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走向共和到獨立競選:讓我們保護細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6月01日 14:25 經濟觀察報 | ||
仲偉志 CCTV播出的59集歷史題材電視劇《走向共和》在爭吵和猜測中落下帷幕。這部自稱“不戲說、不演義”的電視劇甫一播出,便“走向爭議”,爭議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對歷史人物的重新詮釋上。一些人指出,對一些已有“歷史定論”的“不光彩”人物進行悲壯的正面渲染刻畫,在客觀效果上會混淆是非、顛倒歷史,造成誤導。 “清人不寫清史”。在“官修清史”尚未出爐的時候,如何評價清朝人物,尤其是晚清人物,一直爭議不斷。但自從1980年代以來,中國學術界已經逐漸擺脫“黑白二分法”的革命史觀,開始實事求是地反思“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所以說,所謂“給李鴻章翻案”,決非《走向共和》的創造。 實際上,真正讓人一唱三嘆的是《走向共和》對現實政治體制的思考和關注,它從頭至尾都在闡述這樣一個道理———國家興亡根本在于其政治制度,封建獨裁專制導致中國衰敗,“還權于民”的民主共和制才能救中國。 我們的社會是一個承認創作自由與價值多元、尊重個性與人權的社會,創作可以自由,批評也當然自由。但我們不能指望一部有美學追求的電視劇承擔“官修清史”的重任。從某種意義上說,《走向共和》不是完整呈現歷史,而是論政,或者是“劇諫”,毫無疑問,這是《走向共和》一劇的最深刻之處,但許多人因此大發“誅心之論”,批評創作者選擇或者杜撰細節,為了一些非常個人化的理解,使整部作品落入借古喻今、古為今用的“俗套”,甚至說該劇“別有用心”。 晚清之時,國內國際關系尚未理順,就先后發生了與列強爭奪越南的中法戰爭和爭奪朝鮮的中日戰爭,清朝大敗,割地賠款,元氣大傷。激進改革派發起戊戌變法,但因操之過急而告失敗。變法失敗不久,義和團席卷北方,清廷處置失當,最終導致八國聯軍入侵,清廷再次遭受外交上的重大失敗。而在義和團運動中,東南互保,地方督撫與清廷的離心傾向已趨明顯。無奈之下,1905年清廷下決心變法。那個世紀之交的中國外釁內亂,歷經衰敗、崩潰、自我否定、重建、受挫,史學家尚歧說紛呈,實為《走向共和》所難評定。 所以這部59集的電視劇作品的確充滿了遺憾。比如按照創作者主旨,孫中山應該是頭號主角,但該劇對孫中山的關注簡陋到了勾勒輪廓的地步,甚至有漫畫傾向。創作者對李鴻章、袁世凱、慈禧的刻畫細致入微,但對興中會的建立、廣州乙未之役、孫中山倫敦蒙難等重大歷史事件,浮光掠影,一筆帶過,使有虎頭蛇尾之感。 后來聽到消息說,由于CCTV調整了《走向共和》的播出時間,致使該劇從第39集開始就有刪節,一些重要的大段論述和獨白被修改和刪節。盡管CCTV的有關人員出面否認,但《走向共和》的一位主創人員對筆者說,重新修改導致一些細節丟失,肯定會對原電視劇的藝術表現及人物的完整性、連貫性有極大的影響。據說,還有一段普及“五權憲法”等共和理念的獨白也因時間關系被刪去,如果是這樣,就頗有遺珠之憾。 《走向共和》在追問體制問題時固然有明顯底氣不足之處——如未能更深刻地揭示君主立憲和共和制為什么在近代中國社會土壤不能植根、開花和結果,為什么在那個時代先進政治體制的杠桿作用無從發揮,等等——但主創人員刻意弘揚民主法治思想的許多處理方法依然值得稱道,這與《雍正王朝》等帝王劇為家奴哲學張目的做法形成鮮明對照。《走向共和》試圖告訴我們“改革皇帝”不能救天下蒼生,只有先進的政治制度才能救中國,并試圖告訴公眾一些基本理念和技術細節。 只是,我們的社會往往忽視了承載這些思想的技術細節,或者因諱之莫深而付之闕如。——不僅僅是在藝術創作領域。 比如,最近在深圳出現的多發性的公民獨立競選區人大代表現象(相關報道見B1版),官方有關部門的總體評價是非常高的,但是涉及他們在具體操作中的一些程序細節就頗有微詞。比如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吳海寧與鄒家健等人把“競選”形式帶入區人大代表的選舉過程,而他們在競選的過程中普遍使用了宣傳海報。有關方面指責說,張貼海報在主觀上是參選者為自己拉選票,而拉票則是被禁止的“非組織行為”,于是出現了許多競選者的海報被公共權力部門撕掉的現象。其實張貼海報宣傳自己是參選者敢于和準備承擔政治責任的意識反映,是一種比游說更莊嚴的承諾。 我們看到,在深圳,公民利益的自覺激活了中國現行選舉制度中那些沉睡的細節,他們在參政過程中對細節的重視和對程序的運用,正在推動著中國基層民主實踐的重大變革。有關部門應該尊重民意,順時應變,而不應該像刪除電視劇中那些鼓吹競選的細節一樣,撕掉競選者的海報。一個不尊重細節的社會文化,必然缺乏自動修復與維護社會結構穩定的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