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豆加工能力急劇擴張(三)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7月07日 16:14 世華財訊 | ||
看來,大豆加工能力嚴重過剩是不爭的事實。然而,讓人吃驚的是,就在如此過剩的情況下,不論是以進口大豆為原料的油脂企業,還是以國產大豆為原料的油脂企業,擴張之勢都十分迅猛。東海糧油已確定年內將目前8000噸/日的加工能力擴大至1.2萬/噸;國產大豆的加工龍頭----黑龍江九三油脂集團在年加工能力增加到200萬噸后,決定2003年再新建一個年加工120萬噸的加工廠;大連華農在河北霸州的一個日加工2000--3000噸的大豆加工廠2003年8月將投產;以前很少涉足大豆加工廠的西南,也傳出消息稱新福油脂將在重慶涪陵興建 加工擴張帶來哪些后果 用“突飛猛進”來形容中國大豆加工能力的發展絕不為過。短短的幾年間,大豆加工能力就從2000萬噸猛增到5000萬噸。大豆加工能力的迅猛擴張在業內引起了急劇震蕩,引發了大豆產業格局的變革。 首先,中國大豆壓榨企業布局由大豆主產區向豆粕的主消費區轉移。據中國科學院劉愛民博士介紹,新增大豆加工能力基本上分布在沿海一帶,大連、山東、江浙、廣東、廣西是大型大豆加工廠的主要分布地區,這一帶主要是豆粕和豆油的消費地,也有良好的港口以方便進口大豆。 另一個顯著變化就是,中國大豆的產業規模大大升級,大豆加工廠由原來多為中小企業甚至作坊式企業向大型加工企業規模發展。在上世紀90年代,國內日加工1000噸的企業就算很大的了,但現在這樣的企業已經只能算中等了。據一位榨油企業老總介紹,目前中國有日加工1000噸以上的大豆壓榨企業72家,2000噸的28家,3000噸的13家,7000噸的2家。大企業不僅采用的是當今國內乃至世界上都屬先進的設備,而且市場營銷也頗具現代化。 然而,大豆加工能力的迅猛擴張也帶來了幾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業內人士分析,由于國內大豆加工能力已過剩,隨著新廠的不斷上馬,需求又沒有相應的增長,大企業“跑馬圈地”,相互擠壓對手,尋求壟斷利潤,國內競爭將更為激烈,加工企業將進入微利時代。一方面企業要在供給過剩的情況下競銷油、粕,加速資金周轉;另一方面為保開工,又必須搶購原料,企業利潤將被壓縮到較低水平。黑龍江九三油脂集團總經理田仁禮告訴記者,目前國內的豆粕市場價格雖高但加工企業仍是微利。 由于大豆加工的成本與規模成反比,企業為了增強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競相擴充規模,形成新一輪的更加慘烈的競爭。田仁禮認為,在經過這幾年的搏殺后,最后留下的可能只有六七家綜合實力強的油脂企業。 與轟轟烈烈的大企業擴張潮相比,在競爭中處于劣勢的中小型大豆加工企業的命運就只能是慘遭淘汰。田仁禮告訴記者,日加工能力低于1000噸的小廠子由于資金、原料、市場等方面與大企業無法競爭,絕大多數根本沒辦法活下來。據介紹,2002年東北大豆主產區絕大部分油廠處于停產狀態,整個江浙地區的油脂加工企業有90%的處于停產狀態。而這些油廠基本上屬于中小型。 盡管大豆加工能力的擴張態勢是大豆產業升級的必然結果,但大批中小企業的“猝死”,將會帶來大量工人失業,這之間能否找到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