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民對轉基因仍不放心(關注轉基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07日 02:04 人民網-市場報 | ||
本報記者 安國章 日本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但由于日本是一個島國,陸地面積只有377880平方公里,全國耕地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13%,可人口卻有約1.3億,加之資源貧乏,日本又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進口國,每年要從美國、加拿大進口大量谷物和大豆作飼料或加工成食品。而美國和加拿大是轉基因作物大國,并且轉基因與非轉基因作物沒有分開貯運,日本進口食物和飼 為提高公眾對轉基因生物的認識水平,日本在進口第一批轉基因作物的前一年,也即1995年,日本農林水產省就開始不遺余力地宣傳活動。有的宣傳活動由該省直接進行,有的委托“農林水產技術創新協會”承擔。除此之外,農林水產省還采取了一種被稱為“認同會議”的形式進行宣傳。“認同會議”是上個世紀80年代起源于丹麥的一種評定某項新技術的方法,其做法是挑選一些對要評定的新技術沒偏見的公眾代表和持中立立場的公民開會,通過討論對某項新技術形成一致認同。后來這一方法在荷蘭、新西蘭、挪威、瑞典、英國和美國等國得到推廣,日本也采取這一方法對“轉基因作物的風險與好處”這個題目征求公眾建議,以提高公眾對生物技術的認識水平。 對由生物技術生產的新產品進行安全評估工作由日本厚生勞動省負責。產品一旦被通過,必須在日本政府的“公告“上刊登;農林水產省負責環境安全評估(重點是評估對環境可能造成的破壞)以及飼料安全評估。對將要進口或在日本國內種植的作物,開發商必須通過由日本政府組織實施的田間測試。 對進口產品和零售的加工食品,日本一律進行嚴格的檢測。一旦在食品中發現未經允許的轉基因成分,該食品被認定為觸犯了日本食品衛生法。MHLW直接負責在報關港對產品進行檢測,對零售領域的加工食品的檢測由當地健康保護部門執行。所有檢測都依據厚生勞動省MHLW頒布的抽樣檢測計劃實施。如在報關港發現未經允許的轉基因成分,該產品必須退回或銷毀,或轉為非食用用途。如在零售領域發現未經允許的轉基因成分,其制造商必須馬上收回所有產品。 日本對轉基因食品的標識工作也非常重視,早在1997年5月,農林水產省就建立了一個包括消費者代表、專家、生產者和經銷商等組成的轉基因食品標識委員會。該委員會通過廣泛深入的討論,于1999年8月建議實施轉基因食品標識,并提出了轉基因標識食品的目錄。轉基因食品標識要求說明轉基因食品是否與常規食品具有實質等同性,重組DNA及由此產生的蛋白質是否在食品中存在。農林水產省決定將標識委員會建議的標識系統納入到《農林產品標識與標準法》中,該法案于2001年4月1日開始實施。轉基因標識標準中的轉基因食品強制性標識目錄每年都進行修改,修改過程中充分考慮轉基因作物的科研、生產和流通現狀以及新的檢測方法和消費需求等多種因素。 對通過審查的生物技術產品的標識,農林水產省和厚生勞動省根據食品衛生法和日本農業標準法(JAS)有關規定進行管理。根據日本有關規定,凡是轉基因食品都要在包裝上加以說明,無論哪一類食品都必須附上明顯的標識。某種產品如要被標識為“不含轉基因”,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該產品中轉基因成分含量須低于5%;二是必須證明在生產和銷售的每一階段對轉基因成分的處理都是基于“身份保持(IP)”基礎之上的。 盡管日本政府對轉基因作物、食品和飼料進行安全評價,但日本公眾對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仍然心存疑慮。消費者組織等一些民間機構對轉基因作物仍持反對立場,并發起了許多反對轉基因作物、食品和飼料的抗議活動。據報道,一半以上的日本消費者對轉基因作物持否定態度,不愿意食用轉基因食品的消費者的比例還在上升。消費者對轉基因作物的否定態度已開始影響日本的食品加工業,大多數釀酒商都停止使用轉基因產品釀造啤酒,豆腐廠等相當一部分生產傳統日本食品的公司紛紛使用非轉基因原料,并標記上“沒有使用轉基因大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