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勿忘自我壯大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11日 09:04 解放日報 | ||
目前,“中國制造”的產品出口迅速增長,已有100多種制造產品的產量成為世界第一,但實際上,中國還遠非某些海外媒體所說的“世界工廠”,不僅中國本土企業的生產規模有限和效能較低,中國企業的品牌也遠沒有在世界市場上占據顯要的位置,更別說是領袖的位置。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跨國公司在華投資規模的擴大,世界制造業基地向中國 應當承認,跨國公司加速在華積聚使中國參與國際分工的程度不斷加深,途徑不斷拓寬。特別是在華世界性制造項目的崛起對解決國內就業壓力、擴大出口、推進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無疑是有利的。 但是眾多發展中國家的經驗顯示,如果只是停留在被作為低增值環節的生產基地的話,則中國期望通過完成跨國公司體系內的裝配活動促進本國技術升級換代的前景就頗具風險。 因為跨國公司對定位于低端制造投資點的技術轉讓和技術開發將極為有限,且這類活動與當地經濟的聯系并不牢固,帶有很大的流動性,極易在國際間轉移、極易遭受外部需求的約束,對東道國的結構升級和競爭力提高是明顯不利的。 而且在中國向世界供應的生產規模急劇增長的同時,中國勞動力要素的價格并未獲得同步增長,所謂“中國輸出通貨緊縮論”恰恰從一個反面說明,中國勞動力實際收入水平的相對下降,使得中國作為跨國公司預期的“世界市場”還遠未崛起。 因此,面對跨國公司主導當代世界生產體系的主流格局,中國應當制定目標性介入戰略,以參與跨國公司內部分工網中的制造環節為入口,進入到世界流動性技術資源的競爭行列和對知識型要素的積累進程之中,為“本土知識密集型”環節,如個性化開發和設計的深度開發提供技術儲備。 中國企業的強盛不僅是中國成為強國的基礎力量,更是擺脫目前被動受制于跨國公司定位的必由之路。所以,戰略性培養、發展和壯大中國自己的跨國公司,在世界范圍內利用各種生產要素,尤其是我國稀缺的要素,以形成自主發展的格局,是十分必要的。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金芳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