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分析] 如何看待當前的價格形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13日 04:09 上海證券報網絡版 | ||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形勢明顯好轉。工業生產、投資和出口三大指標表現出色,大大超過了年初人們的預期,有力地促進了宏觀經濟的強勁增長。與此同時,近年來一直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通貨緊縮壓力也有較大緩解。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在持續下降14個月后,出現連續6個月的上漲;工業品出廠價格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總水平也從去年底開始轉降返升。對此,經濟理論界有不同看法:樂觀者認為,我國經濟已經走出了通貨緊縮陰影;而悲觀者則認為,目前的價格上漲帶有偶然性,我國經濟仍面臨中期通貨緊縮壓力。 毫無疑問,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我國價格形勢確實明顯好轉,通貨緊縮壓力有所緩解。 無論是處于上游的原材料、能源、動力購進價格,工業品出廠價格,還是處于下游的居民消費價格,前6個月均處于連續上漲態勢。特別是從反映市場價格總水平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內部不同構成的變動趨勢看,服務項目、非食品類和糧食類同比指數均逐月走高,除交通、通信工具類價格下降趨勢明顯外,其他大部分工業消費品的價格水平或逐月上升,或降幅減緩。盡管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幅從今年1月份的0.4%,3、4月份的0.9%和1%回落到6月份的0.3%,但扣除鮮菜、鮮果、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后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則從今年1、2月份的99.3、99.1,逐月上升至6月份的100.2;而形成鮮明對照的是,2002年則從1、2月份的99.5、100.1,逐月下降至6月份的99.2。這表明,隨著今年上半年宏觀經濟形勢的顯著改善,我國經濟通貨緊縮的壓力有了明顯緩解。 然而,全面分析當前的價格形勢,我們認為,導致今年上半年價格總水平上漲的主要因素帶有外生性和偶然性,引導價格走向良性循環的內在機制尚未形成。因此,判斷當前我國經濟已經走出通貨緊縮的陰影還為時過早。 (一)今年上半年的價格上漲是建立在去年同期價格較低的基礎上的。以2000年價格為100的居民消費價格定基指數,從2002年1月份的100.5迅速下降到2002年6月份的98.7,為2001年至今最低的月份之一。2002年前6個月定基指數的均值僅為100.1,明顯低于今年前6個月的100.7。處于上游的工業品出廠價格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的走勢也是如此。2002年上半年雙雙走低,分別比上年同期下降3.4%和3.9%;而今年上半年則分別同比上漲2.9%和4.7%。 (二)推動今年上半年價格上漲的一些重要因素帶有偶然性和外生性,引導價格水平趨勢性上漲的內在動力尚顯不足。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的連續小幅上漲,主要是由鮮菜、油脂、燃料、水電和醫療保健、學雜費等部分服務項目價格上漲引起的,特別是鮮菜價格上漲對居民消費價格的上漲影響很大。而鮮菜價格上漲,主要是由于去年冬天氣溫偏冷、春季雨雪偏多和運輸成本上升等非市場因素引起的。導致工業品出廠價格和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是原油、鋼鐵和部分有色金屬的上漲。今年上半年原油價格的急劇上漲,起因于伊拉克戰爭和中東局勢的動蕩;鋼鐵和部分有色金屬的上漲,一方面源于投資的快速增長(這中間有一些不健康的成分)引發的需求擴張;另一方面源于國家對鋼材進口的限制和此類商品因發達國家經濟緩慢回升而出現的價格周期性回升。當然,部分鋼鐵生產、流通企業利用有利的市場形勢囤貨抬價的行為,也強化了鋼材價格的上漲趨勢。隨著國際局勢的平穩,原油供給增加將促使其價格平穩回落。在進口增加和加強投資調控的情況下,鋼材及部分有色金屬價格繼續上漲的勢頭將有所減弱。 盡管今年上半年工業品出廠價格和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止跌轉升,但其內部的生活資料出廠價格和消費市場工業品價格卻繼續下降,特別是衣著、家用電器、通信工具、交通工具等耐用消費品價格降幅依然較大。從扣除鮮菜、鮮果、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等不確定因素影響后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看,今年上半年只是6月份在100以上(為100.2),前5個月均在100以下。扣除上述不確定因素影響后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和生活資料價格的持續低位運行表明,我國價格整體形勢仍不樂觀。 (三)當前的價格上漲是在去年下半年以來信貸投放超常增長的情況下發生的。2002年下半年開始,貸款明顯加快,全年金融機構各項貸款新增18475億元,遠遠超出年初規劃的規模。