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一場終究難圓的夢(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30日 11:30 《新世紀》雜志 | ||
德國哲學家和社會心理學家弗洛姆在他的著作《愛的藝術》中提出了那個著名的觀點:愛是一種藝術。 寫出了《愛情論》的瓦西列夫說:愛情需要薄薄的一層憂傷,需要一點嫉妒、疑慮、戲劇性的游戲。 拉薩爾說:愛情是兩個人的利己主義。 柏楊說:愛情是不按邏輯發展的,所以必須時時注意它的變化。愛情更不是永恒的,所以必須不斷地追求的。 安妮寶貝說:我不相信愛情,但我接受它,因為它是種安慰。 “千萬別相信一見鐘情的愛情,因為婚后你不可能只看她一眼。”這是在網上風靡的一句愛情格言。 曾經有一種愛情讓我們淚流滿面 有人說如果你當著一個人的面在心里默念一千遍“我愛你”,不能多也不能少,那么即使你不開口,對面的人也能感覺到你發來的愛情信號。無論是中國、美國、法國、斯里蘭卡還是愛斯基摩人,在表達愛情方面,除了語言問題,“我愛你”的殺傷力是最所向披靡的。 禪說愛如捕風,風不息,愛不止。追隨最原始的感覺,情人質樸地、情不自禁說出口的那個愛字,是眼中的醉意朦朧,是心中的活色生香。 愛情的手里有一個法寶叫做永恒。它超越時間,超越變化,超越生命。 一個“愛”字,至少使一百部電影成為了經典,使一百名流行歌手成為偶像巨星,使成千上萬首情歌以各種語言版本傳唱。電影、電視、小說、傳媒、生活經歷所提供的諸多愛情范例中,總有一種愛情讓我們淚流滿面,基于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渴望真愛的理由。 七夕鵲橋相會,是因為有牛郎織女天地相隔的愛情;西方有情人節傳統,是因為有瓦倫丁為愛殉難的愛情;《泰坦尼克號》風靡,不僅僅是因為初識時的“你跳,我也跳”和最后一句“你一定要活下來”,更是因為物質和階層的巨大差異沒有扼殺掉愛情,甚至災難都成了考驗和升華愛情的道具;上一代人在瓊瑤封建背景下的愛情故事里哭過幾場之后,這一代人又在海巖當代倫理與法律沖突中的愛情掬一把熱淚。當一出精彩的愛情戲劇在眼前展開,誰都有可能被吸引,哪怕這場愛情久經磨難最后依舊不得好死。 但是,很多人對愛止于審美——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他們面前,他們沒有珍惜;未來的情路還很長,他們不想付出或擁有。如果說擁有,他們也只認同“何必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在一個人人都積極向上過理性富裕生活的世道,愛情被視作青春期的副產品,成熟前的分泌物,與激情共生,卻也與現實同死。 “哪里來的愛情都與我無關。這一生,不為愛開門。”一位剛滿20歲的女孩說,“享受一個人的空間是奢侈的。”另一個香港女作家更是言之灼灼,“愛情是一場瘟疫,可免則免”。于是,對于新新人類而言,“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注定已經成為一種懷舊。純真愛情的追逐已經逐步被“一夜情”的快感所升級或覆蓋。這個世界的愛情觀、人生觀、性愛觀已經被完全顛覆,愛情成為一場游戲,雖然不像辦家家那般簡單,但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已成平常事。 物化社會經濟文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狀態,也改變了我們的心理結構,人的生物壽命在延長,然而快樂在退化,激情被時間搓揉得失去了彈性、生命力在逐漸萎縮。 