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新瓶裝舊酒行不通 東北根本出路在改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06日 04:30 中國青年報 | ||
魯寧 溫家寶總理近日在黑龍江、吉林兩省考察并在長春主持召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座談會。這件事讓東北的父老鄉親感到欣喜,也讓東北各級政府官員感到釋懷與興奮,就像前些年中央決定西部大開發,令西部各省(區、市)歡欣鼓舞一樣。 讀新華社稿,中央政府加快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決策,絕非簡單地給錢、給政策。溫總理在座談會上特別強調,“用新思路、新體制、新機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新路子”。 我還特意瀏覽了東三省部分媒體所刊登的某些地方領導人對此事的說法。他們言語間似乎過于自信和樂觀,似乎有了中央的支持,振興老工業基地———帶動整個東北經濟走出困境當屬輕而易舉。 事情不會如此簡單。這不是我憑空作出的判斷,而是依據變化了的并正在繼續劇烈變化著的中國經濟的大格局所作的判斷。 熟悉中國當代工業發展史的讀者一定明白,東北工業基地的規模格局和曾經擁有的制造能力,雖說有歷史“積淀”的因素,但更多是40年計劃經濟的產物。一方面,基于東北先天性發展重工業和大型裝備制造業的資源優勢,國家將大量的建設資金集中投向東三省,致使其在短時期內迅速形成了以清一色國有企業唱主角的區域性制造業集群。另一方面,東北所生產的工業原料和工業裝備則全部通過國家計劃調撥或分配到各地。一言以蔽之,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東北發展工業的原料、資金靠計劃,產品的銷路也靠計劃,東北作為工業基地無非是國家整個工業計劃體系中的裝備制造“車間”。 進一步看,依賴于僵硬的計劃調控的東北工業基地的整個投入與產出,是不計成本與收益核算的。這本來就是計劃經濟的一大“特色”,也是計劃經濟為市場經濟所取代的邏輯必然。可一旦到了市場經濟年代,整個游戲規則不斷改變,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資金傾斜往往在市場規律面前消失于無形。沒有效益,甭管企業甚至整個“基地”過去如何輝煌,作出過多大的貢獻———對不起,市場不認! 東北的現有自然條件與資源稟賦,理應比西部地區的發展有更廣闊的空間和現實基礎,發展速度也該比西部快出許多。東北要重新振興,繼續走工業化道路的選擇也沒有疑義。問題在于,在市場經濟的約束條件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格局下,東北的新工業化之路如何走? 假如東北依然企圖憑借國家的政策與資金支持恢復昔日制造業基地的龍頭地位,是不現實的。因為,如今國內企業采購工業設備的視野不再限于國內而是立足于世界,曾經左右企業采購決策的“愛國情結”被消弭;采購設備也不再簡單地滿足于一般的“價廉物美”,而是著重考慮設備的性價比。至于政府———不論哪一級政府,都不可能再對企業采購設備施加“行政影響”。僅從以上單一角度看問題,“新瓶裝舊酒”的發展之路根本走不通! 發展觀念與發展取向的不同,導致發展經濟的路徑和速度不同,中國的制造業基地早已開始南移。與生于“計劃”年代的東北制造業基地不同,東部沿海城市群所形成的制造業集群,依賴的是市場經濟的先進體制以及與此相適應的新的制度文化,依靠的是經受了市場無情選擇之后所建立起來的產業協作鏈———以利益為導向、以區域收益最大化為原則的明確的市場分工與配套協作。 歷史永遠不會簡單地重復。以東北現有的市場生態、體制瓶頸及工業經濟現狀,即便發展資金不成問題,東北要想恢復老工業基地的雄風,都不會那么簡單。 與東南沿海城市群比,與華南沿海城市群比,東三省的落后最根本的還不是發展水平的現實差距,而是體制的落后,是市場經濟觀念、形態、體制在東北的不發育和發育不良,是國企集群的巨大歷史包袱和民營經濟的盤子實在太小。振興東北不是沒有可能,但東北要振興,首先要改制!直截了當地說,東北能否振興,取決于能否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改制培育出發展民營經濟的市場生態和體制環境來。“要著力推進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消除經濟發展的體制障礙……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結構調整、技改、重組都應主要依靠市場來決定。政府主要是制定規劃和政策,營造投資、創業和發展的良好環境……”溫總理的講話主旨明確,振興東北必須體制與機制創新在先。東北各級政府尤其是經濟管理官員深刻理解消化,并切實在振興東北的實踐中從改制著手,從很大程度上說,是未來東北能否振興的關鍵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