今年上半年,新增貸款猛增17810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9511億元。至6月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高達149157億元,又比去年同期增長23.1%,為改革開放以來同期增長最快的年份之一。目前的貸款增長速度,已經打破了多年來貸款增長與經濟增長和物價上漲之間的數量關系。一般來說,信貸快速增長會引發總需求的快速擴張,進而推動價格水平的上漲。根據經驗數據,信貸加快后的4至6個月內,居民消費價格會有明顯反應。雖然目前我國貨幣傳導機制不暢會影響這種反應的時滯和力度,但無論如何,我們沒有理由忽略始自去年下半年的信貸明顯加快對推動今年以來價格總水平上漲的重要作用。 (四)當前的價格上漲是在供求矛盾沒有得到根本改善的情況下發生的,基礎還不穩固。根據原國家經貿委和中國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對今年上半年市場供求情況的調查,在600種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只有87種,其余513種均供過于求,顯示供過于求的矛盾依然突出。即使由于上半年投資加速帶動部分生產資料的旺盛需求,個別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但總體上生產資料的供給仍較寬松。據最近中國物流信息中心測算,上半年19種主要生產資料的新增資源比去年同期增長18%左右,高于同期消費量15%左右的增長速度。而生活資料特別是部分耐用消費品,由于供給加快和非典疫情對消費的影響,其供過于求的矛盾更趨激化。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上半年部分生產資料的旺銷,可能或已經誘使小鋼鐵、小煤礦等五小企業的死灰復燃,進一步惡化供求關系,阻礙產業結構的調整進程。 上半年我國價格走勢及特征 與去年同期比,今年上半年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2.9%,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4.7%,居民消費價格上漲0.6%。在前6個月居民消費價格上漲構成中,食品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了2.2%,非食品價格下降了0.2%;服務項目價格上漲了2.1%,消費品價格上漲了0.1%。扣除鮮菜、鮮果、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后的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4%。 (一)自去年底止跌轉升以來,價格總水平出現了連續6個月的上漲局面。從與去年同月比的漲幅看,今年上半年的價格呈現先揚后抑走勢。其中,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漲幅從1月份的2.4%,上升至3月份的4.6%,此后逐月回落至6月份的1.3%;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漲幅也從1月份的3.2%,上升至4月份的5.9%,此后回落至5、6月份的4.4%和3.9%;而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幅同樣從1月份的0.4%,上升至4月份的1.0%,此后迅速回落至6月份的0.3%。但扣除鮮菜、鮮果、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氣后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卻呈現逐月平穩回升之勢,前6個月分別為:99.3、99.1、99.4、99.8、99.9和100.2。 (二)從構成看,在今年上半年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的2.9%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了4.5%,影響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約3.2個百分點;而生活資料出廠價格則下降了1.3%,影響工業品出廠價格下降約0.3個百分點。進一步看,帶動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的是采掘業和原材料出廠價格的上漲,分別上漲了20.5%和8.7%。其中,原油、薄鋼板、普通中型鋼材和線材分別上漲了33.1%、14.9%、11%和11.4%。相反,生活資料中除食品類出廠價格略漲0.4%外,衣著、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費品出廠價格均呈下降趨勢,特別是耐用消費品出廠價格降幅較大,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2%。 (三)從居民消費八大類的價格走勢看,今年上半年走勢明顯好于去年同期的有食品、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等四大類。其價格與去年同期比漲幅分別為2.2%、0.4%、1.3%和1.6%,均明顯高于去年同期的-0.9%、-1.1%、0.5%和0.0%,特別是由于鮮菜、水、電和燃料價格的明顯上漲帶動了食品和居住類價格上漲,進而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分別上漲0.7和0.2個百分點。