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代表作之一:誰的國際慣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31日 23:05 新浪財經 | ||||
國門大開之后,出國的人多了,回國的人也多了。老外來中國教書的、旅游的、做生意的、打工的,也越來越多了。 國人的眼界變得越來越開闊了,這是好現象。但不少人也因此增長了一個壞毛病,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動不動就抬出國際慣例來嚇唬人。 酒店禁止食客自帶酒水,理由是國際慣例。家樂福要向商家收入場費,理由是國際慣例。開放式基金要爭取短期融資權利,理由是國際慣例。內資銀行要對過去免費的某些服務項目收費,理由是國際慣例。SARS過后,推廣分餐制,據說也是國際慣例。其實,諸如此類的“國際慣例”,大多數不過是便宜的借口而已,世界上哪來這么多國際慣例? 很多人以為美國的做法就是國際慣例。其實不然。只要到美國走一走,你就會發現,美國根本不把國際慣例放在眼里。比如說,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足球是“Football”,用腳踢的球。可是在美國,足球被稱作“Soc-cer”,橄欖球才是“Football”。而嚴格說來,橄欖球是“手”球。中國和大多數國家計量單位采用公制,“米”是“米”,“千克”是“千克”。美國人不用公制,他們用“英尺”和“磅”。很多中國留學生到了美國,身高168厘米的就變成5英尺7英寸。為了考察人民幣的購買力,除了計算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還得把“磅”換算成“公斤”。這些當然都是生活中的細節,雖然有時不免煩瑣,但只要習慣了,也無所謂國際慣例還是美國慣例。 大的方面,比如法律體系,美國實行的是案例法體系,歐洲的大多數國家則是大陸法體系。金融體制方面,美國在上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實行的是分業經營,分業管理;而歐洲比較普遍的做法則是混業經營,混業管理。美國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后,又開始逐步放棄金融分業體制,改為混業體制。到底是美國的做法更國際慣例?還是歐洲的做法更國際慣例? 更大的方面,比如政治制度,有沒有國際慣例?民主政治是不是國際慣例?政教分離是不是國際慣例?但舉目四望,獨裁專制政體、政教合一政體,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實在不好說哪一家、哪一國的做法代表了國際慣例。 所以,倘若有人較起真來,很多國際慣例都是沒有著落的,或者換句話說,不過是某個國家或某個集團在某一時期的慣常做法。當今國際社會,實力說話。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主宰了國際游戲規則的解釋權。也難怪很多人把這些國家的習慣做法等同于國際慣例。再有一點,國際慣例往往是經過個人的三棱鏡折射出來的。了解美國的人,容易把美國的一些個性化做法夸大為國際慣例;了解北歐的人,則容易認同北歐的做法為國際慣例。這就是所謂的“觀察者眼里出國際慣例”。 前兩天去深圳一家基金管理公司,跟一位老總聊起基金行業里的種種亂象。這位從海外學成歸來的先生抱怨說,基金行業整體形象欠佳,很大程度上應歸功于國內財經媒體的“抹黑”,F在很多財經記者,比外行還外行,寫起文章來,殺傷力驚人。他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今年初,媒體驚呼“專家理財,滿盤皆輸”。其實,去年是國內基金行業整體表現最好的一年,大部分基金跑贏了大盤。而且,國內基金業多年來的平均投資收益率,比國際同行還要高。 另外一個例子是基金的固定管理費。他說:“媒體老攻擊基金公司收固定管理費,賠了投資者的錢還要收管理費。又說我們的管理費收得太高了。但你知不知道,國外也是收固定管理費的,收得比我們還高?” 我同意他對財經媒體報道有失專業水準的批評,但對于他的“國際慣例”說不敢茍同。我不好意思當面反駁他,就岔開話題,指著他公司里供奉的兩尊門神像,問他,“這倆門神是中國古代的神荼和郁壘嗎?”他說不是,是關公和尉遲恭。 這就對了。凡事但求心安而已,何必事事“國際慣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