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很難甩掉的“經濟伙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6月27日 16:11 《投資與合作》 | ||
關于SARS對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很多專家、機構在得出自己相應結論的時候設定了一個基本的假設前提:SARS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是可以被控制乃至“淡出”視野的,但形勢的發展、變化往往不會是簡單的加減那樣簡單,在未來一段時間內,SARS可能還將是經濟發展一個無奈而飄忽不定的“伙伴”。 在政府果敢高效的領導與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全國SARS新增病例自五月中旬開始如 “治本”尚需耐心等待 SARS的可怕不在于它造成的死亡率,而是其異乎尋常的傳染性,僅從這一點說,它就和以往肆虐歐洲的瘋牛病不可同日而語。在針對SARS的有效藥物問世之前,對傳染源的控制只能治表,不能治本。 不斷有消息說,世界各國SARS疫苗研究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有些已經進入動物試驗階段。德國威爾茨堡研究機構的科學家約翰•齊布認為,在現有的信息基礎及科研條件下,發現克制SARS的化學物質僅僅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但無副作用的成品藥的投放市場,還需要2~4年的時間。這樣的結論基本上是目前有關專家們的共識。 研制針對SARS的藥物,需要各國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大量的研發資金投入。而在這樣一個艱巨、復雜的過程中,充滿了未知的變數,等待期間,地域、全球經濟已經而且還將付出巨大的代價。 “幸運”的實力因素 SARS疫情愈演愈烈之時,幾乎未受沖擊的美國人心有余悸,在媒體上出現過這樣的反思:……到目前為止,我們是幸運的,但問題是我們能幸運多久?以什么樣的代價? 2002年,美國為防止包括生化武器襲擊在內的恐怖襲擊,已經投入了高達10億美元的經費,這明顯有助于其抵抗SARS的侵襲。 德國政府也已經把出于同樣目的建立的防生化襲擊系統派上了用場:在年初開始的一次大規模演練中,德國政府在2月份緊急貯存了6500萬份疫苗在遍布各地的國防軍倉庫當中,在這個基礎上,預計到今年9月份,全德國將有1億瓶藥品可以投入市場應付可能出現的危機。德國有關當局通過先進的信息手段對全國范圍內的突發疫情進行實時監控,并與世界衛生組織(WHO)保持密切聯系,即時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供研究人員參考。與此相應,德國政府建立了系統化、權責分明的信息傳遞、控制渠道。裝備齊全的一支由12名醫生以及生物學家組成的小分隊“枕戈待旦”,隨時準備出發前往任何一個出現疫情的地方。德國是一個網絡化程度很高的國家,大量有關的信息通過網絡傳遞到民眾那里。例如在“www.rki.de”這樣一個網址下,僅僅3月就登載了16萬條關于SARS的信息,70000條關于生物襲擊的信息及討論內容。 2001年,德國正式出臺了對抗瘟疫的聯邦法律,依照相關法律條文,在出現類似SARS這樣的緊急情況時,各州政府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應對,例如要求可能受傳染者早晚兩次電話報告體溫狀況;醫院可以被隔離;關閉幼兒園、學校;封鎖鐵路和機場;禁止舉辦大型活動如音樂會和足球賽;確認被傳染者必須報告近期人員接觸情況;有關部門可以在事前未進行預告的情況下檢查居民住宅等等。執行機關被賦予了相當廣泛的權力空間。 我國政府近期應對SARS的強有力措施與美歐等發達國家有很多相似之處,但問題的關鍵現在已不再是采用何種措施,而是采取措施之后是否具備有一定持續要求的承受能力。 “應變”代價高昂 SARS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巨大損害已經趨于清晰,直接受害的行業如交通、旅游、餐飲、會展等行業的復蘇時機還很不確定,而且嚴格意義上與疫情的下降沒有必然的關系。因為現在的疫情下降得力于政府強有力的干預和控制,一旦方方面面開始“解禁”,疫情反彈甚至出現第二波較大范圍的傳染的危險不能排除。百密一疏,那時即使個位數的患者也會在控制削弱時帶來極大的危害。 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是國內消費和外來投資。已經飽受打擊的國內消費方面在經濟數據上的反應有一定的滯后,一些行業也很難長期承受特殊狀況下的蕭條;外來投資的觀望、減弱可能是更大的潛在威脅。代工制造業也同樣面臨棘手的局面,例如據德國媒體“Beorse-Online”報道,全球運動用品的著名品牌阿迪達斯,以往其運動鞋產品有54%來自中國的工廠,SARS出現后,阿迪達斯公司已經開始考慮在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尚未出現疫情,也具備一定產能的地區尋找替代供貨商。 SARS繼恐怖襲擊威脅后塵,肯定將大幅提高全球貿易成本。各方面對的是更煩瑣嚴格的檢疫措施,更長的入境、轉運時間。世界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各國迫于形勢采用的更為嚴格的安檢措施,將提高全球運輸成本1~3個百分點,而運輸成本每提高一個百分點,導致的結果將是全球貿易額下降2~3個百分點。 SARS強迫轉變思路 我們也許不得不習慣與SARS在未來一段時期的經濟生活中共存,去慢慢咀嚼、消化它所帶來的苦澀。SARS劇烈沖擊了社會、經濟體系中脆弱的一面。至今,我們還不清楚SARS的產生原因,而隨著恐怖生化襲擊的喧囂不斷,人們有理由認為,應對突發危機的成本與危機產生的機會成本太不成比例。 SARS給一些行業帶來了機會,例如汽車、醫藥、電信……但如果我們承認自己生活在一個很容易受到類似SARS這樣大范圍、大規模意外傷害的環境里,那么有些“一次性”的機會也許會逐漸演化成長久的趨勢。至少在這次危機中,那些具有全球化協作系統,高科技運作平臺,具有移 動辦公傳統以及相應人員素質的企業,可以把對面對面交流的依賴程度降到最低。 文/可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