此外,中藥材及中成藥、醫療和教育服務費用價格的上漲,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價格總水平的上漲。然而,一些商品的供求矛盾依然突出,非典疫情更加劇了這一局面。煙酒、衣著、家庭設備及維修服務、交通和通信類價格走勢繼續惡化,與去年同期比分別下降了0.5%、2.6%、2.8%、2%,均大于去年同期的降幅。 (四)非典對今年上半年的價格走勢影響不大。非典疫情一度引起了諸如鮮菜、食鹽、醋、中藥材和中成藥、部分醫療衛生用品、旅游外出費用等消費價格的短暫波動,也引起了諸如維生素原藥、維生素C、板藍根沖劑、胸腺肽、醫用口罩、冰醋酸、雙氧水、呼吸設備和體溫計等工業產品的價格上漲。與去年同期比,維生素C、板藍根沖劑、胸腺肽針劑、醫用口罩、雙氧水、呼吸設備等工業品的出廠價格分別上漲了25.5%、4.3%、0.9%、7.7%、5.1%、8.8%。但是,上述商品和服務價格目前多數已恢復常態,加之這些商品和服務項目的權重很小,因此其正負相抵后對價格總水平的直接影響并不顯著。 上半年與非典有關的居民消費項目價格變動情況(%) 類別及商品以2000年價格為100的定基指數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居民消費價格 100.9 101.8 101.2 101.0 100.3 99.1 在外用膳食品 100.0 100.3 100.1 100.0 99.9 99.8 食鹽115.2 117.3 116.4 117.0 117.7 117.6 醋97.7 101.0 98.2 98.8 98.7 98.7 中藥材及中成藥 96.2 96.9 96.7 104.3 109.5 107.4 旅游及外出收費 95.0 97.3 91.1 91.6 90.8 90.5 城市間交通費 109.2 116.8 106.6 106.3 106.2 105.9 類別及商品 以去年同期價格為100 對總指數的影響 居民消費價格 100.60.59 在外用膳食品99.6-0.02 食鹽103.90.01 醋 100.60.00 中藥材及中成藥 103.00.05 旅游及外出收費 95.7-0.05 城市間交通費 101.20.01 今年價格走勢判斷 要準確判斷今年全年的價格走勢,有必要對影響下半年價格運行的宏觀經濟環境進行簡要分析。 從促進價格回穩的因素看,下半年存在以下有利條件:國家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并將擴大內需放到更為突出的位置;拉動上半年經濟強勁增長的投資和出口,仍將保持較快速度的慣性增長,需求拉力仍將持續;去年下半年以來,特別是今年上半年貨幣發行量和信貸量的加速增長,將為全年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中東局勢逐漸趨于穩定,主要發達國家的利率紛紛下調和經濟緩慢復蘇,為我國出口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提供了可能;隨著后非典時期生產經營活動的恢復和發展,就業狀況將有所改善,居民消費將出現恢復性增長;社會保障體系的加速完善,信貸消費的規范,將進一步提升我國居民的消費信心,最終有望推動消費需求較快增長。 以上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將從宏觀上確保今年下半年我國經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是促使我國市場價格平穩運行的基礎性積極力量。另一方面,從影響今年價格運行的直接因素看,一些地區可能在下半年相機提高醫療服務收費、公房租金、學雜費和居民用水、用電、用氣等價格,成為拉動今年居民消費價格上漲的直接動力。 然而,冷靜分析我們目前所面臨的形勢,我國經濟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抑制價格總水平上漲的一些重要因素仍將發揮作用。 首先,供求矛盾仍然是制約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主要障礙,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增長相背離的趨勢不僅沒有得到緩解,而且近年來愈加嚴重。一方面,加工工業生產能力嚴重過剩,特別是一般耐用消費品供大于求的格局十分明顯,多數商品價格持續走低;另一方面,在刺激消費需求乏術的情況下,為確保地區經濟增長和工人就業,地方政府不得不直接介入投融資等經濟活動,致使非理性重復建設屢禁不止。出于同樣的原因,跨地區的資源配置和重組也變得十分困難,無效過剩的生產能力因此難以淘汰出局。與此同時,財政拮據造成社保資金缺口無法彌補,使得社會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變得十分困難。改革的深入加大了居民的預期風險,收入增長緩慢與收入差距擴大并存強化了儲蓄傾向,導致近年來平均消費傾向不斷下降。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31.1%,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增長8%,兩者相差高達23.1個百分點,遠高于2002和2001年同期的兩者差額(分別為15.8和7.6個百分點)。可能出現的第三次重復建設熱潮和投資與消費增長相背離的趨勢,將進一步激化業已存在的供求矛盾,通貨緊縮的中期壓力驟然加大。 