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糧改突然提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28日 13:13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丁琳 滁州報道 與浙江、上海等8個銷區的放開相比,作為產區的安徽糧補試點改革,終于觸及到了第三次糧改的“核心”--2001年8月20日,國務院召開全國糧食工作會議,正式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國發〔2001〕28號),將改革范圍擴大至全國,重點是浙江、上海、廣東、福建、海南、江蘇、北京、天津八省(直轄市)。意見將改革濃縮為16 第三次糧改由此啟動。 現在,它已經走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從銷區到產區!啊畠煞砰_一調整’是98年以來全國糧食改革震動最大的一次。”業內人士認為,這次的“直補”拋掉了過去很多的顧慮,基本上是放開手腳來做了。 而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國家財政實在不堪重負了。無奈的第二次糧改 1998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中發2號文件中提出“四分開”。即實行糧食系統政企分開、儲備與經營分開、中央與地方責任分開、新老糧食財務掛賬分開。同年下半年,又進一步推出“實行順價銷售、農發行收購資金封閉運行、按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余糧,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簡稱‘三項政策一項改革’)。 “應該說這項政策在今年糧食直補改革之前,對敞開收購農民的余糧、保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因為農民不再怕種糧。”滁州市財政局副局長刁天石強調。 而天長市財政局一位負責人認為,如果國家能夠壟斷糧源,那么98政策就是“最好的政策”。 但現在來看,想壟斷一個產品是很難的,尤其像糧食這個大宗的農副產品。 實際上,幾億農民在售糧,農民利益的驅動又是多方面的,顯然靠國有購銷企業掌握90%以上的糧源是不現實的!白鳛榧Z食的流通不可能由一個行業完全做到壟斷,一方面是由于管理的力量、利益的驅動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另外,各個省出臺的保護價價格有差異,并不是“全國一盤棋”,這樣必然導致銷售價格有差異;第三,運輸距離有差異也造成了成本的差異,比如安徽的糧食販運到廣東,跟湖南販運到廣東,成本完全不一樣--局(區)域性的價格,全國性的市場,怎么能夠控制價格呢?” 難以實現順價銷售,使得盡管有大量糧食風險基金補貼,但購銷企業虧損的局面依然沒有得到扭轉--收購的成本價高,而市場銷售價格與收購價相等甚至低于收購價。由于糧食的庫存高,價格高,陳化糧在逐年增加,使用價值跟收購價值嚴重不對等。 統計數字顯示,目前滁州市庫存糧大概是60億斤,大概1/3是陳化糧。如果處理了這部分陳化糧,至少還要虧損8個億。 由于管理費用和支付農發行的利息在逐年增加,糧食企業的虧損也逐年增加--財政的包袱并沒有在1998年糧改后減輕,相反補貼基數越來越大--1999年之前,地方財政不用拿錢,收多少國家和省里就補多少,“后來發現補不了了,于是國家開始不堪重負的情況下出臺了國家和地方財政包干的政策。”而隨著這個基數每年的增長,地方財政也吃不住勁了:截止到去年,滁州市年糧食風險基金已經有2億多,其中包括地方財政拿出的4000多萬。 火上澆油的是,2年前江蘇放開后,蘇北靠近安徽的地方的不少糧食都流到安徽賣了,“如果安徽還在搞保護價,就相當于在花錢為別的省保管糧食! 知情人士介紹說,糧食企業走到這一步還有自身經營的問題。過去很多都是擠占農發行收糧資金。比如農發行給1000萬,他就拿500萬去收糧,另外的挪做他用,當時農發行也很難監管到位。后來監管嚴了,他們一般是挪用銷售回籠款項。比如實際回籠400萬,但對農發行說只回籠了200萬。2000年以后,倉單發行都有,監管更嚴了,比如要賣一個倉庫的糧食,銷售價格必須征得農發行同意。,但糧企仍然有辦法規避監管,比如可以通過‘倒倉’規避監管,倉容沒有變化,但通過一賣一買,已經有差價收入進來了--這個發行幾乎監管不到。 過去糧食系統還有一個口號:“跳出糧食求發展”,鼓勵搞副營,因為做糧食肯定是虧損的,糧食購銷企業甚至辦電纜廠、賓館、養殖廠、酒廠等。 天長農發行有關人士介紹,糧食部門由于錢來的太容易,又大量地擠占挪用蓋樓堂館所、辦三產、辦企業、買轎車。但因為糧食企業手腳大慣了,管理也不可能好,辦一個企業倒閉一個,在1998年實行主附營分離時,天長農發行向農行劃轉附營業務貸款2.02億元,還有因各種原因沒劃走的達4900萬元,在這些貸款中通過農發行正常途徑貸款的只有7000多萬元,其余1.8億元都是糧食企業通過各種途徑擠占挪用清理出來的。深化第三次糧改 于是,放開產區便成為必然。 “當時決定先在銷區改革主要就是因為銷區的負擔相對不大,所以沖擊相對也不大。我們改革的負擔應該比鎮江等地大一倍還多。”滁州市糧食局局長周偉如是說。 來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朱成龍回憶,2001年12月份,安徽省糧食局、財政廳就開始到來安調研。 2002年2月,來安縣開始籌備糧補改革方面的工作了。去年4月,溫家寶到來安視察,以了解安徽糧補試點的改革工作的準備情況!爱敃r溫總理提出的要求是:一、不能產生“賣糧難”;二、糧食購銷企業要繼續發揮主渠道作用,這涉及到國家糧食安全問題。” 而來安的方案,從調研修改一共改了10稿!爱敃r縣里面成立了5個調研組,以弄清商品量怎么確定,農戶的資金怎么補貼、方案怎么算等等。”基本確定之后,來安縣擬訂了3種補貼方案,發了6500份調查問卷到各鄉鎮,最后確定按計稅常產進行補貼。 2002年9月,來安和天長的方案正式得到省政府批準。 2003年6月1日,試點范圍正式擴大至全省。 而安徽這次的改革的推進速度之快,讓包括各地政府、糧食企業、農發行等相關部門都感到“比較突然”。 “如果能夠完全市場化,政府不再承擔糧食的保管費用、不再承擔農發行的利息、不再承擔糧食企業其他的改革成本,大概3年以后等我們把原來老的問題基本解決了,那么現在的國家糧食風險基金政策補貼,將來就可以用作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化的調整。”刁天石舉了個例子,“比如現在雖然有糧食補貼直補給農民了,但是農村的水利化建設、農業化建設、小城鎮化建設還是拿不出錢來! 值得一提的是,采取國際慣例直接把補貼給農民而不是通過流通企業補給第三者,也是為了WTO的需要。 有關人士認為,作為一個過渡性的方案,糧補改革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保持國家的糧食生產能力和保護國家糧食安全!熬湍壳皝碚f,把糧食市場、購銷企業放開后,平抑、調控市場的主要手段就是儲備庫,--輪庫的時候以高于市場的價格收購就可以調控市場價格了。”而儲備庫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維持國家糧食安全。 統計數字顯示,目前我國的總儲備糧大概有1600多億斤,占全國糧食庫存大約1/3。 還有專家建議,像國外那樣,由國家委托有關公司或中介“委托采購”也是國家掌握糧源,控制風險的手段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