愛情到底是什么?經典愛情千古流傳,到了今天竟成了一道難題。人人都知道愛情不是什么,但都不清楚愛情究竟是什么。愛情,不等于金帝巧克力,不等于哈根達斯,不等于請客吃飯,不等于用手機煲電話至沒電,不等于有求必應,不等于海誓山盟,不等于生離死別,不等于旅游與蜜月,不等于情人節的鮮花與圣誕節的禮物,不等于驚喜連連或乍喜乍悲,不等于包二奶與傍大款。那么,愛情是什么? 在懷疑中,“愛無能”泛濫成災。 無能者無畏 醫學上有一種生理疾病叫“重癥肌無力”,這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軀體疾病,電視劇《過把癮》中的男主人公患的就是這種病。這種病會讓人全身肌肉緩慢、逐漸地萎縮,整個人體的肌肉完全無力,直至最后呼吸肌也全部萎縮、無力呼吸空氣,最終窒息而亡。與這種可怕的軀體疾病相對應,人們在心理上也有一種類似的病態,癥狀表現為:個體陷入無力去愛、心靈慢慢萎靡,直至最后心如死灰的無欲狀態。環顧方圓百里沒有發現任何讓自己心動的異性或同性;再單身20年也不會抓狂;認為“我愛你”的隱語是“我愛你的身體”或“我愛你的錢”,而與心靈無關;認為結婚是為了降低生活成本和滿足身體或物質欲望。我們不妨稱之為“重癥愛無力”,或“愛無能”。 有關專家表示,愛無能是社會現代化過程中極易出現的現象,逼于日漸加快的生活步伐和日益沉重的工作壓力,現代人自覺身心的承受能力和極限已到了臨界線,開始變得憂郁、厭世、自卑、仇視別人、抗拒社會,生活黯然無光,沒了心情花前月下,沒了心情風花雪月,羅密歐與朱麗葉純屬是吃飽了撐的,梁祝的旋律仿佛聚散驚心的《安魂曲》,陸游唐琬那一詠三嘆的《釵頭鳳》真可以罷罷罷了!愛情開始成為現代男女不可承受之輕。 面對沸騰的年代,人們灑脫而又狼狽,灑脫得可以把世界縮小再縮小,距離不再成為距離,但又狼狽得無力逃脫,不敢愛,無力愛,一切都沒有把握,一切都如此的脆弱。“愛無能”的病毒在世間流行,而“愛情偉哥”還沒有發明出來,很多人很久沒有聽過自己的心跳了。 這是我們生活的時代的悲哀,也是現代人的悲哀。 許多人在網絡上品嘗愛情的味道。陪伴他們的是冰冷的四四方方的大頭屏幕,通過手指在鍵盤上敲打出一行行熱乎乎的情話,盡管他們在關掉電腦斷了網絡之后發現自己像做了一場夢。但他們已經很滿足。在這個網絡時代里,沒有真實的情感交融,他們享受著一種虛無而不負責任的愛情。 與此相應的是愛情速配節目的大行其道,電臺電視臺以一副救世主的姿態,在黃金時檔將愛情拿在廣眾之中揉搓,大張旗鼓地做著愛情秀;關于逾越愛情的渴望和呼喚,更是歇斯底里地在流行歌曲里狂叫著。它就像在任何商場都可以看到的打折商品信息,顯示著愛情市場的疲軟。 愛情兩個字好熱鬧,愛情兩個字也好肉麻。就在時人將愛情視作一項產業、一個經濟增長點而大肆加工運作的時候,人們卻并沒有隨著“愛的召喚”而去,而是本能而明智地與愛情保持著相當的距離,寧肯遠遠看著發笑,也絕不將愛情癡心擁抱,在這個消費至上的時代里,他們太怕被愛的活性擊傷,太怕投入得多產出得少,更怕眾人皆醒我獨醉。 精神之患無法扼殺 就像一位20世紀70年代生人的宣言:“我們的愛情辭典里暫時沒有收錄的詞匯包括愛情。沒有愛情或許因為我們根本無力承受愛情之重。男人們為了讓未來的太太活得更滋潤,為了‘花心’的好日子過得更久一點,為了完成45歲退休的光榮夢想,暫時選擇了放棄愛情。女人們為了告別曾經為愛受夠了苦的記憶,為了證明一個人的生活看上去也很美,同樣選擇了放棄愛情。” 單身被尊為貴族,單親媽媽成為新銳,無情才是真豪杰,獨身主義成為理想,哈日哈韓的新一代年輕人中“單身寄生蟲”比比皆是,許多人三十出頭還和父母家人住在一起,他們打著“愛情誠可貴,自由價更高”的旗號,以看破紅塵的姿態來拒絕愛情,他們不相信愛情,不喜歡結婚生孩子,甚至有一大部分人不喜歡與人打交道。