顯示:2001年8月到2003年7月的兩年間,滬深兩市平 經濟學家韓志國更有準確測算,從2001年6月到2002年12月底的18個月,股市走熊讓流通市值減少了9601.46億元,損失率為50.89%。這還不是以滬深兩市最大跌幅計算,也沒有減去新股加進的市值。 中國證券市場的有效性受到強烈沖擊,證券市場的存在價值在哪里? 2003年8月23日,來自學界、監管部門、券商、投資人等各方代表十多人,齊聚《證券市場周刊》編輯部,探討如何“恢復證券市場有效性”。 我們全程記錄,為諫言者提供暢言平臺。 8月23日,周六,《證券市場周刊》編輯部迎來了一群中國證券市場的熱血人物。他們是經濟學家吳曉求、劉紀鵬、韓志國、王國剛、林義相、徐宏源;有中信證券副總經理黃衛東、湘財證券戰略規劃總監施光耀和本刊特邀的個人投資者代表張衛星。中國證監會和中國證券業協會的領導出席了懇談會,并認真細致地全程聽取討論。 銀河證券總裁朱利、股票投資專家蔡明、知名學者王連洲沒有到會,是通過專訪及書面形式表達了他們對會議主題的看法。 《證券市場周刊》雜志社社長王波明首先發言。王波明提出,在公有制的條件下,對證券市場的監管不能無為而治。 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常務干事王莉強調,證券監管要調控預期,如果把未來的規劃設計好,無形當中就是提高了投資者的信心。如果給出一個預期,全流通的短期恐慌可以控制。 諫言獻策,對股市六個重大問題的爭鳴與碰撞持續了6個小時。 周刊常務副主編方泉主持會議。本刊副社長戴小京在會議總結發言中說,與改革開放初期主要是解決溫飽問題和比,中國已進入了這樣的歷史階段,城市化的速度在不斷加快,而實物消費的增長速度在下降,可預測與不可預測的事情都在不斷地變化著,這種情況下股市有特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說泡沫,泡沫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這次股市被打下,其中就有一個因素是恐懼泡沫。現在泡沫好像沒有了,自己就先體會危害了。財政、銀行、股市三個發泡機,相比之下也許股市的泡沫是最安全的,適當的泡沫對整個經濟可以起潤滑作用。 針對政府在股市的作用與地位,戴小京認為,在中國股市的成長階段政府扮演了嚴父慈母交替的角色。突然來一個人說這個作用不好,不要他治他律了,自治自律吧,來一個嚴父打他三巴掌,然后不管了,這恐怕不行。從他律到自律中間的轉換有一個過程,不能一刀切。邊緣化意味著“媽媽不愛我了”。最后一個是關于治標治本的問題。誰都知道標本兼治是最理想化的,誰都知道這是最不可及的。往往從治標入手,用治標來贏得治本的時間。實際上往往是在治標對癥治療的過程中,本也在自己改善。悲觀地看,股市有很多毛病,但其實各個角色都受到教育,各角色都在學習,很多東西會沉淀為制度的變化,對癥治療的治標一定要用。 戴小京最后詼諧地說:“還是那句老話,中國的事情好也好不到哪兒去,壞也壞不到哪兒去。我們沒有必要失去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