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銀行信譽之路漫漫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24日 04:54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張吉光 郭凌凌 在中國尚未建立起存款保險制度、信用缺失問題嚴重、民營金融機構問題多多、集團化和規模化已成為金融業發展趨勢的情況下,民營銀行信譽之路將是漫長的 銀行歷來視信譽為其生命。因為銀行經營的是貨幣資金這種特殊商品,而銀行的資金 自身狀況 在商業銀行的“三性”經營原則中,安全性是處于第一位的。而民營銀行信譽的好壞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其安全性狀況。安全性也是民營銀行取信于民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困難。在沒有存款保險制度的情況下,民營銀行的破產倒閉只能用自有資金來償付存款人的存款缺口。如果民營銀行的壞賬數額太大,且貸款難以在短期內收回,存款人的利益將不可避免受到損害。 因為,民營銀行的自有資本極其有限。即使能夠達到《新巴塞爾資本協議》的規定,也不過是加權風險資產的8%。但這只不過是確保其正常經營的最低資本要求。當一家銀行破產倒閉時,這一比率往往是遠遠不夠的。因而在國外一般都會設立存款保險制度,以保證存款人的利益,從而確保民營銀行在人們心中的安全性。在中國沒有存款保險制度的情況下,人們對民營銀行的信譽持懷疑態度也就在所難免。 從民營銀行的流動性狀況來看。從理論上來講,我們很難判定民營銀行的流動性比國有銀行差。但在現實中,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民營銀行的流動性往往表現出脆弱性。當發生擠提時,由于沒有相應的制度支持(即國家信用或存款保險制度),人們會將存款從民營銀行取出,轉存至國有銀行。只要不解決目前銀行體系中因隱形擔保而造成的信用不對稱問題,民營銀行的信譽就很難建立。 從民營銀行的盈利性來看,民營銀行(尤其是那些中小銀行)并不意味著高利潤率。正如有些專家所分析,民營銀行的創利能力相對較弱(這主要是指那些中小銀行),因為要受到三個方面因素的制約:一是在金融集團化和金融機構并購趨勢日益盛行的國際背景下,金融機構的規模日益重要;而民營金融機構的平均規模不大,單筆業務量較小,業務經營的規模效益較差;二是民營金融機構集中于傳統的金融業務,這些業務的創利水平相對較低;三是民營金融機構的主要客戶是民營企業,操作成本較高。 美國的情況證明了這一分析:1996-2000年美國資產規模小于5億美元的社區銀行資本收益率為12.7%,非利息收入占比為16.8%;規模在5億美元到10億美元之間的社區銀行的資本收益率為14.3%,非利息收入占比為21.9%;而資產規模在100億美元之上的銀行資本收益率為16.5%,非利息收入占比為39.8%,高于社區銀行的一般水平。而我們現在看到的那些所謂經營業績好的國外民營銀行,都是大型金融機構。 從國際金融業的發展趨勢來看,金融集團化和規模化是必然結果。在此情況下,金融機構的規模效應日益重要。這正是那些新設立的民營銀行所無法達到的。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中國很多城市商業銀行自成立至今基本上沒有屬于自己的創新產品,這主要是因為自身規模較小,實力較差,而創新所要求的條件非常高,成本很大,從而造成成本與效益不成比例。新設立的民營銀行同樣會陷入這一困境。因而新設立的民營銀行的盈利能力不能不讓人擔憂。 外部環境 民營銀行的信譽要受到其所處的環境,特別是那些民營金融機構的歷史信譽狀況的影響。從中國的市場環境來看,信用缺失是普遍現象,人們的信用意識尚未建立。假冒偽劣、財務造假、逃廢債務現象時有發生,特別是那些民營中小企業。在此情況下,人們很難將民營企業同信譽良好劃上等號。 其次,從中國金融體系發展狀況來看,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放開了信用社,有很大一批民營性質的信用社成立。但這些信用社很不爭氣,不是問題多多,就是破產倒閉。這不能不影響到人們對民營銀行信譽意識的培養。特別是迅達城市信用社破產倒閉、臺州擠提風波(在這次擠提風波中,恰恰是公認的經營狀況最好的泰隆信用社和銀座信用社首先發難,這再次證明了民營金融機構的脆弱性)、廣州市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危機……,這些案例極大地打擊了民營金融機構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此外,民營銀行的退出問題也會影響到其信譽狀況。按照徐滇慶教授的說法,“當一家銀行的壞賬接近自有資金的時候就應當對之關門、抄家”。銀行的退出是否真的如此痛快淋漓,王自力先生曾對此表示過懷疑。筆者也有同樣的疑問。看一看國際上的情況吧,有哪家銀行的退出是如此簡單而又痛快?不是美聯儲協調,就是歐洲中央銀行干預…….因為銀行的風險具有很強的外部性,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大禍。如果銀行退出如此簡單,世界各國又何必在金融監管上耗費巨大人力、財力和物力呢? 綜上所述,銀行,尤其是民營銀行,信譽的培養決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中國尚未建立起存款保險制度、信用缺失問題嚴重、民營金融機構問題多多、集團化和規模化已成為金融業發展趨勢的情況下,民營銀行的信譽之路將是漫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