而Y時代的歌手李心潔干脆一路高歌,“知識貧乏/窮極無聊/我只想在家看漫畫/最好是睡到世界末日/不理醒著的事/就這樣一直到世界末日。” 于是,孤男怨女們一邊涕淚俱下地抱怨著情人節無趣,一邊自得其樂地盯著屏幕狂追“第101次求婚”,一邊作旁觀者清狀在BBS上說:我們不談愛情/那些高談圣潔的人面前/留著我們的冷笑/我們將看著他們手中所謂的玫瑰在瞬間死去/我們將看著他們手中所謂的愛情在瞬間破滅。 現代男女已經受過比較縝密的“生涯規劃”訓練,連感情也理所當然地列入規劃范圍。所謂規劃,當然是希望能夠走在成功的路徑上,按部就班——這種畫藍圖蓋房子的心態,面對愛情時,難保不會變成斤斤計較的膽小鬼。看過大多人徘徊在情關之前,自問或問人:“萬一被拒絕怎么辦?”“怎么向他表白?(其實不是不知道如何表白,只是為后果擔心太多。)萬一他不是我的真命天子怎么辦?(你不試著交往,怎知他是不是真命天子?)”“現在離婚率那么高,我怕結了婚后又要離婚……(這是把戀愛跟婚姻劃上等號的人說的。)”“他是獨子,嫁給他一定很苦,算了。”還有人精明算計:“太花時間了,沒有投資報酬率,他又未必會娶我。” 悲觀地說,愛情已失去豐富性和想像力;樂觀者云,愛情變得簡約高效而穩定;而一個中立的說法是,一切都是時代的產物。 羅大佑在《戀曲1980》中表現出的是灑脫與飄逸,在《戀曲1990》中是深情與懷舊,到了《戀曲2000》卻更多地融進了時代的悲歡,對于情感已不再著太多的筆墨。有人說流行歌曲是情感世界變幻最真實的風向標。打開我們的音響,聽到的已是一聲聲無情的吶喊:“說了是無情/寫了更無情/都做無情人何必再寫信/既然已無心/何苦再用心。”一首《無情的情書》被動力火車唱得分外凄愴。而達明一派的《末世情》,從黃耀明慵懶歌聲中,表現出的是對末世情懷的懷疑:“浮華世態/惶惶是我心/從來不答應誓約相守。”前衛如崔健,也只能唱出:“沒有新的語言,也沒有新的方式,沒有新的力量能夠表達新的感情……” 男人世界對愛情冷嘲熱諷,把“泡妞泡成了老公”列為四大傻之一,編出“結婚是錯誤,生孩子是失誤。離婚是覺悟,離了婚再結婚是執迷不悟”的順口溜;患上“愛無能”的女權主義者對男人徹底失了望,也在叫囂:“世界上有三樣東西不能相信:男人的承諾、男人的感情、男人的理由。男人是這樣一種動物:外表像孔雀、脾氣像公牛、行為像種馬。背叛是男人的血統,博愛是男人的宣言,自由是男人的口頭禪,見異思遷是男人的風尚,賤是深植于他們骨髓的脫氧核糖核酸。什么叫神話?請聽男人向你表達愛意;什么叫傳說?請聽男人對你的承諾;什么叫夢境?請看你自己聽到前兩者時的反應。男人說喜歡你,并不代表他愛你;男人說愛你,并不代表他會娶你;男人說要和你結婚,并不代表他會對你好一輩子;男人說要對你好一輩子,代表他在撒謊。總之,一切的一切,都僅僅說明了:他很寂寞,而且無聊。”這個時代的晚上,不缺生活品質,不缺前程似錦,只缺愛的能力。 原來你什么都不想要 像深圳艾滋病患者小路夫妻這樣甘冒生命危險的愛情博大深沉但鳳毛麟角,在今天又有幾人會說“我快要死了,但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死后,再也沒有人像我一樣地愛你!” 時代鍛造出的如此之多的“愛無能”患者,習慣獨自生活,害怕愛的傷害,不再相信愛情的魅力與長久,僅僅靠各種形式對戀愛的審美,維系著對愛情的最終幻想。 萬能的上帝也不會知道,各人的肋骨和另一半在哪里。 “愛無能”是一種病,它比性無能還可怕——那畢竟還有藍色小藥丸可以相助,“愛無能”則無藥可治,除非大愛一場。 