其次,根據我國加入WTO的承諾,今年我國進一步將關稅總水平從去年的12.7%降至11.5%,同時取消發動機、照相機等31種商品的進口配額管理,將成品油、汽車起重機及其底盤、手表等12種重要商品的進口配額提高15%。進口關稅的進一步下調和一些非關稅措施的調整,有力地促進了進口增長。今年上半年各月進口增幅均高于出口增幅。除4月外,其余各月的進口增幅均超過40%。1至6月份實現貿易順差44.9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4.08億美元順差減少89.09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連續6個月的進口增幅大于出口增速和國際貿易順差的迅速減少,是在美元不斷貶值、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和加大出口退稅力度的情況下出現的,這預示著我國可能在短期內面臨國際貿易逆差的局面。另外,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針對我國出口產品(主要是紡織品和家用電器)的反傾銷案件不斷增加,特別是我國目前正面臨來自發達國家的人民幣升值壓力,我國下半年的外貿形勢不容樂觀。關稅降低和進口的更快增長,一方面將直接增加國內市場供給;另一方面,原材料進口成本下降,將為國內與此相關的下游產品的價格下調騰出空間,兩者均增加價格下降的壓力。國內企業為保住市場,只能通過被迫降價來競爭,從而加劇競爭性價格下降的局面。 再次,非典疫情對下半年的經濟發展仍具消極影響。非典疫情對經濟的不良影響主要體現在:受疫情影響,上半年農副產品銷售不暢,特別是鮮菜、鮮果的銷售嚴重受阻,與此有關的農民收入必然下降;進城務工嚴重受挫,非典時期回家民工至今部分尚未返城,今年農民外出務工收入將顯著下降;受非典影響嚴重的旅游、交通、商業零售、餐飲、旅店賓館等服務行業至今仍未完全恢復,導致這些行業就業減少,下崗失業人員增加和收入銳減;非典期間正常商務人員往來減少,企業訂單和正常商務活動受到較大影響;由于目前對非典疫情仍缺乏有效控制手段,人們的恐慌心理尚未根除,影響消費行為和消費信心的恢復。總之,非典引發了失業增加、收入下降和經營受阻。雖然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上述影響會逐漸減弱,但由于有些損失無法彌補,有的雖得以恢復或部分恢復,但這種恢復需要時間,勢必對下半年的經濟發展帶來消極影響。由于非典影響主要體現在流通消費環節,其對生產領域的影響較小,這就進一步惡化了供求關系,加大了今年下半年通貨緊縮的壓力。 此外,由于引起上半年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帶有偶然性和外生性,其對下半年價格走勢的影響將明顯減弱或消失。隨著后非典時期市場競爭的加劇,促使價格走低的動力明顯加大。 綜合考慮上述影響國內市場供求關系和價格總水平運行的各種因素,我們認為,今年我國價格總水平將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預計全年工業品出廠價格和居民消費價格將比去年分別上漲2%和0.5%左右。 確保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 由于供過于求是導致近年來我國價格總水平持續走低的主要原因,而供求矛盾又在很大程度上起因于體制性弊端,包括投融資體制、財稅及收入分配體制、社會保障體制和國有企業管理體制等。因此,只有進一步推進改革,完善宏觀調控機制,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和努力提高全民收入水平,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價格總水平的持續低迷問題,使我國經濟徹底走出通貨緊縮的陰影。 (一)調整積極財政政策,變生產型財政為消費型財政,進一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和稅收制度。財政支出要優先向城鄉基礎生活設施、教育、公共衛生和社會保障傾斜,特別是增加社會保障資金支出,提高低保水平及其覆蓋面。在進一步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養老和醫療保健制度的同時,認真研究建立農村居民基本養老和醫療保健制度,力爭實現由國家統一買單的重大疾病保險制度。對由此產生的財政支出缺口,可以通過發行社會保障國債加以解決。當前稅收政策調整要有利于刺激消費和投資,降低汽車消費和住房交易的稅費水平,實行分期付款的收入抵扣政策,統一內外資所得稅率,改生產型增值稅為消費型增值稅。為減輕財政壓力,在規范現有稅種征管的基礎上,應考慮征收包括卡拉OK廳、游戲廳、美容美發、城市出租車等特殊行業稅,酌情控制出口退稅增長速度,提高煙酒消費稅稅率,加快設立遺產稅和贈與稅等。 (二)加快推進國有銀行商業化改革步伐,妥善解決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不暢的問題,保持貨幣、信貸投放的穩定增長。要以促進經濟健康快速發展、提高金融資產質量和加強金融風險監管為重點,加快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的步伐。加大創建和扶持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的工作力度,積極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將減輕通貨緊縮壓力和發展證券市場結合起來。 需要注意的是,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貸款投放明顯加快。