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體育 娛樂 游戲 郵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氣 答疑 導航
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滾動新聞 > 正文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和重點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15日 08:56 中國經濟時報

  如果將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看作一個歷史過程,目前只是處在這個過程的中期。

  在這樣的起點上,今后的主要任務是,到2010年,力爭建成較為健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2020年,力爭建成較為完善、趨于成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與2010年建成較為健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相協調,在今后五年時間內,
力爭基本解決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來的深層體制矛盾,并在解決市場經濟發育過程中的突出問題上取得重大進展。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研究報告之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課題組

  課題負責人:謝伏瞻 劉世錦

  本報告執筆:劉世錦

  一、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總體目標

  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初步建立,市場在資源配置和經濟運行中開始較大程度地發揮基礎性作用。但是,應當清醒地認識到,這樣的市場經濟仍然是發育程度較低、不健全、不完善的市場經濟,是傳統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深層矛盾尚未得到根本性解決、轉軌過程中又面臨諸多新問題的市場經濟,是隨著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對外開放而需要不斷創新的市場經濟。如果將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看作一個歷史過程,目前只是處在這個過程的中期。

  在這樣的起點上,今后的主要任務,是對初步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發展中逐步完善。到2010年,力爭建成較為健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其基本內涵是,傳統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深層體制矛盾得到解決,新體制的基本制度和機制穩固確立,經濟生活中的重要關系基本理順,市場在資源配置和經濟運行中的基礎性作用制度化、穩定化,具有可持續性。

  較為健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要特征是:

  ——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基本完成,新的國有資產管理和經營體制有效運行,多種形式的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產權明晰、融合互補、協調發展;

  ——以公司制度為主要形態的現代企業制度普遍建立,形成較為規范的企業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

  ——要素市場較快發展,并與產品市場的發展相協調,消費者、生產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合法利益受到保護,基本形成公平競爭、內外開放、規則統一、誠信為本的市場體系和市場秩序;

  ——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確立,并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逐步完善,形成兼顧效率和公平的收入分配與再分配機制;

  ——政府職能轉變取得實質性進展,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基本職能能夠有效發揮,政府機構和人員配置與其職能相適應,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得到制度保障;

  ——中介組織和機制得到較大發展,社會成員參與經濟和社會管理的方式多樣化,多層次且相互協調的經濟和社會治理結構初步形成;

  ——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法治體系和道德規范基本形成,重要性日益增強。

  較為健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將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再經過十年的努力,到2020年,力爭建成較為完善、趨于成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其主要標志是: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各個組成部分的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高,尤其重要的是,形成體制的自我調整、自我完善機制;

  ——堅持與時俱進原則,面對國內國際形勢變化的挑戰持續開展制度創新;

  ——法治和道德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作用顯著提高,形成社會成員普遍接受和遵循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治規范和道德規范;

  ——在追求共同富裕、社會公正上取得重要進步,使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合理地惠及全體社會成員;

  ——在全球不同類型市場經濟體制的相互借鑒和競爭中,形成并發揮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獨特優勢。

  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要任務和近期改革重點

  實現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任重而道遠。在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面臨著如下三個方面的主要任務。

  第一,解決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來、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解決的深層體制矛盾。我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基本上采取的是“漸進”方式。其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內”部分未能得到根本性改造的情況下,通過“體制外”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多種經濟形態,包括集體經濟、新型國有經濟、個體私營經濟、外資經濟和公司制經濟等的快速發展,使整個經濟中市場經濟部分的比重日益增加,開始在經濟增長中占據主體地位。我國經濟的巨大增長潛力,也為這種“體制外市場經濟部分更快增長”的轉軌方式提供了可能。構成“體制內”核心部分的,主要是老的大型國有企業、國有銀行和計劃經濟延續下來的政府職能,這三者之間形成了互為依賴的“鐵三角”關系,集中了舊體制中主要的深層矛盾。上個世紀90年代以后,財稅、貨幣、外匯等宏觀管理體制改革取得了重要進展,國有小企業改制進展較快,部分國有大企業的改革也有所進展,但上述舊體制中核心部分的改革還未取得全局性、突破性進展。這部分經濟的低效率,增加了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成本和風險,制約了經濟結構調整和效率改進。其中的職工安置、社會保障、不良資產等問題,直接影響著經濟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另一方面,市場經濟體制架構的確立,經濟的較快增長及其可持續性,為舊體制遺留的深層體制矛盾的根本性解決創造了日趨成熟的條件。