分析現代“愛無能”的病因,有以下幾種: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一場轟轟烈烈卻以悲劇收場的戀愛傷筋動骨,心灰意冷,不敢、不愿、不能再愛了,激情已逝,愛淡神弛; 工作、自己、孩子都比愛情重要——愛工作,因為可能提供物質保障;愛自己,自己的容顏自己的隱私自己的私人空間自己的財產都不容侵犯;愛孩子,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已逝愛情的結晶; 物質比愛情更有保障——錢是死的,比較容易把握;愛情是兩個人的事,一點把握都沒有,風險太大,所以不敢全情投入;沒有錢活得不像個人樣,沒有愛情別人不大看得出來; 因為貧窮,因為太富——貧窮雖然也可以聽聽風聲,但完全與愛情這場精神盛宴不般配的物質窘境難免令人膽怯,缺乏自信;而太富了呢,又什么都不缺,感情上也可以找到替代品,且易誤會真正愛自己的人看中的只不過是自己的錢財; 不懂愛——以為一夜情、一夜性就是愛情,以為做愛就是戀愛,重量不重質,認為愛情像鳳梨罐頭一樣都會過期; 苛求完美——曠日持久地等待著自己的白馬王子夢中情人,幻想著戀人會駕著五彩祥云從天而降,結果始終沒有遇到一個完美的戀愛對手。 心儀的人遇到了你,她愛上了你,她說“我不要你的呵護、你的玫瑰,只要你好好久久愛我一遍;我不要你的承諾不要你的永遠,我只要你真真切切愛我一遍,就算虛榮也好,貪心也好”,結果你是患上了“愛無能”,你把沉默當做對她的回答——原來你什么都不想要。 愛一個人要使勁一點 在這個浮躁的世界里,有人說:愛情是古典的;有人說:愛情死了;還有人干脆已經不會愛了。不過,好像愛情真的變得很脆弱,在權力面前、在金錢面前、在欲望面前,純真的愛情不自信了,接著就被人們不經意地傷害了…… 渴望愛情成了人們的奢望,這個世界還有真愛嗎? 張愛玲在《傾城之戀》中有一段話:“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的下一對平凡的夫妻。”但現代人比范柳原白流蘇更可悲,因為已經沒有一場動亂來撮合他們了,他們太沉醉于這種表面的功夫上,已經沒有精力去試著真正的愛一場了。 其實在同志間也存在這種狀況。本來同志所受的壓力也夠大了,又錙銖必較的為自己的將來算計著。再也不敢用自己的明天為自己的幸福賭上一把,只能用肉體消滅精神,滿足了自己的身體之后,就放棄了對感情的追求,卻依然止不住的怨天尤人,自怨自艾。 然而每一個人都不能否定自己在心底是渴望愛與被愛的。 付笛生、任靜夫婦演唱《知心愛人》是一種美好的境界,那相偎相依的兩個人是人群之中的美麗風景。 我們常常會為生活中那些廝守的愛情所感動。比如一個人突然成了窮光蛋,他的愛人卻不嫌棄他;一個人突然得了絕癥,愛人為他泣血、為他憔悴,更為他堅強地活著。這些愛情,是人們下了功夫,使了勁的,所以放射著奪目的光輝。 我們沒有必要再去給愛情披上香奈兒的外衣,也不要再在虛弱的愛情面前扮帥裝酷,我們要做的是從道德和人文的深處對愛情之魂的招引、重塑和拯救,建立一種健康的心理支撐,使我們的精神和情感永久地飽滿起來。 遠離泥土的現代人被封閉在鋼筋水泥的公寓中,適宜群居的中國人被灰色的“隔斷”分成一個個獨立的小單元充當“螺絲釘”。智力發展了,能力增強了,心卻僵硬了。人變成了工具,精神變得脆弱,心理變得狹窄,情感在日漸枯萎。要想使冷漠的情緒再次沸騰,要想讓心重新變得柔軟,惟一的方式是放下物質包袱,恢復自我的真相,學著重新愛他人。 愛一個人,要使勁一點,不能一點力氣都不出,不能埋在浪漫里,飄在空氣里;愛一個人要腳踏實地,像干工作一樣地扎扎實實;愛一個人,你偷不得半點懶,偷懶就容易泄氣,泄了氣就成了“愛無能”;愛一個人,你要一直使勁,爭取愛他一輩子;愛一個人,你要愛上柴、米、油、鹽,還要愛上他的疾病,如果你因此要放棄,愛情就沒有雨露的滋潤,很快死去…… 愛情,往往在使勁中生長茂盛;在無力中,慢慢死亡…… 建立親密關系 所謂的親密關系不只是兩個人的身體靠近了,更意味了兩個世界的結合,這是一件復雜的事情。