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證券市場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05日 08:49 中國經濟時報 | ||||
本報記者 張煒 最近一段時間,二級市場不斷被各種傳聞所困擾,相關部門不得不就此進行澄清。可澄清后的投資者信心仍難以凝聚,市場發展繼續受阻于多種不確定因素。 僅7月下旬以來,被澄清的傳聞至少有四個。一是國資委新聞發言人稱,有關“國資委 短短半個月時間,出現上述一大堆傳聞,隨后又被相關部門逐一澄清,說明國內證券市場的信息披露有待完善。這些傳聞造成的負面影響,勢必使不明真相的投資者“陷”進去。正如有的投資者所言,即便是權威人士的輕易表態,也容易導致二級市場大幅波動。再說前不久有關退市公司上“三板”的市場傳聞,公布當日使ST股票成為最風光的板塊,滬深兩市有7只ST股票漲停。此傳聞雖在第二天得到澄清,但危害已無法扭轉,多只ST股票重新“應聲倒下”。 需要指出的是,市場傳聞的危害性已“今非昔比”。與前幾年市場上出現的傳聞相比,現在的市場傳聞往往由一些不負責任的媒體發布,并通過網絡廣為傳播。對中小投資者來說,實在很難分辨消息的真假。由于他們本身處于信息不對稱的地位,有時候對傳聞還不能一概不相信。尤其是在決策層較為保持低調的背景下,市場傳聞更容易觸動市場神經,使不明真相的投資者吃虧。 證券市場強調“三公”原則,注重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設,因而,最不允許被虛假的市場傳聞“侵襲”。某證券公司老總近日稱,目前的市場主要是“大道消息不通”,由此導致了“小道消息滿天飛”。事實也確實如此,市場若較長時間處于消息“真空”中,投資者心態肯定會越趨脆弱,甚至出現迷惘的感覺。 有投資者建議,不妨借鑒上海市政府新實行的新聞發言人制度,在證券市場上也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讓中小投資者享有更多對稱的信息。這個建議確實不錯,至少可抑制市場傳聞借媒體以訛傳訛的不正常現象。通過正規的新聞發言人制度,可使投資者得到更多的政策信息,并就某些疑惑找到答案。 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實行需要勇氣,監管部門首先要敢于面對公眾。反對實施的人士或許會擔心,過于透明的制度可能引起市場波動。其實,更為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對更多投資者負責的制度保證。國資委及時對減持方案作澄清,引入的就是新聞發言人制度。假如中國證監會也能夠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將使投資者對監管層的信任感增強。新聞發言人對市場敏感話題及時“吹風”,由此抑制市場波動的作用,將大于由制度透明帶來波動的反作用。而且,投資者將逐漸養成聽監管層信息披露的習慣,使市場傳聞失去“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