  解決舊體制遺留的深層體制矛盾,一是要進一步對國有經濟的布局和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與新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建設和運行相配合,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將有限的國有資產特別是增量部分,主要配置到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領域。二是加快至今尚未實質性轉軌的大型國有企業的改制,除極少數特殊性質的企業外,應在股權多元化基礎上建立規范的公司制度,形成有效的內部治理結構。競爭性領域的國有資本,應在與其他資本的融合和公平競爭中加快結構調整,部分資本可以轉入經濟發展更為需要、社會效益更為顯著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領域。三是促進國有企業職工就業機制的轉換,完善職工社會保障體系。在正確處理國家、企業和職工利益關系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勞動力市場和就業服務體系,形成新的就業和再就業機制。繼續多渠道籌措社保資金,加快社保制度建設,為國有企業的改制、改組、改造提供支持。四是加快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與創新,大幅度降低金融風險隱患。除解決與其他領域國有企業相同的體制問題外,國有商業銀行要根據自身特點進行公司制改造,創造條件上市,推動金融創新,形成控制風險、提高效率的內在機制;五是進一步推進政府職能轉換,全面理順政府、企業、消費者、中介組織等市場經濟相關主體的基本關系,將著力點放到創造和維護公平競爭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上來,提高決策的科學民主化。

  第二,解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育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市場經濟是在經濟活動當事人自主決策、自由交易的基礎上,經過足夠長時間的博弈而演變、發展起來的經濟制度。因此,市場經濟的成長、完善和成熟,是一個自然發育過程。在好的環境中,這個過程可能縮短,但不可能超越。市場經濟并不必然趨向有效率的經濟制度,它的演變方向存在著不確定性。在世界范圍內,可以觀察到效率和結果差別很大的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發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些具有一般性,更多地則與不同的國情相聯系。我國現階段所建設的市場經濟,既是由計劃經濟轉軌而來的,同時也是進入工業化中期的市場經濟,是擁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經濟社會發展很不平衡國度中的市場經濟,是在對外開放程度相當高條件下的市場經濟。這些特點使我國市場經濟的發育中所面臨的問題較多,特殊性較強。

  當前和今后較長一個時期,我國市場經濟發育中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一是加強產權保護。邊界明晰且受到有效保護的產權,是市場經濟運轉的基礎。近年來社會上對私有產權的保護呼吁較多,在現實中,既存在著對私有產權的侵害,也存在著對公有產權特別是國有產權的侵害,由于“產權缺位”,后一現象往往更為嚴重。除了健全尊重、保護產權的內在機制外,應當在法律上,包括憲法層次和具體的法律層次上,進一步明確保護現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合法存在的各類產權,并在實踐中得到有效實施。二是健全收入再分配體制,減少由于收入分配差距過大而導致的社會不穩定。收入分配差距加大有著復雜的原因。政府對經濟活動的介入過多、過深,由此產生的腐敗所導致收入分配后果,在公平和效率的意義上都是無法接受的。應當切實促進政企分開,減少政府對經濟事務的不當干預,同時健全相關的稅收和轉移支付等體制,形成兼顧公平和效率、促進經濟和社會穩定發展的收入再分配機制。三是逐步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國有企業職工的社會保障是當務之急,另一方面,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應當在社會可支持、不出現“社會福利病”的范圍內,使日益增多的人群進入不同層次的社會保障網絡,構筑長治久安的社會基礎設施。四是加強反壟斷、促進競爭。現階段我國的壟斷現象,集中表現在行政性壟斷上。在含有自然壟斷環節的領域,自然壟斷往往與行政性壟斷結合在一起。在競爭性領域,進入、退出和日常經營不同程度上受到來自地方和部門的行政性壟斷力量的干預。在可預見的將來,市場性壟斷問題也會逐步突出。應當加快推進壟斷性行業改革,理順“條條”、“塊塊”政府機構與市場之間的關系,抓緊制定和出臺有關反壟斷、促進公平競爭的法律,并逐步與國際范圍正在推廣的競爭政策接軌。五是發育和健全社會信用體系。信用體系是當前我國市場經濟建設中突出的薄弱環節。這種狀況與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階段有關,與缺少商業文化傳統有關,也與產權保護、政府行為中的問題有關。應當從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入手,加快發展和健全信用組織、機制和制度,培育信用文化,形成″誠信為本″的法律和道德規范。六是加快建設與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相適應的法治體系。一方面,要彌補依然存在的法律缺口,特別是尚未出臺的《反壟斷法》、《破產法》等基本法律,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要解決有法不依的問題,重點關注并解決這種現象背后的體制和機制問題,配合司法體制的必要調整和改革,逐步使市場經濟中的基本行為立足于法治基礎之上。

  第三,適應經濟發展、科技革命和對外開放的變化而積極推進體制創新。在全球范圍內,市場經濟仍然是一種發展中的體制形態,即使是老牌市場經濟國家,也存在體制落后、僵化,面對新的挑戰而不能不進行體制改革和創新的問題。現階段在我國推進市場經濟建設,市場經濟基本的發育過程是無法省略的,但并不等于必然要走市場經濟先行國家的老路,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已經發生了極大變化,只能走“在創新中發育”的路子,并且有可能發現和利用好后發優勢。

  創新是對環境變化所引起的挑戰的積極反應,而環境變化主要源于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科技革命的重大突破和對外開放的深化。首先,我國經濟正在進入住宅、汽車、電子通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行業為主導,技術含量、附加價值較高的制造業為重點,城市化進程顯著加快的發展階段,其中所遇到的諸多體制問題需要通過創新得到解決。其次,科技革命的重大突破,在帶來新的技術和市場需求的同時,也引起了投資方式、市場交易方式、企業組織和政府管理方式的改變。再次,在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將使國內經濟更多地與國際經濟融為一體。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在體制上的某些摩擦,將成為國內體制創新的直接動因。