從小,我們就在體驗親密關系,透過父母怎樣待我們,環境給我們哪些訊息,進入我們的潛意識,形成我們的“內在信念”,信念創造了思想和行為。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處理的親密關系遠不止男女之間。比如,有的父母事業有成,在單位都是出類拔萃的人物,但多少年也處理不好和子女的關系;有的女孩談了一打男友,可一到談婚論嫁,對方就逃之夭夭;還有人,吃喝玩樂的朋友一大堆,可真遇到難處,誰也指不上。 也許,現代社會已經不流行親密關系了,流行的是“界限”。在尊重對方的理由下,我們掌握許多嚴守“邊界”的交往方式。我們享受由這種方式產生的單純的人際關系,但在不知不覺中,也在感受親密關系喪失的困惑。 如果沒有親密關系,我們會遭遇什么?在滿腹委屈的時候,居然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傾訴對象; 獨自面對具體困境的時刻,不知找誰幫忙; 在家里好像是個客人,都忙自己的事,相互關照只停留于表面的應付; 而且,如果一個人長期生活在缺乏親密關系的環境里,慢慢地,他可能真的以為自己不需要和別人親密接觸。許多英雄主義者,可能滿懷博愛和濟世豪情,渴望“拯民于水火”,但他的個人生活,比如太太喜歡什么,需要什么樣的關心,他可能都不知道。 所以,我們與其說一個人“愛無能”是因為太自私,不如說他缺乏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 前不久,香港維多利亞公園舉行了一個溫馨的活動——“萬人Kiss家人創舉活動”。約萬名港人在現場向家人獻上深情一吻,表達深深的愛意和關懷,不僅打破了同類活動的世界紀錄,也打破了中國人家庭傳統、保守的思想。活動籌辦者說,很多香港人只顧賺錢,卻忘了與家人建立親密關系。物質的生活并不代表有溫暖融合的家庭,其實,向家人表達愛意很簡單,并不需要金錢,只要一個親吻,心靈便可接觸。 其實,與傳統社會相比,我們現在無疑更需要親密關系。現代社會壓力加大、生活節奏加快,一個人面臨的困境很可能是個體無法承受的,而假如這時我們擁有一個協調有效的共同體,相互傾訴、相互支持,一起面對生活中的壓力,會讓你頓時恢復能量。 這種共同體首先是親人間的。來自父母、子女、配偶的支持是面對一切壓力的法寶。當你在工作、學習中碰到障礙,親人的認可和信任能使人獲得最大勇氣和力量。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難,肯定最先想起的是家人。而有的人,盡管品貌出眾,才華橫溢,但即便到成年也很難擺脫自卑感,這就可能源于青少年時一直不被家人認可。 而且,與子女關系冷漠也會給父母造成傷害。當他們進入晚年,親密的家庭關系幾乎成為生存的全部意義,甚至影響到他們如何面對退休后的生活,如何有尊嚴地面對死亡。 這種共同體也可能是一兩個知心朋友。大家因“人以群分”走到一起,相互分享快樂與痛苦,盡可能提供最大幫助。這種朋友圈應當是讓人有安全感的,你不怕暴露軟弱、焦慮的一面,能表達不同觀點。這要求你和友人都需要有一定對人的寬容度。 建立這種關系不容易。除了足夠的關心、體貼、坦誠,最重要的是對人的尊重和寬容,學會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對某些人來講,這樣做也許很累,但是,關懷別人,獲益的最終是自己。有建設意義的親密關系,是一個人克服困難的重要資源。 親密關系不在身外,它在于我們的內心,這是我們必須承認的簡單真理。 