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中國印”設計內幕 與乾隆“奉天之寶”雷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8月05日 07:37 北京娛樂信報 | ||||
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已向全世界亮相,這一出人意料的設計造型是誰創作的?靈感來自哪里?昨天,本報記者采訪了會徽設計單位北京始創國際企劃有限公司,揭開了籠罩在會徽創作過程中的面紗。 會徽原型由來:郭春寧A4紙上勾草圖 “中國印”的原創者郭春寧,是北京始創國際企劃有限公司的創意副總監。自從去年7月2日會徽設計大賽啟動后,郭春寧就進入了設計狀態。 “我一直在想,奧運是什么。是節日。那么,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提取什么元素來表現這個節日呢?”郭春寧思路清晰地向記者介紹起他的創作思路,“我一開始就想到了書法,用代表中國文化的漢字來做造型。” 順著這個思路,郭春寧開始了他的創作構思:用篆體造一個新的“京”字,寓意新北京、新奧運,再把這個“京”字擬人化,變幻成一個跑動、跳躍甚至舞動的人形,體現更快、更高、更強。 那么,用什么載體來表現這個“京”字,郭春寧自然地想到了中國傳統的印章。 但是要把這些構思集中地體現出來并不容易。郭春寧便開始在一張A4紙上畫上了第一個圖形。“因為工作原因,我不可能天天埋頭設計,只是忙里偷閑時就畫上幾筆。”郭春寧說。直到這頁紙上已畫了100多個草圖后,讓他感到較為滿意的圖形出現了。 此時,距遞交競賽方案截止時間還有兩天了。 這個體現“舞動的北京”的方案交上去之后,郭春寧有些自信,也有些擔心,“不知道還有沒有跟我的方案相似的”。幸運的是,一個月之后,奧組委通知始創公司負責人,他們遞交“舞動的北京”方案作為備選方案之一需要修改。 會徽修改過程:學習古代甲骨文 在奧組委的領導下,始創公司成立了方案修改小組。以創意總監張武為組長,成員是郭春寧和另一個設計師毛誠。 始創公司遞交的方案“京”字是封閉在印章里的,而且抽象化的人形有些蜷縮,不夠舒展。張武告訴記者,按照奧組委的修改意見,較大的修改進行了八九次,小的修改不計其數,在報送國務院的前一天還在修改。 在修改過程中,設計組中有兩種意見。張武主張形體更夸張一些,郭春寧主張更端莊一些。最終大家統一了意見:在原型上進行一些細化。 “對會徽的修改使我們又上了一堂中國傳統文化課。”張武說。甲骨文的龍字、漢化石的龍爪都“輸入”到這個造型中,主要修改是把印章“開”了口,對人形的雙臂和腿部進行了調整,更舒展。最終形成的人形更加奔放。 張武闡釋說,這個圖形是人頭蛇身,而我國古代都是用這種造型來表現英雄。奧運會同樣是呼喚英雄的盛會。 回顧準備時期:五年前就開始研究 張武向記者透露,這次會徽設計大賽,他們一共投了六個方案,除了中國印之外,還有體現天人合一的日月山、京劇臉譜等。而這六個方案又是從上百個方案中挑選出來的。 早在五年前,始創公司就開始了奧運文化的研究,制定出了參與奧運形象設計的策略,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申奧時,他們的方案就進入了前十名。 “我們能夠最終獲勝,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張武說,“應該說,我們的會徽方案是最適合大多數人的會徽。” 信報記者 白延龍 雕刻奧運徽寶 原型:乾隆“奉天之寶” 難點:與常規程序相反 “北京奧運會會徽徽寶”以故宮珍藏的“清朝二十五寶”中的乾隆“奉天之寶”為設計制作原型,取材新疆和田美玉,由北京工美集團的大師們用同一塊玉精心雕刻為一模一樣的兩方。 制作“奧運徽寶”最大的難題是選料。琢玉通常是量料取材,因材施藝。這次雕琢“奧運徽寶”則正相反,先有設計方案,再找材料,而且要在一塊料上去皮挖綹,琢出兩方尺寸一模一樣的徽寶。 和田玉是中國最早使用的玉,它產自昆侖山脈國土之巔,長在5000米左右的雪線以上。 像是天遂人愿,新疆和田玉地區工藝美術公司得知北京工美集團在尋料后,千里迢迢送來兩塊玉料,其中一塊青白玉開門子后沒有任何瑕疵。常言說十玉九綹,可是兩厘米一刀開了六面都是干干凈凈,此玉料按徽寶設計的尺寸,正好能雕兩方。俗話說雕玉講玉緣,所以,用此美玉雕琢的“奧運徽寶”真可謂天作之合。 徽寶渾身都是寓意 “奧運徽寶”所有尺寸都有特殊寓意。 徽寶邊長11.2厘米,代表從1896年到2008年,現代奧運已經走過了112年的歷史; 臺面高2.9厘米,具有第29屆的含義; 徽寶紐高9.6厘米,象征著中國的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 徽寶總高13厘米,代表中國13億人民心向奧運。 用青白玉制作徽寶有5層寓意:取玉之仁,潤澤而溫,代表奧運精神的博大包容;取玉之智,銳意進取,代表奧運精神的創新進步;取玉之勇,不屈不撓,代表奧運精神的“更快,更高,更強”;取玉之潔,纖塵弗污,代表奧運精神的高尚純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