照此趨勢,2003年可能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新增貸款最多、增速最高的年份之一。與此同時,一些地方和行業可能出現了局部性投資過熱,重復建設的苗頭有所抬頭。對此,央行應加強對新增貸款投放的調查和監控,慎防金融資產質量再度惡化。要根據商業銀行新增貸款投向及其不良資產狀況實行差別準備金制度,確保金融機構在保持信貸穩定增長的情況下使金融資產質量逐年好轉。同時,為減輕人民幣的升值壓力,可以相機再次降低人民幣存貸款利率,加緊完善匯率機制。 (三)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建立正常收入增長機制,將刺激居民消費作為擴大內需的首要手段。首先要采取促進就業的財稅優惠政策,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具有比較優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切實放松民間投資行業準入限制,充分發揮非公經濟和中小企業在增加就業方面的作用;其次要確保收入增長略快于經濟增長,努力提高全社會平均收入水平。為此,要建立完善工資法,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當前要根據不同地區的價格水平,合理調整和提高國家公務人員的工資水平,建立合理的勞動力市場價格體系;再次是完善政績考核指標體系。各級政府要樹立社會、經濟全面協調發展的觀念,盡快擺脫片面依靠投資追求經濟增長的傳統思路。要在擴大居民最終消費上多下功夫,盡快將我國由生產大國轉變為生產和消費大國。 (四)加強宏觀調控能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繼續推進壟斷行業的市場化改革。產業結構調整要以解決供需矛盾為主要目標,以產業升級和科技進步為主要標志,以財稅政策和法律為主要手段,堅決壓縮過剩生產能力和避免重復建設。為此,首先要加強調查和研究,明確產業政策,強化投資分類指導,建立產業發展預警制度。其次要建立產業發展標準和規范,強化質量體系建設,構筑科學合理的產業進入門檻和退出機制。再次是要打破地區、部門封鎖,鼓勵各類資產的兼并和重組,促使生產要素合理流動。當前,隨著信貸和投資加快,汽車熱、鋼鐵熱、房地產熱、集成電路熱和工業園熱有所抬頭,重復建設已從低端產業向高端產業蔓延。為防止可能出現的第三次重復建設熱潮,必須加強對信貸投放的監控,嚴肅政治紀律,堅決制止行政性力量對市場的干預和滲透,盡快扭轉近年來愈加嚴重的投資和消費增長相背離的趨勢。 在完善電信行業改革的基礎上,當前要繼續推進電力、民航、鐵路、教育、醫療、金融和出版等壟斷行業的市場化改革。對壟斷行業的改革,既要引入競爭機制,又要考慮其產業發展特點、合理經濟規模和普遍服務原則,避免產業過度分散和過度競爭的現象。壟斷行業的改革,最終要使全民獲得價廉物美的優質服務,增加服務性消費支出,促進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當然,打破壟斷可能會引發相應服務價格下降,短期內會抑制價格總水平的回升,但這種下降產生的收入效應也會促使居民在其他商品上消費,從而有利于保持價格總水平的長期穩定。 (五)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加快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首先,要進一步樹立全社會的市場意識、法制意識和信用意識,嚴禁各級政府的地方保護行為和參與本應由市場調節的經濟活動,促進社會中介機構健康快速發展。其次,在加快清理那些有礙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影響居民消費和民間資本投資的各種不合理的規章制度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大立法、執法的力度,規范市場參與者的生產、經營行為,堅決打擊任何形式的市場歧視、市場欺詐和不公平競爭行為。要提高質量意識,保護知識產權,強化市場監管,杜絕假、冒、偽、劣產品。再次,要千方百計擴大信貸消費,并將其作為促進內需和降低銀行不良資產的重要手段。為此,要將信用體系建設放到更為突出的位置,盡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征信系統,以信用立法規范征信、用信行為和違信責任。同時,要加強信貸消費宣傳,更新消費觀念,提高金融機構服務質量,大力推廣信用卡,盡快改善用卡環境。 (六)加強對非典影響較大行業的救助力度,努力提高居民消費信心,加快后非典時期社會經濟生活秩序的恢復和發展。一是要全面落實對受非典影響較大行業的稅費優惠政策,幫助他們盡快恢復生機和活力。二是要繼續加強對非典疾病的監控和研究,完善科學防治的手段和措施,從根本上消除人們的恐慌心態。三是要以此為契機,加快公共衛生、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引導樹立健康的生產經營方式和生活習慣。四是受非典影響較大的服務行業要努力降低經營成本,豐富和調整經營方式,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強化促銷和宣傳的力度,積極開展生產自救。五是要加強后非典時期的市場管理,避免惡性市場競爭的發生。六是要加強對外宣傳力度,積極開展以健康、文化、體育為主題的國際交流活動,重塑中國改革開放和健康發展的國際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