幸福不在身外,同樣在于我們的內心。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建立完整的親密關系,我們就真正走上了打開內心的旅程。在變故之前,我們不會驚惶;在飛揚之時,我們不會張狂;我們知道疼惜自己和他人,知道包容和原諒,知道忘懷和寬恕,實際上不是為了了結過去,而是為了釋放自己。我們會發現,原來獨自喝一口95度的茶是幸福的,大手握小手是幸福的,參與是幸福的,旁觀是幸福的——我們無需太多,因為就這么容易幸福。 愛自己才能愛別人 愛是人所具有的一種主動力量,它是一種主動的活動,而不是一種被動的情感;它是分擔而不是迷戀,它主要是給予,而不是接受。在給予的行為中,“我”體驗到“我”的力量和“我”的生命存在。給予的愛是對所愛的生命和人的主動關注,也含著對另一個人的關心、責任、尊重和認識,雙方會在融合中得到生命的快樂。 愛是需要很多前提的,但這個前提卻是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完全可以由自己控制的。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制造愛的工廠。 總有一些人,他們沒有愛,或者不會愛。心中沒有愛的人,通常被人稱之為“冷血動物”他們不僅反應遲鈍,對愛的感受力極差,而且他們也不是一個愛的發光體,你在他們的身邊,感覺到的更多地是無趣和冷漠。而且“冷血動物”也是分段數的,最低級的為白癡型,他們不愛自己,也不愛別人,并且對別人的愛沒有感覺。這一類人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并不多,多的是魔鬼型的“冷血動物”。他們通常都有一個不錯的偽裝,讓人看不到他們內心的陰暗,從而少了防御他們的心理,這一類人是極具殺傷力的。 最常見的例子是這樣的,她并不是天生就懂得愛,只是她曾經愛過一個人,而且愛得很深很深,但是后來這個人不愛她了。因此她受到了傷害,而且這種傷害可能是毀滅性的。接下來一連串反應可能就是她先對自己沒有信心,認為他放棄她是因為自己沒有吸引力。她可能做出很不愛自己的事情來,輕則不吃不睡,自暴自棄,重則恨自己或分分鐘要死要活。在把自己折騰夠了之后,她開始折騰別人,她可能會打著愛的幌子去報復每一個她身邊的男人,因為在她的心中早已沒有愛,對自己的,對別人的,都沒有了,只有報復時惡狠狠地快感。 如果說心中沒有愛的人是無可救藥的話,那么不會愛自己的人也是很可怕的。他們通常表現為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因此他們對自己對別人的愛都是盲目的,也是一塌糊涂的。“愛自己”不只是像廣告的口號一樣,多打扮自己,給自己一些犒賞,愛自己不只是從外在的擁有著手,還要兼顧內心的喜悅。 首先,是接受現在的自己。就像一朵花從含苞到綻放到落下,每個階段自有美麗一般。每個人都是舉世惟一的,即使現在遇到困難,卡在關口了,一切并不太糟,也許有痛苦,也許有折磨,它們都在提醒你從這個狀況里去發現去思索去升華。 愛自己的第二步是靜下來,寧靜,才能幫你找到答案。 焦躁的尋覓、訴苦也有效果,不過那是不得已的辦法,最多只能聽到建議而非答案。事實上,生命是沒有固定答案的,實相超過答案太多太多。 靜下來才能開始靜觀,而萬物靜觀皆自得。靜下來后要開始寬恕,帶著過去的恨活在現在,就是沒有原諒自己,是在生自己的氣。一個人如果老是抓住舊問題不放,是有恐懼,不愿成長,將會吸引更多怨憤。愛自己也涉及謙虛,自大傲慢的人是封閉的,謙虛的人是開放的。 愛自己是健康人生的基礎,也是愛別人的先決條件。做一個愛自己的人,生活中自然會充滿了飄香的橙色陽光。 文/楊志紅攝影/陳政
|