  以上三個方面的主要任務中,前兩方面的任務更為緊迫和繁重,應當作為近中期改革的重點。與2010年建成較為健全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相協調,在今后五年時間內,力爭基本解決計劃經濟時期遺留下來的深層體制矛盾,并在解決市場經濟發育過程中的突出問題上取得重大進展。

  三、改革應當遵循的重要原則

  總結以往的改革經驗,考慮到未來改革的趨向和特點,在下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應當遵循以下重要原則。

  第一,加強和改進黨對改革的領導,不失時機地推進改革,特別是對深層體制問題的解決。由于傳統體制是政府主導、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政府的改革意愿和安排,是轉軌成功與否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有些情況下,政府的改革戰略,能夠顯著加快市場經濟的發育進程。對一個發展中的、經濟社會發展很不平衡、社會矛盾復雜的經濟來說,執政黨強有力領導所創造的政治和社會環境,是改革開放得以推進的基本條件。在下一步的改革中,要繼續加強和改進黨對改革進程的領導。特別是在解決傳統體制遺留下來的深層體制矛盾的過程中,中央的政治決心和戰略部署將起到關鍵性作用。

  第二,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在保證大局穩定的前提下,在發展中捕捉改革的有利時機,通過改革突破發展中的瓶頸。中國改革最有利的條件之一,是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從而能為改革提供了很大的回旋余地。在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這個條件仍然是具備且可利用的。要繼續通過發展進一步擴大市場經濟成分的比重,并通過“體制外”部分所形成的有利條件,促進傳統體制遺留下來的深層體制矛盾的解決。同時,要通過必要的體制和政策調整,打破制約發展的“瓶頸”,釋放發展潛力,并為其他方面的改革創造條件,形成改革與發展之間的良性互動。

  第三,正確處理政府指導和市場自然發育的關系,在國家確定總體目標和基本戰略的基礎上,尊重市場,尊重實踐,充分發揮基層和人民群眾的創新精神。過去二十多年改革開放實踐中,不少成功做法由基層和群眾首創,后由決策層發現、總結,再向全國推廣。下一步改革中,應當進一步倡導尊重市場,尊重實踐,尊重基層和群眾的首創精神。特別在市場發育問題上,要給經濟活動當事人留下更多的自主選擇和創新的空間與時間。對有些改革,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先試點,總結經驗,然后擇機推開。

  第四,支付必要的改革成本,但要花錢買機制,把制度變革和創新放在首位。從寬泛的意義上說,任何改革都有成本與收益的比較問題,對改革結果也要從這種比較中作出判斷。在狹義上,所謂支付改革成本就是要花錢。下一步改革中,特別是在解決舊體制深層矛盾,例如建立社保體系、化解不良資產的過程中,某些歷史欠賬是難以回避的。但必須堅持“花錢買機制”的原則,通過彌補有關的資金缺口,建立起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新的體制或機制。

  第五,合理調節利益關系,減少改革阻力,推動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如果說以前不少改革往往是多數人乃至所有人受益,那么,在下一步的改革中,利益格局的變動將趨于復雜。一些人的利益從長期看是增加的,但短期內可能相對減少;一些人的受益前景存在某種不確定性;某些不合理的既得利益者則要付出代價。正確認識和調整復雜的利益關系,對下一步改革的順利推進至關重要。應當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推進利益關系調整,做好必要的宣傳解釋工作,對某些利益受損者要作出合理補償,但對某些不合理既得利益的調整則要表現出政治決心。通過全面理順利益關系,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健全、完善和成熟打下可靠基礎。





免費注冊上網開店啦

財經論壇】【推薦】【 】【打印】【關閉

  訂閱新浪新聞沖浪 足不出戶隨時了解最新新聞
  新浪郵箱雄踞市場第一 真誠回饋用戶全面擴容
  新概念英語 口語 出國考試 考研暑期限時優惠
  無數人夢寐以求的境界,親密接觸,激烈搏殺,包你爽上“天堂”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search Palm 瘦身 移動存儲
 
新浪精彩短信
兩性學堂
除了要對自己的身體有自信外,應積極給予伴侶贊美…
非常笑話
列車員:您買普快車票,卻乘特快車?補票!乘客:…
圖片
鈴聲
·[甄 妮] 魯冰花
·[張信哲] 我好想
·[陶晶瑩] 太委屈
鈴聲搜索


企 業 服 務


新浪推出"有聲"黃頁
國際商情盡在大買家
新浪企業郵箱—免費嘍
將搜索進行到底!
糖尿病新藥問世


分 類 信 息
:全國名牌高校招生
   新浪分類全新改版
   夏季旅游-心的承諾
西部"IT"博覽會
:上海汽車熱銷中
分類信息刊登熱線>>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