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當棋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29日 14:28 《英才》 | ||
本刊記者 張小平/文 拿一般讀MBA的學員來參照,北京亞都科技公司常務副總裁文輝可以算得上是一個“異數”——讀MBA需要幾年的工作經歷,但他沒有,本科畢業后直接讀了MBA;MBA高達幾萬元的學費,他也不用操心,因為自己是公費生;讀過MBA出來后的職業經理人喜歡變,但他畢業后就進了現在的公司,一直干到現在…… 在談到職業發展的幾個要素時,文輝認為對自己而言,更重要的是個人的性格、悟性等因素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而MBA充其量只占到20%—30%的比例。 文輝出生在內蒙古,自小父親的一句話刺激了他:你到18歲以后我就不管你了!于是文輝進了清華大學后,想的更多的是怎樣去獨立。他記憶深刻的一次是去北方交大賣明信片,結果被管理員抓住了并罰了款……到本科畢業時,他的存折上已經有了幾萬元的存款,這都是通過炒股票等賺來的。 對于自己自動化的專業,文輝并不太感興趣,除了做生意外,還積極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先后做過團支部書記和黨支部書記。當時清華大學為了加快對企業管理人員的培養,要從本科生中招收MBA生,但大家對工商管理不太了解,甚至有人認為就是做工商行政管理的。結果全校報名的只有40多個學生,最后有20幾個人入選,文輝成了其中的一員。 初創的清華經管學院并沒有非常明確的定位,都是摸索著在進行。自然難免有很多讓大家不滿意的地方。原定是兩年半的學習,半年的實習,但對于這幫從清華大學本科直接升上來的學生,課本上的知識簡直就是“小兒科”,他們最感為難的就是沒有實際的管理經驗。于是在一次趙純均召開的座談會上,文輝提出要求,要把實習的時間拉長。院方最終采納了這個意見,把下一學期的課程壓縮到暑假的一個月里全部完成,緊接著就是一年的實習。 還在讀書時,文輝參與了一些企業的研究課題。其中北京亞都科技公司的董事長何魯敏,本身就是清華大學的研究生畢業,同時兼任清華大學的客座教授,對清華很“迷信”,因此也委托了清華經管學院的師生為自己企業做了一個課題。這個課題大概做了半年的時間,最后交了一份報告,因為都沒有企業的工作經歷,報告本身缺乏建設性和操作性。但何魯敏投入的40萬課題費也算沒白花,因為他至少還看中了文輝這樣一個人才。 課題完了后,公司留了兩個學生繼續實習。談起最初的工作,文輝覺得沒有一點后來MBA學員趾高氣揚——工作從最簡單的打印文件、端茶倒水等開始,工資也只有800元。在做了一段銷售助理后,何魯敏問文輝,你想不想到外地去鍛煉一下,他說那可以。于是在1996年春節,21歲的文輝一個人跑到上海,在賓館租了一間房,憑著一部電話、一張地圖,慢慢把業務做了起來,并建立了一個辦事處。這時他在學校學的一些行銷知識發揮了作用:在當年5月31日的“世界無煙日”,他策劃了一次很大的活動,在當地引起了轟動的效應,很多報紙都進行了報道。 1997年1月1日,文輝被正式任命為管銷售的副總,這時離他正式畢業還有半年時間。在后來的三年時間內,他主要是做了一件事——在企業內建立起規范的管理制度和通暢的銷售渠道。那時采取的是代銷制,銷售商是先賣完貨再給錢,所以他們沒有什么主動性,覺得貨反正是你的,賣不掉也沒有什么切身之痛。加之公司對銷售人員的管理不嚴,導致局面十分混亂,每年都有幾千萬根本收不回來。文輝上來后便“大開殺戒”,北京市場8個銷售人員開掉了4個,剩下的4個人也因為適應不了陸續走了。文輝把代銷制改成了經銷制,變成經銷商先給錢再給貨。為了不“傷筋動骨”,文輝先不動原來的那部分經銷商,而是另外找了一些經銷商,并把價格狠狠地下調了10個百分點。經銷商都是講實利的,加之自己先把貨買進,變成了自己的東西,所以總是想方設法盡快銷出去。這樣第一年大概有20%的經銷商接受了這種經銷制,第二年50%,第三年就已經達到80%—90%了。原來每年20%左右的壞賬率,現在連0.1%都不到。 剛到公司時,文輝也經常有想走的時候,但后來這種沖動越來越少了。文輝也曾介紹過兩個MBA的同學到自己的公司工作,但工作不到半年就走了,他們都覺得很奇怪:這樣復雜、混亂的企業你也能呆下去!但文輝不這么認為,覺得自己即使進了跨國大公司,不過是整個棋盤上的一顆棋子,讓你干嘛你就干嘛,MBA學的東西沒有多大實際意義。但在不成熟的中國企業里,無論從產研、到財務、到人事制度,方方面面都可以涉及到,自己可以憑所學的和自己的能力,去推動一個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